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二甲基甲酰胺毒性

浏览0 回复10 电梯直达
子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悬赏金额:50积分 状态: 已解决
有经验的大侠们,请问使用二甲基甲酰胺要注意什么,它的毒性较甲苯/丁酮如何?
推荐答案:熊猫宝宝回复于2010/03/03
二甲基甲酰胺信息如下:

大鼠经口LD50: 2800 mg/kg; 吸入LCLo: 5000 ppm/6H。小鼠经口LD50: 3700 mg/kg; 吸入LC50: 9400 mg/m3/2H。兔经皮LD50: 4720 mg/kg。
  毒物经各种途径吸收后,主要经肝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进行脱甲基化作用,脱去一个甲基,代谢产物为一甲基甲酰胺和甲酰胺,代谢迅速,甲酰胺在血中滞留稍长,进而代谢为甲酸和氨排出,部分二甲基甲酰胺以原形物从尿和呼气排出。人每天吸入DMF浓度为63mg/m^3·4h,共5天,停止接触4小时,血中DMF已不能检出,吸入浓度为30mg/m^3,24小时代谢物的排出量占总量的61~86%; 吸入浓度为60mg/m^3,24小时尿中的一甲基甲酰胺排出量不超过30mg,48小时内已不能检出; 浓度为27mg/m^3,吸入5天,24小时尿中一甲基甲酰胺量为25mg左右,从而提出24小时尿中一甲基甲酰胺超过60mg,提示接触DMF浓度已超过60mg/m^3,故认为尿中一甲基甲酰胺可作为接触DMF的一个监测指标。
  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侵入机体后,主要由肝内代谢,排泄较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肾脏也有一定损害,属中等毒性。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平凡人10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这么少积分还要悬赏这么多,给你补充点!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zengzhengce16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engzhengce16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理化性质
       
二甲基甲酰胺(DMF) 无色、淡的胺味的液体。分子式C3-H7-N-O。分子量73.10。相对密度0.9445(25℃)。熔点-61℃。沸点152.8℃。闪点57.78℃。蒸气密度2.51。蒸气压0.49kpa(3.7mmHg25℃)。自燃点445℃。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2.2~15.2 % 。与水和通常有机溶剂混溶。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致病原因
       
二甲基甲酰胺(DMF) 是一种无色,有鱼腥味的液体,主要作为有机溶剂用于制造清腈纶和氯纶,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树脂、皮革等工业生产。本品蒸发后,可经呼吸道吸收,液体也可经完整的皮肤及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中毒。急性中毒发生于生产设备故障,设备漏液,或在设备检修前反应塔冲洗、通风不彻底,检修过程中过量接触而引起。以DMF作为树脂、染料稀释剂时,在树脂涂布上浆时,也易发生中毒。危害二甲基甲酰胺可以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进入人体后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胃等重要脏器。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接触机会
       
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在以上工作岗位可因接触DMF蒸汽而中毒。急性中毒发生原因多数由于生产故障,设备漏裂,或在检修设备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量接触毒物所致,中毒常是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皮肤吸收为主。其他中毒情况少见,但有口服以及将本品灌肠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而引起严重中毒的病例。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毒作用机制
       
DMF的毒性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其体内代谢过程有关。DMF其甲基烃基化,生成N-甲基-甲醇酰胺(HMMF),HMMF部分脱羟甲基分解成甲基甲酰胺  (NMF)和甲醛,NMF还可羟基化,然后再分解成甲酰胺 (F),还有少部分DMF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实验表明,NMF毒性强于DNF及HMMF。NMF或HMMF生成N-甲基氨基甲酰半胱氨酸(AMCC)过程中的活性中间产物  (可能是异氰酸甲酯),具有亲电性,可以与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造成机体肝肾器官损伤。
zengzhengce16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DMF或皮肤大面积污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发病潜伏期视接触量和接触时间而定,一般为6一12小时,吸入中毒时,可产生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眼结膜、咽部充血及不适,出现头痛、头晕、嗜睡,但以消化道症状最为突出,患者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腹痛等。腹痛位于上腹部或脐周,为持续性或阵发性,进食后加重,但压痛较轻,无肌卫及反跳痛,可与外科急腹症鉴别。体检可见肝脏肿大、肝区叩痛、少数患者皮肤黄染。纤维胃镜可见食道下段至十二指肠粘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EKG出现一过性改变,表现为心肌损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心律异常。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一般出现在中毒数日后,血清甘胆酸升高和前白蛋白降低,且较为敏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轻、中度增高,γ-谷氨酰基转肽酶  (γ-GT)增高。周围血白细胞增高或降低、血小板减少、尿常规可见蛋白尿、尿隐血阳性、尿胆素原增高。
2.慢性作用 
长期接触后可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神经衰弱症状群。在低浓度下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便秘。
长期接触并超过阀限值可有肝功能异常、蛋白尿及心电图改变。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临床特点
       
