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不确定度与规定区间比值1比3

浏览0 回复15 电梯直达
cly28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NAS-GL015:2018

这一条要说什么?

跟什么玩意儿符合或不符合?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czcdczg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yayicu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ly28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ayicuo(v3253952) 发表:这是对测量值进行判定是否合格的一个数学统计。
没提到测量值啊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一条说的是《计量学》中著名的“三分之一原则”在计量校准领域里的具体应用。所谓“三分之一原则”,说的是测量结果能否用于被测对象符合性判定的原则,即测量结果是否可信的判定原则。对测量人员给出的测量结果,能否用于被测对象的符合性判定,就看此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是否小于被测对象控制限T(控制限T=规定的上限-规定的下限)的1/3。U>T/3的测量结果是不可信的,不能用于被测对象的符合性判定,必须改进测量方法重新检测。
  U/T≤1/3的测量结果基本可信,但需注意并非一定是U:T=1:3,而是指U:T的比值越小越可信。但比值越小,测量成本也会越高。为了平衡测量结果可信性与测量活动的经济性,一般取比值介于1/3至1/10,风险小时向1/3倾斜,风险大时向1/10倾斜。众所周知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这种测量活动的风险性远大于普通的计量检测,因此JJF1094规定U/T≤1/6(注:该规范使用的是MPEV,T=2MPEV,因此规范的公式是U/MPEV≤1/3)。
  楼主转抄的4.1.6条所指的T并非我说的控制限T,而是控制限T的一半(相当于JJF1094使用的MPEV),用4.1.6条所指的控制限半宽T替换我说的控制限T,即可得到4.1.6条所说的U:T≤1:3(也就是JJF1094的公式U/MPEV≤1/3)。“三分之一原则”应该灵活使用,在不同的测量领域选取的比值并不相同,甚至并不唯一,对于其它风险性比较大的被测对象进行检测,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与被测对象的控制限T(上极限与下极限的差)的比值,根据被测对象或测量活动的风险性大小可以选1/4、1/5、1/6、1/8、1/10,风险特别大时甚至可以不计测量成本,选择1/20等更小的比值。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ly2810(Insm_035edceb) 发表:
没提到测量值啊


