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爆炸事故敲响安全生产警钟,到底谁之过?实验室安全也应注意了。

浏览0 回复950 电梯直达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爆炸事故敲响安全生产警钟,到底谁之过?实验室安全也应注意了。怎样才是安全使用试剂?正确操作预防安全事故呢?
参考阅读(分析与实验整理):
最新消息:天津通报爆炸事故搜救进展,现场已经发现遇难者遗体112具,其中24人身份确定。另有95人失联,包括85名消防人员, 其中天津港消防人员72人。
到底谁为此次事故负责?

凡是遇到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事故,舆论免不了要追问:事故原因是什么,谁该为这类事故负责?显然,当务之急是进行有效灭火防止再次爆炸,并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至于事故原因,则需要深入去调查,有个过程。但从看,这起事故“炸”出不少问题。

关于危险品管理,我国有专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于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都有明确规定。究竟是涉事企业没有依法操作,还是相关部门没有依法监管,有待深入调查来确认。
幸存工人如是说比如说,瑞海公司一位幸存的装卸工人面对采访的中国之声记者坦言:此前没有经过危化品培训。而上述条例明确规定,从业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很显然,该企业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已经为这起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按照相关规定,危险品仓库应该进行环境风险影响评价。该公司的环评报告显示,“不会对环境和周边人员产生显著影响”。造成多人死伤说明,环评报告值得怀疑。该公司调查显示,100%的公众认为项目选址合适,但附近小区居民却称从未收到过调查表。



缺乏危险品相关资质


令人有些费解的是,有媒体调查发现,瑞海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在经营范围一项,却未明确注明汽油危险品相关资质。但另一报道却披露,该公司是天津海事局指定危险货物监装场站和天津交委港口危险货物作业许可单位。工商注册信息不符合实际情况,是否超范围经营?很显然,正是由于在某些方面没有严格依法操作,才造成了恶果。不过,在调查该企业违法事实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地方监管者履职情况的调查,因为监管者作为安全生产的“守夜人”、把关者,对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危险化学品监管涉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邮政管理部门。

国务院2011年施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组织确定、公布、调整危险化学品目录,对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审查,核发危险化学品相关许可证。

2.公安机关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并负责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3.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核发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生产企业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依法对其产品质量实施监督,负责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

4.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组织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危害性鉴定和环境风险程度评估,确定实施重点环境管理的危险化学品管理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环境监测等。

5.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水路、铁路、航空运输的许可以及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对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负责危险化学品各现场检查员的资格认定。

6.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毒性鉴定的管理,负责组织、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7.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部门的许可证件,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营业执照,查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违法采购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8.邮政管理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寄递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滨海爆炸事故再次敲响安全生产警钟。尽管这一事故发生的原因暂时尚不明朗,但已经揭露出该企业对工作人员缺少培训、环评报告造假、工商注册信息与实际不符等问题。无疑,公众不仅期待此次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也期待深入调查事故原因。无论是涉事企业还是当地安全监管责任人,都应依法严惩。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实验室潜在危险有哪些?

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的装置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

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卫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B、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 PCl5, PCl3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
1、 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 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3、 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刚一摇晃时,就炸开了。20%的KOH溶液喷了我一脸,更可怕的是,溶液顺着桌面进入插座,引起电源短路,然后引发火灾。
4、 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无水高 人 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不要因为震动引起爆炸。
5. 除掉反应后剩余的钠需要将钠用无水乙醇处理,以免发生爆炸.
6. DMF不要用Na进行去水干燥。有一次我们实验室有同事将5升的烧瓶进行这个操作,结果得到一锅“粥”,估计两者发生了反应!
7. 用硫酸镁干燥聚乙二醇,结果会是一锅粥!!!
8. 催化加氢用的催化剂一定要防止着火!!!
9. 不知道大家的搅拌套管安装胶皮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失误,我亲眼看见一个同事由于用力过猛被玻璃套管把手扎破,最狠的是一个同事在给冷凝管接皮管时居然把手腕的筋都扎断了,决不是危言耸听,这都时血淋淋的现实!
11. 不知道各位是否经常用高压釜反应,个人觉得这家伙的危险系数比较大,应该时刻注意压力的变化,有一个我做了很久的氨解实验,一直都是好好的,就放松了警惕,结果有一次压力突变到120kg,还好没爆炸,不然我就完了
12. 烘滴液漏斗、分液漏斗的时候,最好取下活塞之后烘,否则,由于膨胀系数不一样,活塞会把漏斗胀破。
13. 做应用的人,一定要牢记温度的概念,每一步反应的温度都要准确记录,不要记录笼统性的室温,甚至后处理的温度都要记录。许多技术交到工厂之后,重复不出来,就有可能是温度的原因。 我有一个项目,夏天做的好好的,到了冬天,突然就不行了。后来我改了反应条件和重结晶条件,才搞出来了。吓人啊,100万的项目,如果出问题,偶就只有下课了。
14. 高压反应釜一定要安装防爆片; 易燃爆气体,试漏一定要严格(用?电子鼻?); 用电设备不要自己检修(我们单位就有人差点送命); 有毒的实验环境一定要通风良好,戴防毒用具; 实验室要有良好的实验习惯,严格的操作规程,问责制度
15.实验进行时一定要有人。去年我们这一个实验室的学生中午吃饭去了,那边实验还在继续,本打算吃完饭立马过去的,不成想已个同学找他,耽误了,结果造成实验室失火,整个烧没了,幸亏没有爆炸,sigh,心有余悸
16.用CaCl2干燥管之前,务必检查一下干燥管是否是通的。我就是因为没有检查,好几次回流,温度上去后,干燥管被上升的热空气顶飞,炸裂。
17. 我一个师弟出力高氯酸银的时候,瓶口残留的一点,塞子一磨就爆炸了,还好瓶子里面几克的东西没炸,不然他就飞了 。
18. 大家使用三氯化铝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遇水会强烈反应,甚至爆炸!
19. 做NaH的时候,搅拌不小心,瓶子破了,台面上又有水,一下子就爆炸了,真的是很危险。
20. 用双氧水、间氯过氧苯甲酸等氧化剂的时候,后处理一定要加还原剂处理彻底,然后是非常容易爆炸的。
21. 做高压反应实验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带压操作!在动阀门和螺钉时一定检查放空管是否开启,不然,可能会飞起来的,十分危险!
22. 在处理干燥剂时一定要小心,不要忙目的通过外观下结论,一定要弄清楚具体是什么,有一次我处理时看见是失效的氧化钙,结果里面有钠,怪怪,差点把小命给赔了。小心,小心,尤其是别人留下的。
23. 丙烯酸也挺危险,上次一个师妹用磨口瓶装了半瓶,放在了阳光比较强的地方,爆了,差点毁容。
24. 在做有机合成时,有时候最后季铵化阶段,总是做不成,因为酸碱中和迅速放热,产生泡沫,后来中和初期加入消泡剂,效果良好。
25. 以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进行付-克反应,使用回流水吸收放出的氯化氢.一次,反应完成后进行冷却,温度从80度降到40度,由于没有及时排空,水倒流到物料中,结果物料都冲到天花板上了,好吓人!想起来就害怕.各位要注意产生负压的情况.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使用化学药品试剂安全防护:
实验操作的潜在危险

