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鹿奶粉新闻】三鹿奶粉相关内容

浏览0 回复40 电梯直达
〓疯子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欢迎大家将三鹿奶粉的相关资料和报道在此跟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疯子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周婷玉 张洪河 朱旭东 朱国亮)中国卫生部11日晚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中国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则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三鹿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

此前,三鹿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奶粉致病事件,已派人赴相关地区了解情况,并全力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11日白天,甘肃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媒体通报了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调查情况,目前,该省共上报病例59例,死亡1例,以农村患儿为多。

早在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就已开始调查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当日,当地一家医院通过电话向卫生厅报告,称今年该院收治的婴儿患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明显增多,近几个月已达十几例,经了解均食用了同一品牌的配方奶粉。

接到该报告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组成调查组展开调查。在初步调查之后,甘肃省卫生厅随即向中国卫生部做了汇报,并根据卫生部要求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此外,江苏、陕西、湖北等地医疗机构也陆续收治了多例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婴儿均处于哺乳期,均曾经服用过或仍在服用同一品牌奶粉。经过精心救治,大多数患儿已经康复出院。

据曾收治患儿的南京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松明介绍,经过调查,医院发现这些患儿或多或少都喂养过同一品牌的奶粉,由于一些患儿喂养的奶粉品牌存在交叉现象,医院无法断定这一品牌奶粉与肾结石有直接关系。

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南京鼓楼医院泌尿科外科孙西钊教授陆续接到南京儿童医院送来的10例泌尿系统结石样本,经检验发现,这10例结石的混合成分是中国此前从未发现过的,发病者均为尚在哺乳期的婴儿。

据有关医生介绍,泌尿结石的发病很少见于婴儿,在短时间内有这么多婴儿患有双肾结石非常罕见。

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派出调查组赴三鹿奶粉生产企业调查事故原因,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同类产品进行专项检查;工商总局加强了对市场上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督检查;卫生部组织联合调查组开展该事件的调查处理,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可能由此造成的婴幼儿患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同时紧急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诊疗方案。其他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措施。

中国卫生部提醒公众,立即停止使用该品种奶粉,已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如出现小便困难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卫生部要求各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类似病例。

中国卫生部已将事件有关情况向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国家通报。有关调查处理进展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拉拉与玻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今天(9月12日)上午,记者从三鹿集团获得的一份材料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三月接投诉未发现问题

  三鹿集团说明了检测出三聚氰胺的过程:三月中旬,接到消费者投诉:说孩子尿液发红,有结晶现场,我们公司立刻派人到消费者家了解情况,根据反映的产品批次,请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产品进行了检测,同时到国家有关部门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8月1日已经查明真相

  6月中旬后,病例增多,并且有住院治疗的。我们向有关专家咨询产生的原因:通过对产品大量深入检测排查,在8月1日,得出结论:是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肾结石,不法奶农才是这次事件的真凶,并立即上报,而且通过卫生部发布会召回婴幼儿奶粉的声明。

  警方正抓捕不法奶农

  8月1日查明后,但为何没有及时发布消息,对此,三鹿集团没有说明。目前,公安机关已开始抓捕添加有害物质的不法奶农,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虞伟)

  惊动国务院:问题奶粉致91婴染病,1人死亡

  “三鹿奶粉事件”重新引起人们对中国产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继甘肃14名婴儿疑似因食用奶粉患上肾结石曝光之后,事态发展严重。山东、陕西、宁夏、江苏等9个省份相似出现疑似病例。据报道,截至12日全国已发现91例婴儿染病,1人死亡。

  目前,国家卫生部通报停用三鹿婴幼儿奶粉,且称高度怀疑患病婴儿均食用了被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牌奶粉。

  700吨奶粉受污染

  迫于舆论压力,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到目前为止,陆续有媒体报道甘肃、陕西、宁夏、江苏、江西、湖北、河南、山东、安徽等九个省(区)发现多个相似病例,具体数目有待统计。据了解,这些患病婴儿绝大多数不满1周岁,大多来自农村地区,系人工喂养。患儿家长都反映孩子出生后一直吃名为“三鹿”牌的奶粉。 卫生部指出,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据介绍,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拉拉与玻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中新河南网郑州9月12日电9月9日,甘肃14名婴儿因长期食用某品牌奶粉患的肾结石的消息经过媒体曝光后,网上议论纷纷,网友在关注患病婴儿的同时更是对无良的奶粉厂家猛烈炮轰。9月11日,媒体报道湖北、湖南、安徽等多个省区也相继发现肾结石宝宝。在11日的报道中,媒体不再含糊其辞,直指三鹿奶粉。