      该条款的注释2就谈到了“测得值”啊。
      其实它只是对测量结果(即“测得值”)进行合格判定时,是否需要考虑“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U”对符合性判定的影响的通用原则。具体运用如下: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0/1/26 21:43:28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认为,复制粘贴的资料,如果不注明来源,且不说其正确性,就资料的价值及读者对其的信任度,也会大打折扣。就楼上复制粘贴的资料来看,原始资料有无红字部分的文字暂且不论,其描红行为不可能是原文所为,就一定是个大概率。
  资料提供的两条,第1条是正确的,也是重中之重,这条其实就是要求“对测量结果(即测得值)进行合格判定时”要达到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著名的1/3原则在校准领域的具体应用。设计的校准规范、检定规程、型式评价大纲都应该满足这个原则。另外我也提到了这里的T不是控制限T,而是控制限的“半宽”,如果用控制限T,就应该改写为≤1/6。
  资料提供的第2条,是不能满足第一条1/3原则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改进测量方案重新测量产生的过大经济成本,而迫不得已采取的技术措施。这种个措施是费事的,也是测量人员容易忽视遗忘的。所以,该条一开始就限定了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当不满足”三分之一原则时才可用。正式批准发布的检验规范、化验规范、试验规范、校准规范、检定规程等的审批,几乎都采用第1条,而不会采用第2条。如果设计的测量方案的单次测得值不能满足1/3原则,又的确没有更好的测量方案,规范、规程、标准等中设计的测量方案,就一定会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提高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以使测量方案满足1/3原则。
dadgo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由于论坛回帖的编辑器无法实现字体、上下标等功能,我只能借助其它编辑工具制作,以截图方式上传。这样的举动也被“地板”楼层的这位趁机揪住贬损一番,的确无语。
      资料提供的第2条,是不能满足第一条1/3原则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改进测量方案重新测量产生的过大经济成本,而迫不得已采取的技术措施。……正式批准发布的检验规范、化验规范、试验规范、校准规范、检定规程等的审批,几乎都采用第1条,而不会采用第2条。
      简直就是正经歪念的瞎解。我在截图的第一段特意用红字斜体醒目注释了:此处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不是“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也不是“校准和测量能力CMC”,从他嘴里出来就变成了“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或“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请问,被校对象检都没检,校都没校,规范/规范怎么就给出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啊?规程/规范/试验方法/检测方法给出的所使用的计量标准(或检测设备)的“计量器具的控制要求”那是对被测对象进行合格判定的原则吗?那是为满足量传关系,所作的强制性要求与规定。此“三分之一原则”的目的与用途,与彼“三分之一原则”的目的与用途完全是两码事你懂不懂?
      在满足量传关系的前提下,被测对象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完全取决于被测对象自身的计量特性(如:重复性、均匀性等),该是多大就是多大,扯什么大大增加经济成本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小,是因为省钱省出来的吗?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0/1/28 11:49:40 Last edit by luyunnc
m328309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截图也好,复制粘贴也罢,请告诉版友们你的出处。楼主告诉大家他的问题是出在对CNAS-GL015:2018的4.1.6条的理解,告诉了大家他的“截图”的出处,读者可以方便地去查找CNAS-GL015:2018,可以分析标准的上下文,知道CNAS-GL015:2018是干啥的,第4条标题讲的是什么,第4.1条讲什么,从而清晰地分析4.1.6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你的截图和复制粘贴从来不主动告诉大家出处,都是版友们从字里行间去判断,然后一个一个标准、文件、资料去验证你的出处。你的这段截图肯定不是来自楼主所说的CNAS-GL015:2018,到现在你对出处仍然用各种借口支支吾吾,你的这种用心到底是什么?
  关于测量,看来给你讲准确性与经济性的平衡,讲在满足可信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应该兼顾测量成本,的确是对牛弹琴了。我相信绝大多数版友懂得其中的道理,对你这种从来没有学习精神的人来说不讲也罢。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0/1/29 3:30:49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截图也好,复制粘贴也罢,请告诉版友们你的出处。楼主告诉大家他的问题是出在对CNAS-GL015:2018的4.1.6条的理解,告诉了大家他的“截图”的出处,读者可以方便地去查找CNAS-GL015:2018,可以分析标准的上下文,知道CNAS-GL015:2018是干啥的,第4条标题讲的是什么,第4.1条讲什么,从而清晰地分析4.1.6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你的截图和复制粘贴从来不主动告诉大家出处,都是版友们从字里行间去判断,然后一个一个标准、文件、资料去验证你的出处。你的这段截图肯定不是来自楼主所说的CNAS-GL015:2018,到现在你对出处仍然用各种借口支支吾吾,你的这种用心到底是什么?
  关于测量,看来给你讲准确性与经济性的平衡,讲在满足可信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应该兼顾测量成本,的确是对牛弹琴了。我相信绝大多数版友懂得其中的道理,对你这种从来没有学习精神的人来说不讲也罢。


      自己看不懂,却要在这里怨天怨地。我只不过是对CNAS-GL015:2018符合性判定方法,用另一种图示的方式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而已。现将CNAS标准截图列于下方:



      自己对照一下,我的图示有没有错啊?如还看不懂,可以去参阅JJF1094第5.3.1.4条和第5.3.1.6条:





      自己看不看得懂啊?如果还看不懂,那只能说朽木不可雕也。
      你也知道测量除了要求准确性还要求可靠性啊?当可靠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凭什么能保证“准确性”啊?要不要增加测量成本啊?“准确性”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来弥补,“可靠性”也是通过修正手段来弥补的吗?还对牛弹琴呢,不学无术滥竽充数吧。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0/1/29 20:36:22 Last edit by luyunnc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