防毒
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2)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4)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5)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6)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防爆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当两者比例达到爆炸极限时,受到热源(如电火花)的诱发,就会引起爆炸。
1)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
3)有些药品如叠氮铝、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
4)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6)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

防火
1)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乙醇、苯等非常容易燃烧,大量使用时室内不能有明火、电火花或静电放电。实验室内不可存放过多这类药品,用后还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
2)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比表面大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3)实验室如果着火不要惊慌,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
以下几种情况不能用水灭火:
(a)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
(b)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
(c)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
(d)电器设备或带电系统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

4)防灼伤
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冰醋酸等都会腐蚀皮肤,特别要防止溅入眼内。液氧、液氮等低温也会严重灼伤皮肤,使用时要小心。万一灼伤应及时治疗。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5/8/16 11:45:10 Last edit by jimzhu
千层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千层峰(jxyan) 发表:
这次涉及的太多了,,多方面的问题。。
这次事故涉及的方面诸多,各个环节一个方面疏忽就可能酿成惨剧。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危险化学品培训有多重要?
化学危险品按其危险特性,分为以下8大类
第一类、爆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压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指燃点低﹐对热﹑撞击﹑磨擦敏感﹐易 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物质;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 量的物质;
第六类、有毒品﹔指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 作用或生物物理反应﹐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活度大于7.4x104Bq/Kg的物品;
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
(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
(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卫生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安全操作法)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安全规程。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盐酸(HCL)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常用的盐酸浓度约含35%的氯化氢﹐密度是1.19克/厘米3﹒纯净的浓盐酸是没有颜色的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工业级的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而带黄色﹒浓盐酸在空气里会生成白雾﹐这是因为从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汽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盐酸有很重的酸味和很强的腐蚀性。

2、硫酸(H2SO4)
纯净的浓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容易挥发﹒常用的浓硫酸浓度是98%﹐密度是1.84克/厘米3﹐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跟空气接触﹐能吸收空气里的水份﹐所以它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也能够夺取纸张﹑木材﹑衣物﹑皮肤(它们都是碳水化合物)里的水份﹐使它们碳化﹒所以硫酸对皮肤﹑衣物等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在皮肤或衣物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硫酸很容易溶解于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我们平时配制硫酸溶液时﹐溶液温度会升得很高﹒如果把水倒进浓硫酸里﹐水的密度比硫酸小﹐水就会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大量热量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是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的扩散﹒切忌将水直接加进浓硫酸里。

3、硝酸(HNO3)
纯净的硝酸是一种五无色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常用的浓硝酸浓度是68%﹐密度是1.4克/厘米3﹒跟盐酸相似﹐在空气里也能挥发出HNO3气体﹐跟空气里的水汽结合成硝酸小液滴﹐形成白雾﹒硝酸也会强烈腐蚀皮肤和衣物﹐使用硝酸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氢氧化钠(NaOH)
纯净的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溶解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暴露在空气里的氢氧化钠容易吸收水汽而潮解﹒因此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它又叫苛性纳﹑火碱或烧碱﹒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皮肤﹑衣物的直接接触。

2、氨水(NH4OH)
纯净的氨水是无色液体﹐工业级制品因含杂质而呈浅黄色﹒常用氨水的浓度工业级一般为20-25%﹐试剂级为28-30%﹒氨水易分解﹑挥发﹐放出氨气﹒氨气是一种有强刺激性的气体﹒氨水在浓度大﹑温度高时﹐分解挥发得更快﹒氨水对多种金属有腐蚀作用﹐因此运输和储存氨水时﹐一般要用橡皮桶﹑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等耐腐蚀的容器。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有机溶剂多属有毒物质﹐常见的有机溶剂有亚司通﹑洗网水﹑防白水﹑开油水﹑丙酮﹑异丙醇等﹐其挥发性强刺激性气味大﹐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道吸入可能会导致过敏甚至中毒﹒

2﹒有机溶剂为易燃物品﹐平时要在低温条件下储存﹐切勿靠近火源或高温区﹒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