  中国卫生部11日晚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三鹿承认奶粉受污染

  9月12日,三鹿集团获得的一份材料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材料显示三鹿在接到投诉后曾向有关专家咨询产生的原因:通过对产品大量深入检测排查,最终在8月1日,得出结论:是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肾结石,不法奶农才是这次事件的真凶,并立即上报,而且通过卫生部发布会召回婴幼儿奶粉的声明。

  国产奶粉质量遭质疑

  这次的婴儿肾结石事件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一场国产奶粉的危机事件,2004年,安徽阜阳百余名儿童因吃了劣质奶粉成了“大头娃娃”、多位儿童因此丧命,已经给中国消费者留下了后遗症,如今结石宝宝事件,更让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在质量把关上产生质疑。

  国产奶粉品牌能否经受考验

  中国乳业是否能平安化解此次事件,在处理原则上,首先要牢牢把握话语权,权威媒体应尽快向大众告知相关责任品牌,否则只含糊报道“某国产奶粉品牌”,将会出现一人有病,全民吃药的局面,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其次,问题企业应当尽早出来承担责任,越早承担,越能在查明事实真相之后获得消费者的谅解,否则,消费者将会对行业失去信心,危机中国乳业;另外,技术监督部门尽快调查并公布结果,否则消费者在情况不明的状况下,将会出现恐慌,也会导致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


拉拉与玻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卫生部12日发布《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从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随诊等方面,为做好相关患儿的诊疗救治工作提供指导。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有婴幼儿因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

诊疗方案指出,患病婴幼儿会出现不明原因哭闹,排尿时尤甚,可伴呕吐;肉眼或镜下血尿;急性梗阻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尿中可排出结石,如男婴结石阻塞尿道可表现为尿痛、排尿困难;可有高血压、水肿、肾区叩击痛。

诊断要点主要包括有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史;有上述临床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首选泌尿系B超。诊断要点还详细描述了因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B超检查特点。

诊疗方案在治疗手段上提出要立即停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治疗、外科治疗等。在采用外科治疗时,因结石较为松散,尿酸成分为主,病人为婴幼儿,体外震波碎石有较大的局限性,需慎重考虑。

根据诊疗方案,患儿经治疗,结石梗阻解除,一般情况好转,肾功能恢复正常,排尿通畅可出院。但出院后还要注意随访,内容包括尿常规;泌尿系B超;肾功能检查;必要时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据悉,诊疗方案由卫生部会同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
拉拉与玻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随着三鹿奶粉事件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美国《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报》、美联社以及英国路透社等媒体都报道了相关新闻,而根据这些媒体的报道,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11日更是发出警告说,某些来自中国的奶粉将被禁止在美国市场销售。FDA官员建议,消费者如果看见有来自中国的婴儿奶粉,不要去购买,不要食用.
 
  “我们已经注意到,可能有一些婴儿奶粉通过不法途径从中国流入了美国华人市场。”FDA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CFSAN)副主任贾尼斯·奥利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奥利弗称,FDA在2004年通过调查发现,在美国某些外国零售商的商店里发现有中国奶粉销售,不过,现在FDA还没有证据表明在美国商店里有中国奶粉出售。她同时表示,经FDA批准生产的婴儿奶粉是安全的,而与FDA保持联系的5家奶粉生产商称,他们不使用来自中国的原料。
拉拉与玻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奶粉有没致病,家长如何分辨
  如果宝宝一直在吃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家长如何分辨是否受到伤害?应该如何检查确诊?如何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对于这些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记者在昨天晚上采访了小儿肾脏病专业博士、南医大二附院儿科主任甘卫华。

  甘卫华告诉记者,家长首先要注意孩子有没有出现小便少、小便困难等异常症状,因为有的孩子出现了肾结石后,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就会造成尿少而且困难的症状;如果宝宝的肾结石发展严重,孩子就会出现浮肿、解不出小便等症状,有的孩子还会出现血尿的症状。



这些都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这样的症状还包括乏力、精神淡漠、嗜睡、烦躁、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出现贫血、呃逆、口腔溃疡、消化道溃疡或出血、抽搐、昏迷、呼吸困难等。

