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料】论管理评审

浏览0 回复15 电梯直达
fredy-jaso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一个具有良好行业地位和声誉的成功企业来讲,基于持续性管理改进而进行的管理评审,阻碍和难度都是巨大的。由于取得了足够的成功,企业在技术采用、生产效率、过程控制、流程简化、经营管理以及对员工的激励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让人容易陶醉和满足,觉得自己的经营管理实践恰到好处,却看不到或者不能正视和改进存在的不足。其次,基于上述认识,受评审的人和企业往往不太愿意对评审方的建议加以虚心接受和深思反省。他们会津津乐道地向评审人员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一些不足也进行了很多客观上的解释并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天经地义的。这种心态是极其危险的,它会让人不思进取,让企业停滞不前;至少,它使我们过去的一直超越同行的发展速度开始减慢。
但是,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律给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敲响了创新的警钟:要么在舒适的环境中走向麻木僵化,要么在激励中奋力跃向另一个发展的空间。过去那些使我们成功的内外部环境早就随着技术和经济的进步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有任何理由不进行技术、产品、营销、管理上的创新吗?
管理评审就是这样一个自我不满、自我诊断、自我修复和完善的好的机制。它是从在国外已经经历了近八十年的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的工作模式演变而来的。管理咨询是镜子,能够映射出一个企业管理模式与其它企业的差别,有那些优点和瑕疵;管理咨询是指南针,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的方向和对策。专家们用认真负责的工作、独具的理论优势和大量的管理实践经验真正推动了服务企业的改良和壮大,管理顾问公司在这些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得到了发展。遗憾的是,在国内,由于大多数公司决策者的固步之封,使得很多企业没有很好地运用管理顾问公司的优势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这也许是我们至今还没有特别优秀的跨国公司和众多长盛不衰的优秀企业的另类证明。人类需要新思维,企业经营和管理发展更加需要新思维。管理顾问公司就是一个能引入新思维的好模式。进行企业内部管理评审就是对这种新思维的学习和导入。
企业内部管理评审与管理顾问公司模式相比虽然在评审水平、权威性、认识高度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同时也有自己的优势,如对行业的了解、对技术和过程的熟悉和发展动态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自己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对竞争的强烈感受;另外在时间、跟进上也有极大的方便。企业可能对专家会有所隐瞒,但是对自己的评审人员就很难做到这点。评审制度一年多次,使评审员对细节的缺陷和改进明察秋毫。如果在评审体系设计、评审机制、评审组织和频次上较好地把握,我们评审的结果将具有同样的高水平。
应当用心设计我们的管理评审体系。ISO9001和ISO9004标准2000年版本所建立的管理体系结构给我们提供了参考和指南。ISO9000标准2000版本提出的八项管理原则和结构体系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管理评审扩充的基础。由于质量管理并没有覆盖企业管理的全部,我们进行管理评审体系设计,在突出生产经营管理的各过程环节的逻辑关系时,应努力把企业决策、企业文化、管理信息系统、部门协调和合作、顾客服务等深刻影响企业经营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纳入管理评审体系中去,以保证作到管理评审的全面性和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贡献。
在中集这样一个取得了卓越成功的大企业集团里进行管理评审,笔者认为下列要求是合适的:①管理评审应突出过程管理对企业风险和盈余的贡献,提倡有效性,通过评审活动激发企业进步活力;②从大局和整体出发,重视战略管理推动,鼓励下属企业采用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如创新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再造等;③评审应循序渐进,不纠缠细节和关注企业个体差异,反对一切形式和冗余;④促进企业加强基础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提高自律程度,减少经营风险;⑤贯彻执行PDCA循环,以“问题、原因分析和对策”的报告形式向集团管理部和下属企业提出,下属企业应积极整改并提交详细报告说明,并作为下次评审的重要依据。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fredy-jaso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组织如何做好管理评审工作
管理评审是ISO 9001:1994标准对组织最高管理者提出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为了解、促进、改进本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主动行为,是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质量体系运行的整体效果以及现状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之一,是发现质量体系存在问题并进行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最高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评审全面检查和评价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找出质量体系运行中需要提高和改进的方面和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不断提高组织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最高管理者的重视是搞好管理评审的关键,管理评审的重点是评审输入文件,如果出现管理评审输入文件内容单一;管理评审信息输入质量不高,避重就轻,没有关键问题和环节,那么,管理评审的效果往往不理想,评审只能是流于形式。
    一、管理评审的目的
