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质谱解析中的一个误区

浏览0 回复17 电梯直达
speleer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般的规律还是可以用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方式,论文的写作一定要严谨。不确定的东西就一定要写“可能的”,或者用已有的相似裂解来说明
liao1283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欢迎光临iblo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也知道这两种裂解机理不同,现在主要就是愁三重四极杆的二级离子(子离子)怎么解析。
有经验的同仁,讨论一下吧!
speleer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aihezll 发表:
我也知道这两种裂解机理不同,现在主要就是愁三重四极杆的二级离子(子离子)怎么解析。
有经验的同仁,讨论一下吧!

楼上的提议很不错,就是不知道从何谈起
jnyse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说的有道理,我们老师也是这么说的,对于ESI和FAB,主要看准分离离子峰就可以了。
jiangkezh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peleers 发表:
现在,质谱解析存在一个误区。由于大家对EI谱的解析已经很熟悉了,而且我们在学校中学习的主要也是EI谱的解析,但是目前我们在应用中更多的是碰到的一些软离子化方式如ESI产生离子的裂解。通常,我们并没有注意到两者的区别,即便是在国内的一些专业文献中大家也不是很注意,都尝试用解析EI谱的方式去解析后者,事实上,这是不科学的或者说是不严谨的。后者的裂解方式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说明的,是需要通过多级质谱以及其它一些“Wet Chemistry”的方法解释的,所以对于国内文献中一些根据三重四极杆获得的二级产物离子谱就得出全面的裂解途径大家应该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有时经常发现他们甚至都不能自圆其说。

顶一下,EI电离产生的离子为自由基离子,引发离子碎裂的主要是自由基活性中心,也包括由电荷诱导引发的碎裂;而软电离源主要产生的是偶电子离子,不含自由基中心,因此就没有由自由基引发的碎裂。加氢离子的碎裂主要是由质子迁移引发的,也有弱键处的1,2-消除碎裂。
那木那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听说过需要注意,但是没学习过也没遇到过,期待楼主整理出的结果。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