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DSC仪器测量比热(三维DSC,下落法)

浏览0 回复13 电梯直达
一三一二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从其内部结构上可以看出,三维DSC(可以到1400度)对样品的加热方式主要为辐射和对流,样品较大,测试样品的时候也会感觉到300度以上的数据更精确。
我们也有能测到500度的2维功率型DSC(PE公司),样品很薄,只有0.5mm,从其结构看出其加热方式主要是热传导,高温后辐射作用增强,导致结果不准确。
但是我没看过2维DSC的高温仪器,其样品尺寸多大?主要加热方式是什么?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人来人往8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主贴+分享!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DTA)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KK-yiq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下落法,样品是以一定速率进入炉子的吗?如果是,那如何确定进入炉子的样品质量?样品有啥要求?
一三一二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下落法:也叫做卡计法,最原始的就是“冰卡计”或者“铜卡计”
就是自然落下的,样品质量很小,可以不规则,100mg左右,蓝宝石标样与样品依次从室温落入高温炉中,时间间隔为1h左右,每个温度点3个标样,3个样品,然后按热流面积比算出室温到炉温的热焓;如果是测量多个温度点的话可以转化为热容。
缺点是测试太耗时间,高温下单个温度点的测量就要一个工作日,而且仪器再前一天就要开机升温工作
人来人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一三一二(v2865376) 发表:
下落法:也叫做卡计法,最原始的就是“冰卡计”或者“铜卡计”
就是自然落下的,样品质量很小,可以不规则,100mg左右,蓝宝石标样与样品依次从室温落入高温炉中,时间间隔为1h左右,每个温度点3个标样,3个样品,然后按热流面积比算出室温到炉温的热焓;如果是测量多个温度点的话可以转化为热容。
缺点是测试太耗时间,高温下单个温度点的测量就要一个工作日,而且仪器再前一天就要开机升温工作
主要用于哪类样品的测试呢? 或者哪些行业需要用到这种测试方法?
一三一二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人来人往(free365) 发表:
主要用于哪类样品的测试呢? 或者哪些行业需要用到这种测试方法?


就是材料的热物性测量方法吧:比热/热焓
做装置设备以及炉窑等热设计方面的比较关心这个参数,特别是军工、航天等。比如加热到很高温度大概需要热量的估算,以及设备吸热、散热的计算,都需要这个参数;另外用闪光法测量热导率时,计算过程中也需要这个参数。
和DSC一样,都是可以测量材料的“比热/热焓”,原理都是和标样比较得到数值。不同点在于(1)DSC方法得到的连续的点,而下落法得到是单个的点,所以下落法测试比较耗时,一般我不太爱采用;(2)DSC方法直接得到的比热,热焓需要积分转化得到;而下落法直接得到是热焓,测量多个点后才能转化得到比热;(3)从样品加工方面DSC对样品尺寸要求较为严格,下落法样品可以不规则;(4)从测试精度来说,原理上“下落法”测试更为精确。(5)对难加工的材料下落法较合适(3维DSC也可以,2维的估计就不行了),对合金类的有固固相变发生的材料,应用DSC方法。
测试设备:下落法设备上海依阳实业就有,也有国军标;但是DSC方法未见到国产设备,也没有看到过相关行标或国标,这其中的原因还得请教上海依阳实业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free36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分享!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5/6/3 8:50:16 Last edit by free365
人来人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请问:
3维DSC应用的情况怎样呢?
这种传感器分布方式是不是对制造会有更高的要求?
仪器基线稳定吗?
是不是只有塞特拉姆有这类型的DSC?

一三一二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人来人往(free365) 发表:
请问:
3维DSC应用的情况怎样呢?
这种传感器分布方式是不是对制造会有更高的要求?
仪器基线稳定吗?
是不是只有塞特拉姆有这类型的DSC?



1、个人感觉高温情况下3维DSC的和2维DSC区别在于:2维DSC样品是片状,样品很小,这样就造成误差方面仪器的精度将占很大比例;3维DSC样品大,代表性好;
      另一方面猜测2维DSC的主要加热方式是不是靠热传导,而高温下的辐射和对流将占很大比例(没见过仪器,仅是猜测),而3维DSC对样品的加热方式完全依靠辐射
      和对流,所以测高温更精确。
2、是有很高的要求,说是40对左右的热电偶堆构成,一个DSC探头的报价就接近10万RMB。
3、3维DSC的基线应该是不稳定的,有两个不算小的坩埚存在。附图是某个测试过的合金样品,分别为空白、标样、样品的DSC曲线以及最后求出的比热
 
4、市场上好像只有塞特拉姆有3维DSC。
补充仪器缺点:测试前要确保样品的安全性(我们已经坏过一个探头了),因为样品量很大,所以如果反应的话反应量也会很大。而且热电偶不是铠装热电偶,没有保护。
                      上次的一个样品直接把我们一个6*20的铂金坩埚给融成一个小球了.......另外即使正常使用,这种热电偶也会经过多次的高温而挥发断裂。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free36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交流!
KK-yiq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看了这款仪器的介绍,是DSC和TGA同步的,最大的特点是“大”,可能主要设计来做金属或无机材料的工程工艺方面测试的。这种依赖对流和辐射传热的装置,测试精度不会很高的。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5/6/9 11:12:31 Last edit by tutm
一三一二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KK-yiqi(zhengkang) 发表:
如何控制样品下落速度呢?


“下落法”其实就是“卡计法”,样品从大概30cm高的室温地方自由落入处于高温炉的探头中。
这个下落速度是不可控的,时间极短;我不太理解这个控制这个速度有什么样的作用?理论上来讲这个时间应该是越快越好
一三一二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utm(tutm) 发表:
看了这款仪器的介绍,是DSC和TGA同步的,最大的特点是“大”,可能主要设计来做金属或无机材料的工程工艺方面测试的。这种依赖对流和辐射传热的装置,测试精度不会很高的。


我们只有“DSC探头”和“下落法探头”;并没有购买TGA同步。
我不知道你说的精度方面的误差主要在哪里?
个人感觉误差还得根据测试温度来定,300°以上的温度情况下,辐射和对流将占很大的比例,所以误差不是很大,而且炉子的控温热电偶和探头上的测温热电偶是分开的(两者有差别)。另外由于加热方式的限制,这台设备的有效数据是从100°开始的(在100°会保温2个小时,之后升温)。
根据蓝宝石标样的测试情况(连续测两次、中间取出),200度一下的结果会偏小大概5%以内,以上的数据能够控制在2%以内。所以对测出来的数据,200°一下的,会人为的提高一些。
另外我们也有一台PE公司2维DSC,500°以下的测试会用它来做,但是从测试来看400°以上有些样品常会出现明显偏差,感觉就是辐射作用增强,导致了温度不容易控制。
当然,测试过程中也感觉到了其他方面的影响误差,有机会再交流。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