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

主题:【求助】质控样的测试结果如何评价?

浏览0 回复42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Insp_5959bd0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水分子(yanli197604) 发表:
为了确定质控结果的合格范围,我们需要考虑质控样的值、其不确定度以及方法中给出的平均相对误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不确定度和相对误差如何影响质控样的合格范围。

质控样的值为 C = 146.5,不确定度为 U = ±1%(即 C × 0.01),平均相对误差范围为 R = 4.2%~9.9%。

不确定度导致的最大偏差是 C × U = 146.5 × 0.01。
平均相对误差导致的最大偏差是 C × R_max = 146.5 × 0.099(取最大相对误差)。
质控结果的合格范围应该是质控样值加上或减去这两个偏差的绝对值之和。

用数学表达式,我们可以表示为:
合格范围 = [C - (|C × U| + |C × R_max|), C + (|C × U| + |C × R_max|)]

现在我们要来计算这个范围。
计算结果为:合格范围的下限是 130.53,上限是 162.47。
所以,质控结果的合格范围是 [130.53, 162.47]。
同意
Insp_5959bd0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tyzb(zxz19900120) 发表:
以GB/T5750.4.8-2023为例,质控样的值为146.5,不确定度是±1%,而方法中给出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2%~9.9%,那么质控结果合格的范围是多少?
楼主,既然质控样已经给出了不确定度,默认优先执行,即根据(146.5±1.465进行结果评价;而方法中给出的平均相对误差是多个实验室或者多次测量某个具体样品测试结果的统计数据,可能是以平均值作为标准值,质控样结果如果证书或者相应规范中没有规定的话可以参考。您的举例部长信箱回复是HJ 354中明确规定了评价方式,此时可以不用参考证书中给定的不确定度范围,以中位值作为标准值。
不确定度应该是质控样的真值范围,也就是说质控样的真值95%的概率会落在146.6±1%的范围内,而不应该作为质控结果的评价依据,否则测量结果都可以被认为是真值!
Insp_5959bd0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p_5959bd0f(Insp_5959bd0f) 发表:
不确定度应该是质控样的真值范围,也就是说质控样的真值95%的概率会落在146.6±1%的范围内,而不应该作为质控结果的评价依据,否则测量结果都可以被认为是真值!
“测量不确定度”表明“测量值”的分散性,这里的“测量值”应理解为“被测量真值”。“分散性”这个“参数”的值用标准偏差或标准偏差的倍数表示,分别对应术语“标准不确定度”或“扩展不确定度”。人们用这个“真值”的“分散性”参数定量表述测量结果的可信性。测量不确定度是人们靠自身掌握的实验数据、信息资料和经验通过主观意识分析评定得到的。
  测量不确定度定量描述“测量结果可信程度”,用真值可能处于的区域“宽度”来定量表述。这个宽度可能存在在数轴上任何位置,因此不确定度是不知道也不管真值大小的,只讲区域宽度。所以教材说“测量不确定度与真值无关,不说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多少”,这里的“与真值无关”结合上下文应该理解为“与真值的大小无关”,并不是否定真值的存在和作用。你说的“测量不确定度只是不说明测量结果具体偏离真值的多少,但它能表明真值会以给出的包含概率,包含在测量不确定度给出的区间内”也是正确的,与教材这段话并不矛盾。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水分子(yanli197604) 发表:
为了确定质控结果的合格范围,我们需要考虑质控样的值、其不确定度以及方法中给出的平均相对误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不确定度和相对误差如何影响质控样的合格范围。

质控样的值为 C = 146.5,不确定度为 U = ±1%(即 C × 0.01),平均相对误差范围为 R = 4.2%~9.9%。

不确定度导致的最大偏差是 C × U = 146.5 × 0.01。
平均相对误差导致的最大偏差是 C × R_max = 146.5 × 0.099(取最大相对误差)。
质控结果的合格范围应该是质控样值加上或减去这两个偏差的绝对值之和。

用数学表达式,我们可以表示为:
合格范围 = [C - (|C × U| + |C × R_max|), C + (|C × U| + |C × R_max|)]

现在我们要来计算这个范围。
计算结果为:合格范围的下限是 130.53,上限是 162.47。
所以,质控结果的合格范围是 [130.53, 162.47]。
版主,您可能没注意楼主引用的标准原文,4.2%~9.9%是针对实际水样测试的而不是质控样,个人觉得水质质控样不会有那么高误差。
Insp_5959bd0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tyzb(zxz19900120) 发表:
版主,您可能没注意楼主引用的标准原文,4.2%~9.9%是针对实际水样测试的而不是质控样,个人觉得水质质控样不会有那么高误差。
实际水样的理论值从何而来呢?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p_5959bd0f(Insp_5959bd0f) 发表:
不确定度应该是质控样的真值范围,也就是说质控样的真值95%的概率会落在146.6±1%的范围内,而不应该作为质控结果的评价依据,否则测量结果都可以被认为是真值!
楼主,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测量时误差已经在不确定度分量中体现了,不能重复利用,也没有真值的概念。参考下图CNAS-CL01-G003:202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中规定,y±U就是结果范围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p_5959bd0f(Insp_5959bd0f) 发表:
实际水样的理论值从何而来呢?
楼主,这个我猜测是多家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或者说是长时间对同一样品测试结果的统计值
Insp_5959bd0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tyzb(zxz19900120) 发表: 楼主,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测量时误差已经在不确定度分量中体现了,不能重复利用,也没有真值的概念。参考下图CNAS-CL01-G003:202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中规定,y±U就是结果范围
不确定度是可以传递的,可以认为是一种BLL类方法获得的不确定度,如果加上其他的A和B类不确定度,那么我的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肯定要比质控样的不确定度大,如果质控样的真实浓度在不确定度的下线,那么我的检测结果只有正偏差才可能合格。
yzgu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5337201jw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