  甘卫华说,对于婴幼儿的肾结石,单独从X光片很难分辨出来,如果怀疑宝宝得了肾结石,应尽快做双肾B超、尿常规检查等,查看宝宝尿液里的结晶多不多。如果怀疑孩子出现了肾结石,要让孩子大量喝水,有的孩子大量喝水后,少量的结石可能会随尿排出。

  对于宝宝的肾结石,只要及时治疗,就能恢复;但如果拖的时间较长,就可能会产生后遗症,因此,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细小的变化,就应该立即就医检查。
拉拉与玻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肾结石娃娃”重击奶粉行业 三鹿龙头地位不保“‘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肯定会超过此前的‘大头娃娃’事件。”昨日晚间,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表示,本次事件不仅将影响到三鹿一家企业,甚至对整个中国乳品行业都可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问题可能是奶源或者添加剂

  王丁棉指出,这次的事件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往发生的恶性奶粉事件的影响基本上都局限在某一个地区,而这次事件已经影响到全国多个省份,影响范围要大得多;二是三鹿是中国的知名品牌,在行业内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它的奶粉产量高居全行业之首,这样一家企业出问题,将会对整个行业的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王丁棉分析,三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问题可能是奶源或者添加剂环节。他对三鹿这样一家老牌企业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感到不解:“这么多年了,三鹿应该学到了不少质量把关的本事啊!”他建议国内其他乳品企业严格在这两个环节上把关。

  王丁棉说,以往的经验表明,出现这样的恶性事件,没有两三年的时间,出事企业很难从危机中走出来。雀巢至今也没有走出奶粉碘超标的阴影,光明牛奶郑州生产厂的质量问题对光明的影响也还存在。而在东邻日本,曾经的日本三大奶业企业之一的雪印,因为液态奶出现卫生问题,从此一蹶不振。

  王丁棉认为,由于形态和生产工艺不同,此次事件不会对其他形态的奶制品产生大的影响,但是会对所有国产奶粉品牌都会造成一定影响,而洋品牌可能会从中受益。不过他同时指出,不应该迷信洋品牌,它们过去也出现过很多问题。

  “三鹿”龙头地位堪忧

  昨日,在三鹿公司声明发现部分批次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之后,业内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事件极有可能将影响到三鹿在国内的奶粉企业龙头地位,不排除有企业会趁时而起,角逐三鹿留下的市场空白的可能性。

  据三鹿集团网站介绍,石家庄三鹿集团是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支持的企业集团,曾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同比增长15.3%。

  三鹿集团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斗,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酸牛奶进入全国第二名,液体奶进入全国前三名。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

  资料显示,2007年奶粉市场销量以三鹿为首的十大品牌合计市场份额为78.35%,比上年增长10.25%,市场集中度趋高。三鹿继续领先于其他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18.26%,比位居二、三的其他品牌分别高出5.68%和9.43%,而国内的婴幼儿奶粉市场上也形成了以三鹿、完达山、伊利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与多美滋、美赞臣、惠氏为代表的国外奶粉割据之势。

  群雄逐鹿 中档市场或将变化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魏克佳在之前曾表示,如果这一事件处理不好,对于三鹿的奶粉龙头地位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据介绍,在事发的甘肃、江苏等地,奶粉品牌很多,但在中档市场上,三鹿、完达山、伊利牢牢占据了前三位,如果事情处理不当,中档市场或将出现变化。

  而与此同时,高端市场目前基本上是国外品牌,由于相对利润较大,部分进口品牌如美赞臣甚至已摒弃中低价位产品,专注于生产高端奶粉。因此高端品牌市场与中端品牌市场已经出现了分化,国外占据高端、国内统治中端市场。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三鹿正在积极准备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自身,向高端市场进发,但目前出现这个问题,势必会打乱公司的发展计划,向美赞臣、惠氏的挑战几乎无法实现,而自身的市场份额也可能会有相当的流失。由此一来,国内其他奶粉企业甚至国外品牌都可能会发起新一轮的角逐,去抢夺三鹿可能留下的市场空白。
拉拉与玻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三鹿再次站在风口浪尖上。
  
