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令环境监测站汗颜的社会化检测机构

浏览0 回复147 电梯直达
learn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画面好熟悉,我们经常学习的实验室就是这个样子,1人操作4台氟离子选择电极,全程不坐,做样靠跑,这个第三方肯定不是纯粹的社会性的第三方,应该是地矿系统的实验室。没办法单价低,全靠样品量堆。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forth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
czcdcz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没办法,体制不同啊。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forth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
泉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感到自豪,但是同地区体制内设备的优越性和培训的系统性也是第三方比不上的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forth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
老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迩夕(m3331373)发表:
原文由 老兵(wangliqian) 发表:不要不服气,事实对比是你一年做了多少样?能拿出来晒晒么!至于原子荧光国外虽然没有, 但有冷原子荧光和冷原子吸收,都可以用来测汞不假吧;至于离子计国产的性价比则是最好的。
你拿样品数量说实在是没意思,比就比点儿专业技术,我可能入行不久知道的少,你要说我专业技术需要继续提高,我虚心接受。别的工作人员啥样我不知道,反正我这两年加的班知道,我一点儿也不因为样品数量汗颜。我只是觉得你这种一杆子打死一船人的帖子,让我这种好好干活的人很委屈。希望下次写这种帖子的时候好好了解一下再说话,不要觉得什么就是什么。
这里讲的是样品检测,请勿对号入座哦。监测站目前吃皇粮,自然没有危机感,在体系内不仅普遍存在苦乐不均的现象,甚至还有一种高于第三方的优越感,虽然有的管理人员“5+2”、“白加黑”累得够呛,但混日子的人员也不在少数,没混日子的无须汗颜。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forth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
tdehu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做的样多不一定靠谱,我们送个饲料给谱尼和sgs,国标的方法,组纤维的检测结果相差很大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forth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
老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dehua(tdehua) 发表:
做的样多不一定靠谱,我们送个饲料给谱尼和sgs,国标的方法,组纤维的检测结果相差很大
做多做少靠不靠谱主要取决有无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尤其是全盲样他控的方式。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forth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
fort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生活所迫(yzhlai) 发表:
不会消亡的,举个例子,我们本来说2017.10-12月,国控地表水,我们一开始说同步采样3个月,2018年起不用采国控地表水样。结果省里让我们照采、照测,工作照旧,相当于加重了我们的常规工作。
我们私下讨论就是国家推行采测分离,省里信不过,他要有他自己系统内测的数据,地市对第三方采样也“不放心”,要我们同步采样,关键点位还得同船采样。从国家到省到地市,相互不信任。所以有存在的客观因素。
其实个人希望不要有这种大锅饭式的机构。
我参加了个别单位的采测分离质量监督工作,就我看到的,采样过程非常规范,按照这种做法,采样的单子是赚不了什么钱的,当然不排除各家采样公司参差不齐,总站招标采样监督也是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整体上个人感觉采样部分还是比较可靠的。
生活所迫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forth(forth) 发表:
我参加了个别单位的采测分离质量监督工作,就我看到的,采样过程非常规范,按照这种做法,采样的单子是赚不了什么钱的,当然不排除各家采样公司参差不齐,总站招标采样监督也是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整体上个人感觉采样部分还是比较可靠的。
我们最近的采测,不少项目经常碰到全称空白有检出,怀疑是他们用的样品瓶不干净,或没用酸等浸泡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forth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
fort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生活所迫(yzhlai) 发表:
我们最近的采测,不少项目经常碰到全称空白有检出,怀疑是他们用的样品瓶不干净,或没用酸等浸泡
不排除有的采样单位清洗不彻底。采测监督还包括采样公司实验室的监督,但目前还没有开展,等这方面的工作开展起来应该会有改善。目前的监督是从采样开始到接驳车结束。
fort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说实话,这工作量在我们公司还挺长见的。我记得几年前在深圳的时候,过年前10几天,接到1000多个样品,几个人天天11/2点下班。还有的分公司土壤样品动辄几千上万个。第三方检测公司尤其是环境监测公司近年来利润下降,靠走量维持,很不容易。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