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LC-MS/MS内标法定量时,标准曲线样本中内标加样量是否可以和待测样本中内标的加样量不同?

浏览0 回复7 电梯直达
Sean W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使用内标法对样本进行定量时,首先需要按照分析物和内标的浓度比或质量比制备一组标准曲线,比如固定每一个标曲样本中内标的量,通过调整标准溶液的加入量来实现分析物和内标的质量比为0.1、0.3、0.5、0.8、1.0、1.2、1.4,通过LC-MS/MS检测得到各点的峰面积比,然后建立质量比(x轴)和峰面积比(y轴)的标准线性曲线。那么在待测样本中是否需要加入和标曲样本中同样量的内标?若待测样本中加入内标的量不同,但检测得到的峰面积比值在标曲线性范围内,这样定量得到的分析物浓度是否是准确的?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hujiangtao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使用内标法对样本进行定量时,首先需要按照分析物和内标的浓度比或质量比制备一组标准曲线,比如固定每一个标曲样本中内标的量,通过调整标准溶液的加入量来实现分析物和内标的质量比为0.1、0.3、0.5、0.8、1.0、1.2、1.4,通过LC-MS/MS检测得到各点的峰面积比,然后建立质量比(x轴)和峰面积比(y轴)的标准线性曲线。那么在待测样本中是否需要加入和标曲样本中同样量的内标?
楼主,原则上样本中内标加入量和标曲绘制时要相同或者接近
若待测样本中加入内标的量不同,但检测得到的峰面积比值在标曲线性范围内,这样定量得到的分析物浓度是否是准确的?
楼主,不建议这样做,加入量不同可能会引起响应值的差异,毕竟成线性但是相关系数不是1
Sean W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tyzb(zxz19900120) 发表:
使用内标法对样本进行定量时,首先需要按照分析物和内标的浓度比或质量比制备一组标准曲线,比如固定每一个标曲样本中内标的量,通过调整标准溶液的加入量来实现分析物和内标的质量比为0.1、0.3、0.5、0.8、1.0、1.2、1.4,通过LC-MS/MS检测得到各点的峰面积比,然后建立质量比(x轴)和峰面积比(y轴)的标准线性曲线。那么在待测样本中是否需要加入和标曲样本中同样量的内标?
楼主,原则上样本中内标加入量和标曲绘制时要相同或者接近
若待测样本中加入内标的量不同,但检测得到的峰面积比值在标曲线性范围内,这样定量得到的分析物浓度是否是准确的?
楼主,不建议这样做,加入量不同可能会引起响应值的差异,毕竟成线性但是相关系数不是1
谢谢解答,我也认为待测样本中内标加入量需要和标曲样本中相同或接近可能会更好,但是否有相关文献或理论支持呢?还有您后面提到“成线性但相关系数不是1”该如何理解?这样是如何影响到待测样本准确定量的呢?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ean Wang(Ins_75a97e6a) 发表:
谢谢解答,我也认为待测样本中内标加入量需要和标曲样本中相同或接近可能会更好,但是否有相关文献或理论支持呢?还有您后面提到“成线性但相关系数不是1”该如何理解?这样是如何影响到待测样本准确定量的呢?
楼主,相关系数不是1的意思就是尽管呈线性比如r=0.9995,但是在每个浓度点的误差是不同的,举例(横坐标1/2/3,纵坐标0.9/1.9/2.9)和(横坐标1/2/3,纵坐标0.92/1.88/2.94)应该都成线性。
另现在绝大多数标准中都是这么规定的就是数据支持
渣渣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tyzb(zxz19900120) 发表:
使用内标法对样本进行定量时,首先需要按照分析物和内标的浓度比或质量比制备一组标准曲线,比如固定每一个标曲样本中内标的量,通过调整标准溶液的加入量来实现分析物和内标的质量比为0.1、0.3、0.5、0.8、1.0、1.2、1.4,通过LC-MS/MS检测得到各点的峰面积比,然后建立质量比(x轴)和峰面积比(y轴)的标准线性曲线。那么在待测样本中是否需要加入和标曲样本中同样量的内标?
楼主,原则上样本中内标加入量和标曲绘制时要相同或者接近
若待测样本中加入内标的量不同,但检测得到的峰面积比值在标曲线性范围内,这样定量得到的分析物浓度是否是准确的?
楼主,不建议这样做,加入量不同可能会引起响应值的差异,毕竟成线性但是相关系数不是1
有看到参考方法使用称重法,就是质量比做坐标轴,如果通过稀释操作使得样本的内标和分析物的峰面积都在标准曲线的范围内,这种方法是否可以减小误差呢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渣渣刀(Insm_056cc07c) 发表:
有看到参考方法使用称重法,就是质量比做坐标轴,如果通过稀释操作使得样本的内标和分析物的峰面积都在标准曲线的范围内,这种方法是否可以减小误差呢
楼主,应该是可以的,不过还是建议加入量一致,尽管标准曲线法成线性,但是不同浓度点的误差大小是不一致的,所以尽可能保证标曲加入量和样品加入量一致
Sean W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tyzb(zxz19900120) 发表:
楼主,相关系数不是1的意思就是尽管呈线性比如r=0.9995,但是在每个浓度点的误差是不同的,举例(横坐标1/2/3,纵坐标0.9/1.9/2.9)和(横坐标1/2/3,纵坐标0.92/1.88/2.94)应该都成线性。
另现在绝大多数标准中都是这么规定的就是数据支持
明白了,谢谢
hujiangt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内标法就是要保证所有浓度点内标浓度一致,不然选用的分母不一样不好在一起比较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