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五届原创】“不确定度”到底难不难!!??

浏览0 回复25 电梯直达
skytobo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x_dxd_xx(xx_dxd_xx) 发表:
不确定度就是一个估算,没必要算得很准确。实际上评价不确定度是对测定误差的分析和审视,目的是找到各个影响因素,并且分清主次。具体的数值其实意义不大,计算中忽略、近似的做法只要不出大问题,最好结果不会差多少。实际上不确定度的结果也是只要1位有效数字,误差不超过一半其实都能接受。


如果想知道大致不确定度贡献率直接看文献即可,何必自己出手呢?自己出手,容器、曲线、标液、配置耗材、温度一切都在变,实在不理解。

另外其实我说这些就想引出TOP-DOWN不确定度的应用,这个对实验室管理具有参考意义的,同时也建议质控制定单位可以参考,用Z值评定,实践应用可能效果不好。(个人看法)

有时候看美标准物质很宽松,我国管理非常严,非常窄,估计是定值方式思考逻辑不一样,指导应用意义应该是前提,高度过严会打击积极性。
赞贴
1
收藏
0
拍砖
0
2022/10/12 18:32:17 Last edit by skytoboo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kytoboo(skytoboo) 发表:

如果想知道大致不确定度贡献率直接看文献即可,何必自己出手呢?自己出手,容器、曲线、标液、配置耗材、温度一切都在变,实在不理解。

另外其实我说这些就想引出TOP-DOWN不确定度的应用,这个对实验室管理具有参考意义的,同时也建议质控制定单位可以参考,用Z值评定,实践应用可能效果不好。(个人看法)

有时候看美标准物质很宽松,我国管理非常严,非常窄,估计是定值方式思考逻辑不一样,指导应用意义应该是前提,高度过严会打击积极性。
自己动手算当然是有必要的。只有自己算了,才能与文献对比与其他单位对比,发现方法实施过程中是否有问题。但是这个对比是统计意义上的,大致上一致就不是大问题,有时候差一倍也能算是基本一致,所以不用纠结那些很小的分量问题。
至于国内评定出来不确定度普遍很小的问题,我认为是因为考虑误差来源不全面。只从公式上考虑误差来源,往往把很多看不见的误差忽略了。比如滴定只考虑了滴定管体积误差,而对于终点判断的误差没有考虑。重量分析只考虑天平称量的误差,而对于沉淀不完全导致损失的问题完全没考虑。等等这些,往往比数字上看得见的误差大得多,却被忽略了。
liushaoliche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差不多。培训时候,大家也都觉得是听天书一样。几天的课程,难熬。
我们实验室算不确定度,基本都是按照前辈的计算方法,依葫芦画瓢。真正懂其中的道理,没几个。都是为了最后能交差完事。
另外不确定度的计算,其实也没法做到完美。审核时候,基本都会有老师指出哪里没计算到,来源分析不到位。只不过,老师多半是和你讨论,不会开不符合项。

When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其实做起来不难的,就是套公式,填模板,但难就难在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wazc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GUM法,对于挥发性有机物不确定度评定 都没看到考虑挥发损失的计算,这个也不好估计,所以不确定还是有挺多不完善的地方
次元之暗面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不确定度说到底就是误差的变种说法。只要深刻理解实验的误差来源,就能识别不确定度构成,再求合成不确定度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hien_200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不确定度如果监管部门有要求就会依葫芦画瓢来一套,不要求就搁置那里日渐生疏
jjiang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