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氨基酸的主要化学反应

浏览0 回复11 电梯直达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氨基酸的主要化学反应

(一)茚三酮反应

茚三酮反应(ninhydrin reaction)这是氨基酸的α-NH2所引起的反应。α-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一起在水溶液中加热,可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首先是氨基酸被氧化分解,放出氨和二氧化碳,氨基酸生成醛,水合茚三酮则生成还原型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还原型茚三酮、氨和另一分子茚三酮反应,缩合生成蓝紫色物质。

所有氨基酸及具有游离α-氨基的肽都产生蓝紫色,但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因其α-氨基被取代,所以产生不同的衍生物。此反应十分灵敏,根据反应所生成的蓝紫色的深浅,在570nm波长下进行比色就可测定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也可在分离氨基酸时作为显色剂定性、定量地测定氨基酸。

(二)氨基酸与2,4-二硝基氟苯的反应

此反应又称桑格反应(Sanger reaction)。在弱碱性(pH 8~9)、暗处、室温或40℃条件下,氨基酸的α-氨基很容易与2,4-二硝基氟苯(缩写为FDNB)反应,生成黄色的2,4-二硝基氨基酸(dinitrophenyl amino acid,简称DNP-氨基酸)。该反应由F. Sanger首先发现。

多肽或蛋白质的N-末端氨基酸的α-氨基也能与FDNB反应,生成一种二硝基苯肽(DNP-肽)。由于硝基苯与氨基结合牢固,不易被水解,因此当DNP-多肽被酸水解时,所有肽键均被水解,只有N-末端氨基酸仍连在DNP上,所以产物为黄色的DNP-氨基酸和其它氨基酸的混合液。混合液中只有DNP-氨基酸溶于乙酸乙酯,所以可以用乙酸乙酯抽提并将抽提液进行色谱分析,再以标准的DNP-氨基酸作为对照鉴定出此氨基酸的种类。因此2,4-二硝基氟苯法可用于鉴定多肽或蛋白质的N-末端氨基酸。

(三)氨基酸与苯异硫氰酸(PITC)的反应 

此反应又称艾德曼反应(Edman reaction)。在弱碱性条件下,氨基酸的α-氨基可与苯异硫氰酸(phenylisothiocyanate, PITG)反应生成相应的苯氨基硫甲酰氨基酸(简称PTC-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PTC-氨基酸环化形成在酸中稳定的苯乙内酰硫脲氨基酸(phenylthiohydantoin,简称PTH)。蛋白质多肽链N-末端氨基酸的α-氨基也可有此反应,生成PTC-肽,在酸性溶液中释放出末端的PTH-氨基酸和比原来少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PTH-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极稳定并可溶于乙酸乙酯,用乙酸乙酯抽提后,经高压液相层析鉴定就可以确定肽链N-末端氨基酸的种类。该法的优点是可连续分析出N端的十几个氨基酸。瑞典科学家P. Edman首先使用该反应测定蛋白质N-末端的氨基酸。氨基酸自动顺序分析仪就是根据该反应原理而设计的。

(四)α-羧基的反应   

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般的羧基一样,可以和碱作用生成盐,其中重金属盐不溶于水。氨基酸的羧基还能与醇类作用,被酯化生成相应的酯。酯化作用在人工合成多肽中常用来保护氨基酸的α-羧基。例如,氨基酸在无水乙醇中通入干燥氯化氢气体,或加入二氯亚砜,然后回流,生成氨基酸酯的盐酸盐。氨基酸的α-羧基被还原可产生相应的α-氨基醇,例如被氢硼化锂还原的反应。此性质在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中是鉴定C-末端氨基酸的一种方法。

(五)R基的反应 

氨基酸的R侧链含有官能团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例如丝氨酸、苏氨酸和羟脯氨酸均为含有羟基的氨基酸,所以能形成酯。酪氨酸的R侧链含有苯酚基,具有还原性,所以可利用此性质定量地测定蛋白质。另外,苯酚基和组氨酸中的咪唑基具有芳香环或杂环的性质,能与重氮化合物(如对氨基苯磺酸的重氮盐)结合而生成棕红色的化合物,此反应可用于定性、定量测定。

此外,半胱氨酸的侧链上的巯基(-SH)的反应性能高,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失去硫原子并且容易被氧化而生成胱氨酸。另外,极微量的某些重金属离子,如Ag+、Hg2+,都能与-SH基反应,生成硫醇盐,从而导致含-SH酶失活。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高卧东山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茚三酮反应的机理与我所知的不太一样,中间过程不太可能生成游离氨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原理



茚三酮溶液与氨基酸共热,生成氨。氨与茚三酮和还原性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可通过测定570nm处的光密度,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蛋白质、多肽和各种氨基酸具有茚三酮反应。除α-氨基酸中的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呈黄色外,其它氨基酸生成紫红色,最终为蓝色化合物。
高卧东山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呵呵,我也不太清楚,总之氨基酸在此条件下脱氨并不太容易
茚三酮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氧化脱氨?亲核取代看起来不太可能
我再找些资料再说
高卧东山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高卧东山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高卧东山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一张图来自邢其毅主编《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
第二张图来自沈同、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二版)

这两本教材在国内都具有较高的声望和权威性,
但这两个历程并不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本教材目前都更新到第三版了,但此处内容没有变化。
百年树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lzh-zd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氨基酸的定性反应除了茚三酮反应外,还有什么反应可以初步确定有氨基酸的存在??
平凡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hxq197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