主题:近红外仪器的发展,抛砖引玉

浏览0 回复19 电梯直达
za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说点个人不成熟的观点,希望抛砖引玉,听听行家们的见解。按理来说,近红外真的是个非常好的东西,可实际上推广起来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似乎速度有点慢。我个人觉得近红外仪器是不是应该向更工业化发展呐?第一是要降成本,让近红外仪器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仪器。第二是仪器应该做的更简单更方便,使用非常的方便,这样能让更多的车间用上这个仪器。
这里说点个人的观点,有的公司把仪器卖到了高校,我觉得他们非常的不厚道,高校买这个真的没什么用,凑文章而已,真应该放到工厂里面去。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近红外光谱(NIR)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空谷幽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嘻嘻,同意楼主所说,近红外本来就是适合在线应用,在高校真是大才小用了。国外应用非常广泛,而国内却推广很慢,我想很重要的原因也是价格问题了。国外可以接受的价格到了国内真的感觉就很贵了,唉,有什么办法呢,偏偏大家都偏爱进口产品,国产的价格低但又不放心......
free_siemen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jxdwde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道理,我也顶!!!

也不能怪商家,周渝打黄盖嘛。再说有的高校经费用不掉,总得找个明堂把钱花出去,此处不流脓,会流向其它地方,不必大惊小怪。

另一方面,现实是高校的人都不知道,企业更慢啰!
hawkhxf20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近红外仪器其实从仪器成本上来说其实并不贵,但是其后的建模与维护等服务性质的成本就会很高,有时能达到仪器成本的3-5倍。特别是如果卖给工厂,里面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没有掌握化学计量学知识,则建模和维护的工作必然要由生产厂商来做,这样的话又怎么能将成本降下来呢!我跟国内做近红外的厂商接触过,他们说曾经有人希望他们能帮忙做东北粮食作物的筛选。他们没做,并不是说仪器的成本高,而是因为东北粮食作物的种类太多,每家每户种的都可能不一样,这样的话得建多少模型才能使用呀?所以近红外要想大规模应用于工业化,只有让工业现场的技术人员自身能够掌握化学计量学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建模和日常的模型维护,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降低成本。
    另外,日常分析用的近红外光谱仪与应用于工业现场的近红外光谱仪的成本价本身就不一样。像一般的近红外光谱仪(InGaAs阵列式的)从仪器售价上来看也就2w-3w美元左右,但是如果是应用在工业现场的,就需要考虑外壳封装是否符合工业标准,内部还要有控温系统,取样窗口的自清洁功能,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其售价就可能是日常分析仪器的2-4倍。这还不包括建模和维护的费用。所以价格当然就会高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hawkhxf2000
xxj2002022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放在高校里作些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还是不错的,基础研究还是很重要,
无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的确是这样,国外的近红外就贵在软件上了,我们单位有一台FOSS的3710D,是用来做奶粉的常量分析的,快速、简单、无污染,但定标建摸太不容易,牵扯的因素太多,我原来做这个,现在不做了,真实轻松了很多,不过价钱太高。好象花了我们5万美圆。
yufeng22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说的很有道理哈~~
在我们这的海洋渔业局里的仪器都是空闲的
za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浪费太严重了,我们这里的近红外基本闲置不用.这还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仪器都是买来领导参观的,真是心疼啊.中国的科研费用不是太低,而是太高,能有10%用在科研上就不错了.像高校,每年出多少垃圾文章和垃圾专利啊
RamanMul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道理。而且既使发表文章,都八股文,有用的东西实在太少,大海捞针呐!!!
shinb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awkhxf2000 发表:
近红外仪器其实从仪器成本上来说其实并不贵,但是其后的建模与维护等服务性质的成本就会很高,有时能达到仪器成本的3-5倍。特别是如果卖给工厂,里面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没有掌握化学计量学知识,则建模和维护的工作必然要由生产厂商来做,这样的话又怎么能将成本降下来呢!我跟国内做近红外的厂商接触过,他们说曾经有人希望他们能帮忙做东北粮食作物的筛选。他们没做,并不是说仪器的成本高,而是因为东北粮食作物的种类太多,每家每户种的都可能不一样,这样的话得建多少模型才能使用呀?所以近红外要想大规模应用于工业化,只有让工业现场的技术人员自身能够掌握化学计量学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建模和日常的模型维护,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降低成本。
    另外,日常分析用的近红外光谱仪与应用于工业现场的近红外光谱仪的成本价本身就不一样。像一般的近红外光谱仪(InGaAs阵列式的)从仪器售价上来看也就2w-3w美元左右,但是如果是应用在工业现场的,就需要考虑外壳封装是否符合工业标准,内部还要有控温系统,取样窗口的自清洁功能,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其售价就可能是日常分析仪器的2-4倍。这还不包括建模和维护的费用。所以价格当然就会高了


    同意大家的说法~!
    近红外不能在工业中普及,主要是因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无法完成建模和维护工作!那为何不把高校和企业结合起来,由高校建模和维护,企业使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如果每个企业都想建立自己的团队专门来做近红外,在短期内是不会实现的!
    个人的浅见,专家们不要打我~!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