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强磁场有无危害?

浏览0 回复80 电梯直达
zhangss110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说的非常对!但不要过度紧张此事!不要长时间的没有多大问题!
maggiezhang01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认为没什么问题,我认识很多从年轻干到退休的人,身体都很好,不过屏蔽的磁体我想更好些吧,我的卡没有消磁过,但是不屏蔽的磁体确实会消磁
youy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最近使用强磁铁做实验,发现信用卡消磁了。大家还是注意些为好。
batu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qwli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不知道手机引起的磁场算不算强磁场,我经常把手机装在腰包里,偶尔在腰间有些痛,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影响,请教专家有没有必要到医院检查一下,想必长期受到磁场的影响应该不会好吧
jh1234567j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磁场透过人体时有可能对血液之中的铁分子产生影响。电磁波对细胞增值性较快的血球和生殖器、淋巴等组织及对儿童更为有害。我们举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为例来看一下电磁波的危害吧。人体处于强磁场中时,体内各种磁性物质将受到磁引力。同时由于磁诱发作用(形成磁场的物体,磁化别的物体)产生磁化现象,即吸引或磁化体内红血球中铁(Fe)等磁性物体,从而影响其余磁性物质。显然,这将有害于身体健康。如果血液或细胞中存在磁性物质,则磁诱发作用将妨碍血液和细胞的正常活动。重金属在体内的积累,和容易受磁诱发作用给身体致命打击。低频磁场辐射的强度和累积量都会影响致病的概率。并且,有些人是在潜伏期长达10-15年以后才发病的。
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可以容许的磁感应强度上限为100微特斯拉。欧美许多国家的专家和一些政府机构确信,低频磁场会显著增大下列疾病的发生率:白血球增生与白血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更大)、癌症、新生儿形体缺陷、乳腺癌、脑瘤、恶性淋巴瘤、神经系统肿瘤、星形细胞的发展,慢性骨髓细胞样的白血病,染色体畸变等。有些报告还指出,在电磁场作用下一些激素的分泌减少,还可能是引起乳腺肿瘤发展的原因。
各种动物实验表明电磁波(1)使神经传导物质发生变化(2)使鸡、猪、老鼠细胞内及表面的钙含量发生变化,导致畸形胎儿,引发恶性淋巴肿瘤(3)降低老鼠的反应能力,减少睾丸重量,改变大脑化学成分,降低身体增长率。
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大体可分为热作用,刺激作用及非热作用。
1. 热作用
    电磁波的热作用可引发生物体组织细胞温度的上升。研究表明3Cm以下波长的微波可透过皮肤1Cm,而0.25-1m的微波可透过皮肤到达人体各器官。被皮肤吸收的微波转换为热,引起身体组织的温度上升。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生物体的温度升高,引起行动变化,产生异常行动。而且39℃以上的子宫温度影响生物体的免疫功能。据分析生物体内最容易受到这种热作用的地方是几乎没有血管的眼睛水晶体及睾丸。电磁波对眼睛的最严重危害为水晶体白内障。此时眼球内凸镜由于温度上升产生不透明部分,使人无法看清物体。1-10GHZ的微波容易使人产生这种白内障。有人曾做过这种动物实验,将2450MHZ电磁波(属于微波炉频率范围)照射兔子眼睛10分钟,结果开始出现了白内障现象。男性生殖细胞集合体睾丸温度相对于体温(约36℃)较低,而且对热非常敏感。温度的上升对进行减数分裂的生殖细胞产生决定性影响。
  2. 刺激作用
    电磁波的刺激作用中有感电效果。电信号调节人体的所有功能。观察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可以兴奋的人体所有功能最小单位的细胞表明,此类细胞两端的电位差达到一定水准,则向神经系统传达兴奋信号或收缩肌肉。但是,外部流向人体的电流使神经的兴奋传导系统及肌肉运动系统的生物体电路系统产生异常,使人体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外部电流刺激神经细胞产生触电感觉,而刺激肌肉则产生肌肉收缩或肌不随意运动。刺激心肌使心室变软,心脏停止搏动,而刺激呼吸肌停止呼吸。
3. 非热作用
  对非热作用的影响目前很难加以确认,因此无法明确解释。将小鸡,猫的大脑皮质放在用低周波变调的UHF,VHF中,发现钙离子流出。信息传达,免疫系统功能,细胞增值离不开钙离子。实验结果表明50-60HZ的低周波也使钙离子流出。另外一份研究报告表动物体松果体分泌(melatonin)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而低周波改变松果体的分泌量。
ELF,VLF电磁波不仅对人体内细胞膜的钙分布,而且对钾、钠、氯等离子分布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体激素分泌。
    体细胞利用微弱电信号通过神经传导热、疼痛、视觉等感觉,但细胞间这种交信遇到妨碍时将产生异外的细胞增殖,形成癌。而可以引发交信障碍的外部能量比预想不到的要微弱的多。实际上将电磁波加在实验培养的细胞时,发现细胞间化学物质移动发生变化,遗传因子生成遇到妨碍,激素及化学物质生成发生变化,癌细胞活动增加。对老鼠的实验,发现电磁波对其食欲、呼吸、睡眠等产生了障碍,而人体实验则发现电磁波使脉搏减弱,使脑波产生异常现象。
电磁辐射的防范措施