刺激症状:DMF蒸气可引起眼、上呼吸道轻、中度刺激症状。
皮肤: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剧烈灼痛。
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 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
胃肠道症状: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便秘等,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
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出现黄疸,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经治疗可逐步减轻,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
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职业性中毒为少见,接触高浓度,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
生活性中毒:曾有原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DMF灌肠,作为治疗药物而引起肝病,病情呈进行性加剧,类似亚急性肝坏死型肝炎,2周内出现肝昏迷,预后凶险。
特殊危险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对DMF较为敏感。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治疗
       
DMF中毒无特效解毒剂。中毒发生后应及时脱离现场,皮肤及眼部受污染后,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治疗重点为防治中毒性肝病,保护胃肠道。
腹痛可选用阿托品、654-2、制酸剂及胃粘膜保护剂。维生素C、ATP、辅酶A、肌苷、肝太乐可用于防治肝功能损害;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非特异性解毒剂,具有抗休克、抗炎、解毒作用,短时应用可迅速减轻肝脏、心脏、肾脏的中毒性改变,必要时可用地塞米松20一40mg/天,疗程2一3天。但应权衡该类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影响,应与制酸剂、胃粘膜保护剂合用;加强护理及支持治疗,大部分患者在1一2周内恢复;皮肤损害严重者可选用雷弗诺尔湿敷、皮康霜及抗生素治疗,两周内可恢复,且不留疤痕;长期接触者如有明显神经衰弱综合征或肝脏病变,可调离工作,对症治疗。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预防
      预防相关的工业领域应对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密闭管理,工作场所应有有效的通风设备。要加强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监测,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工作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做好上岗前和在岗的定期医学监护。 

熊猫宝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甲苯信息如下: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5000mg/kg(大鼠经口);LC5012124mg/kg(兔经皮);人吸入71.4g/m3,短时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时,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时,中毒症状出现。
  刺激性:人经眼:300ppm,引起刺激。家兔经皮:500mg,中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吸入390mg/m3,8小时/天,90~127天,引起造血系统和实质性脏器改变。
  致突变性:微核试验:小鼠经口200mg/kg。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5400µg/m3,16周(间歇)。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5g/m3,24小时(孕1~18天用药),致胚胎毒性和肌肉发育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500mg/m3,24小时(孕6~13天用药),致胚胎毒性。
熊猫宝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丁酮信息如下:

急性毒性:LD50 3400mg/kg(大鼠经口)
  6480mg/kg (兔经皮)
  LC50 23520mg/m3 8小时(大鼠经口)
  刺激性: 家兔经眼80mg,引起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3780ug(24小时)轻度刺激
  致突变性: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可分离:啤酒酵母菌 33800ppm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3000ppm(7小时),(孕6-15天),致颅面部(包括鼻、舌)发育异常,致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熊猫宝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二甲基甲酰胺信息如下:

大鼠经口LD50: 2800 mg/kg; 吸入LCLo: 5000 ppm/6H。小鼠经口LD50: 3700 mg/kg; 吸入LC50: 9400 mg/m3/2H。兔经皮LD50: 4720 mg/kg。
  毒物经各种途径吸收后,主要经肝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进行脱甲基化作用,脱去一个甲基,代谢产物为一甲基甲酰胺和甲酰胺,代谢迅速,甲酰胺在血中滞留稍长,进而代谢为甲酸和氨排出,部分二甲基甲酰胺以原形物从尿和呼气排出。人每天吸入DMF浓度为63mg/m^3·4h,共5天,停止接触4小时,血中DMF已不能检出,吸入浓度为30mg/m^3,24小时代谢物的排出量占总量的61~86%; 吸入浓度为60mg/m^3,24小时尿中的一甲基甲酰胺排出量不超过30mg,48小时内已不能检出; 浓度为27mg/m^3,吸入5天,24小时尿中一甲基甲酰胺量为25mg左右,从而提出24小时尿中一甲基甲酰胺超过60mg,提示接触DMF浓度已超过60mg/m^3,故认为尿中一甲基甲酰胺可作为接触DMF的一个监测指标。
  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侵入机体后,主要由肝内代谢,排泄较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肾脏也有一定损害,属中等毒性。
熊猫宝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根据以上的数据信息可以总结出毒性大小如下:

二甲基甲酰胺>丁酮>甲苯
熊猫宝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因为这个DMF 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侵入机体后,主要由肝内代谢,排泄较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肾脏也有一定损害,属中等毒性。
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所以呢, 要穿戴好防护措施
平凡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熊猫宝宝(cbjcn1985) 发表:
根据以上的数据信息可以总结出毒性大小如下:

二甲基甲酰胺>丁酮>甲苯

一直感觉甲苯的毒性大于丁酮,结果错了。
ImFarme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熊猫宝宝(cbjcn1985) 发表:
根据以上的数据信息可以总结出毒性大小如下:

二甲基甲酰胺>丁酮>甲苯

分析的很有道理,谢谢楼上的详细分析介绍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