    ISO 9001:1994标准中4.1.3条款明确规定“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确保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满足本标准要求和供方规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由标准要求可以看出,进行管理评审的目的是通过评审,确保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体系的持续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2000版标准要求),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市场占有率和社会信誉。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明确管理评审的上述目的。切忌评审仅仅停留在汇报、分析标准要素和程序文件的执行上,而对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体系是否适应组织内部、外部的环境变化,在市场中所处的水平,是否适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不作分析和评价。从而无法对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体系是否持续适宜、充分和有效做出结论,也很难针对评审的目的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更谈不上达到管理评审的目的。所以,最高管理者和参加管理评审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明确管理评审的目的,围绕目的进行评审。
    二、管理评审的内容
    组织所处的客观环境(内部的、外部的)不断地变化,如新的法律、法规要求、新的市场要求,组织的人事变动、产品变换以及工艺路线调整、设备更新等,都可能影响到质量管理体系。因此,要针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评价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
组织针对变化了的环境对质量体系作出变更,采取持续改进活动并对质量管理体系采取相应的调整,在这些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考虑不周全的问题,有的可能是过程未得到充分展开,有的可能是职责或接口关系规定的不明确,有的是资源配置不合理,有的是控制要求不落实,使相关过程未能协调有效地受控和运行。因此,应针对上述问题的出现及时评价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
    组织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的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的符合性,达到顾客满意的程度,质量体系是否已得到有效运行,内审、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都正常实施来及时评价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fredy-jaso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三、管理评审输入文件
    为使管理评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在管理评审前,由主管部门在征求最高管理者的意见的前提下,列出本次评审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各部门需输入的信息资料,各部门接到任务后,准备管理评审输入文件,一般情况下应有以下输入信息:
    1. 内、外部审核结果;
    2. 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改进意见(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质量目标修订建议和依据、质量体系运行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或系统性问题,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文件修改的依据和建议等);
    3. 产品实物质量信息;
    4. 不合格品分布情况及处理情况信息;
    5. 纠正和预防措施分析、实施及验证;
    6. 服务信息(合同履约率、顾客满意度及不满意度、顾客投拆的处理等);
    7. 组织机构设置,资源配置状况信息(人员、设备、办公环境等);
    8. 上次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实施情况及验证信息。
上述信息应由组织的各职能部门在汇总、分析正常管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提供的信息资料不能就事论事,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例如:在提交产品实物质量信息资料时,不能简单地列出数据,应做加工和分析,而不能搬台帐。应提供合格产品、优良产品的比例以及产品质量是否能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同时还应与前期产品质量对比,发现需要调整和改进建议的依据,只有用这些数据作依据,最高管理者才能准确判断组织产品实物质量好坏,以及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又如提交不合格品分布情况及处理情况信息时,应将不合格品进行分类,排序,找出产生不合格品较多的单位或生产过程,必要时计算出产生不合格品的频次,应用统计技术找出产生不合格品频次高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通过以上工作,总结出评审期内不合格品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产生不合格品的主要原因和采取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是否实施,实施后效果如何,哪些单位或生产过程对不合格品的控制还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等上交管理评审,使最高管理者很容易就此做出评价并作出质量改进决策。
    四、管理评审应评审的重要问题
    最高管理者应把管理评审的重点放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体系运行中的系统问题上,这些问题,有些是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解决的,有些是需要较大投入才能解决的问题,最高管理者应根据组织自身的能力和需要,协调外部因素,采取纠正措施,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
    五、管理评审提出纠正措施及验证
    针对管理评审输入文件的信息,及对各种信息的分析,找出问题制订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纠正措施应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应确保纠正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对于那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或系统性问题,有时不能急于求成,应分期采取纠正措施。对于纠正措施的效果也应分期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调整。管理评审提出的纠正措施实施后应予以验证,并报下次管理评审。使最高管理者及时掌握纠正措施实施效果的信息,只有解决了体系中存在的系统问题和长期存在的问题,组织的质量体系才能得以完善和提高,才能更好地反映出企业质量体系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反映最高管理者质量管理和质量提高的决心。