众所周知,有电的地方就有电磁辐射,而且电磁辐射是看不见、摸不着,防不胜防的。那么人们采取什么样的防范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广泛宣传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让人们弄清电磁辐射是怎样产生的,对人体会产生哪些伤害,什么样的场所以及使用什么样的设备会产生电磁辐射,这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工作。
其次,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去回避或降低电磁辐射。如现在已经有了一种将多种防电磁辐射的原料制成混合纤维,织进衣服的面料里,制成的防辐射服装,其电磁屏蔽效果非常明显。假如我们的商家多生产一些这样的服装,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将会大大削弱。
  如何防止电磁辐射所产生的危害

1.防止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1)屏蔽室:由金属(片、网)所构成,多用于对大型机械组或控制室的主动场屏蔽;
(2)屏蔽衣屏蔽头盔和屏蔽眼镜:这些均是个人防护具,可以有效地降低磁辐射强度,以保护从事接触电磁辐射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屏蔽罩:这是对小型仪器的主动场屏蔽的主要方法,屏蔽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是电阻率小的导电性材料,如铜、铝等;
    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教授赵玉峰。
赵教授说:“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是两个概念,电磁辐射虽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电磁污染只有在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即安全卫生标准限值)后,才对人体产生负面效应,导致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血压升高或下降、心脏出现界限性异常等症状。如在电磁辐射超强度的环境下长期作业,严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员流产、白内障,甚至诱发致癌……”对老人、儿童、孕妇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对电磁辐射敏感人群及长期在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采取防患措施。

rese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nmrc6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hasgone 发表:
我觉得应该有影响,呆在核磁室里面时间长了,就觉得头昏昏的,国家只有对射线有规定,并还有补助,好象有的学校的核磁技术人员也在享受补助,我也想去申请补助,但是苦于找不到国家的明文规定


头昏昏的应该是氮气,氦气吸多了吧,缺氧。。。
在核磁实验室工作久了上高原可能就没什么高原反应了
jh1234567j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但是有一天上午在核磁实验结束后,我离开核磁室,回到办公室,坐到电脑旁看资料,发现电脑屏幕颜色忽然变紫色。我办公室的同事很奇怪,他们在自己的电脑旁放上扬声器,发现他们的电脑屏幕颜色也变紫色,因为扬声器里面有磁铁。我们就一起检查我身上以及周围是否有磁性物质,没找到。我到他们的电脑前,也是如此。中午回家休息,下午来到办公室,没有此现象发生。一共就出现一次这种现象,很奇怪。不知该如何解释?
zhawk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