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各类无机酸的性质特点

浏览0 回复29 电梯直达
zhwfz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西北狼设置为精华; 奖励积分记录: 西北狼(5分)
是个人根据化学试剂手册汇总的,方便各位了解,好的话就顶下吧。
相关附件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woshi091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kuailer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hwfz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为了方便大家查看,以免下载困难,所以将内容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
1.    分子式:HF
2.    相对分子质量:20.01
3.    主要成分: 含量  高浓度55.0%;低浓度40%
4.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
5.    理化性质:
(1)    熔点(℃):-83.1(纯)
(2)    沸点(℃):120(35.3%)
(3)    相对密度(水=1):1.26(75%)
(4)    相对密度(空气=1):1.27
(5)    溶解性:与水混溶
(6)    稳定性:稳定
(7)    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碱、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
6.  健康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成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睛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
慢性影响: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嗅觉减退。可有牙齿腐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7.  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
(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    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8.  防护措施:
(1)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式)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4)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zhwfz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硝酸 (nitric acid)
1. 分子式:HNO3
2. 相对分子质量:63.01
3. 主要成分:65.0~68.0% HNO3
4.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或淡黄色液体,有酸味
5. 理化性质:
(1)熔点(℃):-42(无水)
(2)沸点(℃):86(无水)
(3)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GR试剂为1.4g/ml。
(4)相对密度(空气=1):2.17
(5)溶解性:与水混溶
(6)稳定性:易分解
(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
6.  健康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引起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出现黄色,皮肤坏死。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7.  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
(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    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8.  防护措施:
(1)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式)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4)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9.国家标准要求:GB626-89

zhwfz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盐酸(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
1. 分子式:HCl
2. 相对分子质量:36.46
3. 主要成分:36~38%HCl气体水溶液
4.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5. 理化性质:
(1)熔点(℃):-114.8(纯)
(2)沸点(℃):108.6(20%)
(3)相对密度(水=1):1.20(GR试剂为1.18g/ml)
(4)相对密度(空气=1):1.26
(5)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6)稳定性:稳定
(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碱类、碱金属、胺类、易燃或可燃物
6.  健康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nv),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皮肤表皮坏死。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7.  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
(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    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8.  防护措施:
(1)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式)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4)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9.国家标准要求:GB622-89
zhwfz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硫酸 (sulfuric acid)
1. 分子式:H2SO4
2. 相对分子质量:98.08
3. 主要成分:98% H2SO4
4.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5. 理化性质:
(1)熔点(℃):10.5
(2)沸点(℃):330
(3)相对密度(水=1):1.83,GR试剂可达1.84g/ml。
(4)相对密度(空气=1):3.4
(5)溶解性:与水混溶
(6)稳定性:稳定
(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还原剂、碱类、水、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6.  健康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蒸气和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浑浊,以至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灼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有小伤痕,重者引起溃疡,愈后瘢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7.  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
(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    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8.  防护措施:
(1)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式)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4)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9.国家标准要求:GB625-89

zhwfz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高氯酸、过氯酸 (perchloric acid)
1. 分子式:HClO4
2. 相对分子质量:100.46
3. 主要成分:70.0~72.0% HClO4
4.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
5. 理化性质:
(1)熔点(℃):-122
(2)沸点(℃):130(爆炸)
(3)相对密度(水=1):1.76
(4)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5)溶解性:与水混溶
(6)稳定性:不稳定
(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酸、强碱、酰基氯、醇类、胺类、易燃或可燃物。
6.  健康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2)健康危害:有强烈腐蚀性。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7.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8.  防护措施:
(1)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式)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4)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9.国家标准要求:GB623-92
zhwfz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过氧化氢、双氧水(hydrogen peroxide)
1. 分子式:H2O2
2. 相对分子质量:34.01
3. 主要成分:30% H2O2
4.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5. 理化性质:
(1)熔点(℃):-2
(2)沸点(℃):158(无水)
(3)相对密度(水=1):1.46
(4)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5)溶解性: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
(6)稳定性:不稳定,避光保存
(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酸、强碱、酰基氯、醇类、胺类、易燃或可燃物。
6.  健康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皮肤接触后,表皮变白,脱落,灼痛感。
7.  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
(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 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8.  防护措施:
(5)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6)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7)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8)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9.国家标准要求:GB6684-86
renzhiha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haoshua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