总之,管理评审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定期(一般一年一次)进行的较高层次的对质量体系的正式评价,采用会议形式进行,时间有限,组织的各职能部门必须认真对待管理评审,积极参与管理评审,使管理评审更加有效。
赞贴
0
收藏
1
拍砖
0
Last edit by fredy-jason
fredy-jaso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组织应扎实开展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ISO 9001标准对最高管理者提出的一项重要质量活动,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可以全面检查和评价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目标是否需要修订等。然而,一些组织的管理评审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 评审流于形式。有些组织的管理评审,初看有计划、有记录、有报告,但深入查阅却发现评审记录无实质性内容。在评审记录中,只是最高管理者的“开场白”和管理者代表的“体系运行情况汇报”,其他人的发言仅为三言两语,且无实际内容。记录未充分反映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管理评审报告的结论和作出的决定在记录中没有体现。
    2. 评审的重点不突出。有些组织的管理评审避重就轻或抓不住主要问题,几乎看不到有“份量”的评审内容。比如,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是现场标识实施不好、文件发放记录不齐全、质量记录不规范等,而对质量管理体系是否适宜、充分和有效,以及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情况却很少讨论或没有讨论。
    3. 评审的输出与体系的运行实际不符。管理评审输出的有关决定和措施与组织体系的运行实际情况不吻合。主要表现在:管理评审未涉及审核中查出的主要问题;管理评审报告提出的改进措施没有认真落实,跟踪验证的证据不充分或没有证据等。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思想认识的原因,也有实际操作的原因。其中,操作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管理者代表及体系归口管理部门对管理评审信息传递的要求不明确,仅仅满足于各部门有一份汇报材料,而对汇报材料是否适宜心中无数;第二,管理者代表对汇报材料分析归纳不够,造成评审时主题不突出,缺乏针对性。那么,组织如何开展管理评审呢?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点。
    1. 抓好策划。管理评审的策划包括确定管理评审的目的、内容、重点、方法、时间安排及评审输入的要求,并以书面形式将管理评审计划发至参加管理评审的部门和人员。各部门的文件资料应突出重点,注重事实、数据和结论。对找出的问题应有分析、有建议。管理者代表或体系归口管理部门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对达不到要求者,应提出继续完善的要求。
    2. 开好管理评审会议。最高管理者应与管理者代表共同研究确立会议题。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应各有侧重,前者应着重讲明评审会议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把握会议的主题和重点,组织好与会者的发言和讨论;后者应认真分析各部门的汇报材料;找出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导与会人员深入讨论,取得共识,找出原因,明确改进的方向和办法,力求把管理评审会议开成生动、活泼、民主的讨论会、总结会。对于需要专题研究的事项,最高管理者可责成管理者代表或分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专项研究并写出报告。
    3. 做好记录。管理评审记录是评审会议的重要客观证据,应由专人负责。记录应反映与会者发言的真实情况。包括发言人的姓名和内容。
    4. 注重整改的落实和措施实施情况的验证。管理评审的结果,可能会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和补充,组织机构的调整和职能的完善,过程的改进和优化,资源的重新分配和补充等。要落实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体系归口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作用及各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按PDCA循环的要求做好各阶段的实施工作。在整改中,对实施的措施必须进行跟踪和验证。验证一定要注重其有效性,对效果不明显或没有效果的,要重新采取措施,直到有效。
    总之,在管理评审过程中,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管理评审视为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会诊”并“对症下药”的有效评价手段,而不是泛泛讨论或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质量管理体系就能够持续保持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从而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得到实现。
nongfushanqu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ouqingk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udn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最近学习了ISO9001和17025的东西,正好碰到我们实验室要迎接复评审,觉得收获很大,但是个人总结起来还是有点困难,面对的都是平时遇到的细节问题,看别人做和自己做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missl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么好的东西该写成论文,在期刊上发表一下,
呵呵,不过这样我就容易学习了,谢谢了。
sujinzh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哇,那么有才写如此长,能不能简单点啊!把实在内容写出来啊
liu99999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ai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