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三届原创】浅谈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区别和联系

浏览0 回复7 电梯直达
tang56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tang566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概念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评审:
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内部审核:
也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的审核。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定期地系统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评价,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目的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找出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适用性、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
组织者和执行者由质量主管组织,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关键质量管理人员参与。
依据主要依据实验室制定和使用的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体系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合同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政规章。主要考虑受益者(管理者、员工、供方、分包方、顾客、社会)的期望。
流程由内审员按照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体系所涉及的部门、活动进行现场审核,得到符合或不符合何体系文件的证据。由最高管理者召集开会,研究来自内审、外审、顾客、能力验证等各方面的信息,解决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输入输出内审时,对双方确认的不符合项,由被审核方提出并实施纠正措施,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报告。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输入的重要内容。输入涉及文件修改、机构或职责调整、资源增加等,输出是实验室计划系统(包括下年度的目标、目的和活动计划)的输入,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和与顾客要求有关的检测/校准活动的改进。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很好,点赞!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内部审核的执行者必须是内部审核员,内部审核员不一定具有“官位”,职位再高不是内部审核员不能执行内部审核,而且内审员不能审核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部门和过程。管理评审的执行者是“最高管理者”,就是评审本单位的管理体系,且屁股没有坐到“最高管理层”的椅子上,最多只能“列席”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的目的是检查各项过程、活动是否按规定程序运作。假设批准实施的程序规定有问题,实际运作没有执行程序,审核员只能针对没有执行程序这个现象,给执行这个程序的部门开不符合项报告,最高管理层的管理者则可以通过管理评审明确指出管理体系运行和程序文件中的问题,对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管理体系,改进程序文件的要求。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啊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s_9bd780e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说的非常好  内审的次数是不是可以一年多次,管理评审一般就是年底一次,是吧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_9bd780e9(Ins_9bd780e9) 发表:说的非常好    内审的次数是不是可以一年多次,管理评审一般就是年底一次,是吧
内审次数可以一年多次,管理评审理论上每12个月一次,但不是绝对,也需要看情况增加频率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