  2004年4月,受阜阳毒奶粉事件冲击,三鹿蒙受的直接损失高达数千万元。但在这场艰难的危机公关战役中,三鹿也得以锻炼了如何应对一场突如其来的品牌危机。
  
  四年后的今天,三鹿面临的是比2004年程度更为严重的危机事件。因为到目前为止,三鹿是国内和国外奶粉品牌中惟一一家被提上黑名单的奶粉企业。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显然已经让三鹿慌了手脚,所以,他们犯了危机公关中的大忌,即试图推卸责任和掩盖过错。但在铁的事实面前,三鹿所有自以为高明的谎言在短短两天之内被一一揭穿。
  
  看看这些戏剧性的情节:
  9月11日,中国西部天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三鹿集团合作公司)周浩义董事长对记者信誓旦旦地说:“1个月前,我们听到了一些情况反映,也是消费者反映,他们的孩子食用了我们的奶粉后,身体不舒服,因此,我们主动找到省卫生厅,通过省卫生厅上报卫生部,把我们所有流放市场的系列产品送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是我们的产品没有一样不合格的。因为我们的产品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和检测的,我们的态度也是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同时,三鹿坚决否认了他们有18元价位的奶粉。
  
  随后,三鹿集团传媒部相关人员也向媒体发表声明:三鹿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公司的产品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奶粉与患肾结石有必然联系。
  
  但就在今天晚上,在卫生部的直接干预下,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不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至此,事件已经基本水落石出。在事实面前,三鹿只是表演了一场自打嘴巴的并不高明的戏。
  
   我认为,三鹿在本次危机事件中至少犯了以下几个错误:第一,试图掩盖事实,打死不承认,以达到推卸责任保护品牌的目的。从企业的角度,其实可以理解他们的苦衷。因为一不小心,一个经营几十年的品牌很有可能在一次重大危机事件中毁于一旦。但殊不知,这样处理将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为在伤害到消费者利益甚至生命的重大危机面前,是最能看出一个企业是否真正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此时最明智的做法是跟消费者站在一起,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查找原因,并与受到牵连的消费者保持密切的沟通,而不是企图全身而退。特别是在国家权威鉴定部门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要自己拍胸脯作出不负责任的所谓承诺。
  
  第二,三鹿低估了这次事件的负面影响力。企业在处理危机公关时,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保持对外声音的统一,这种统一包括由指定的新闻发言人传递统一的立场、态度和观点。但从这两天的媒体报道来看,三鹿很显然没有一套成熟严格的新闻发言系统。先是三鹿集团的一个合作公司中国西部天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对外“拍胸脯”,接着是三鹿集团传媒部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体传递声音。给人的感觉是,口径混乱,发言人身份级别不够,结石门这样严重的危机事件面前,至少应有一个总裁级别的企业高管站出来与外界直接对话,但很遗憾,至今看不到三鹿高层的身影。
  
  第三,三鹿的危机预警系统启动太迟。既然一个月前就已接到消费者投诉,何以等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检查出肾结石了才启动危机公关程序?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送检的产品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事到如今,很难让人信服这样的理由。个人认为,还是三鹿公司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纸总究包不住火,危机一旦爆发,其杀伤力早已超过危机初期的数十倍,处理起来也将非常棘手。
  
  有资料显示,目前三鹿奶粉以18.26%的市场份额在奶粉领域继续领跑,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上形成以三鹿、完达山、伊利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与多美滋、美赞臣、惠氏为代表的国外奶粉割据之势。在事发地区奶粉品牌都很多,但是中档市场以国内为主,三鹿、完达山、伊利占据前三位,如果事情处理不当,中档市场格局将出现变化。
  
  目前,三鹿正在积极准备上市。但本次事件已经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三鹿的上市计划。所以,接下来三鹿将采取什么样的危机应对策略和立场,将直接关系到三鹿品牌的受损程度和市场占有率。
  
  而三鹿面临的局势依然十分严峻,比如,除了目前必须召回的部分产品,其他产品一旦也发现问题该如何应对?如果各地经销商、零售终端出现大规模撤货现象,该如何向消费者解释?最关键的是,在奶粉品牌众多的市场状况下,该如何挽回消费者对三鹿产品的信心?如果其他品牌奶粉也发现同样的问题,三鹿又该采取怎样的策略?……一系列的问题正等待三鹿回答,希望三鹿好自为之。
拉拉与玻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不知有没有人发过:三鹿毒奶粉从7月份就有人在质检总局投诉!
  对狡猾不良厂商“自检”发现受到污染的说法,网上出现了许多的反驳证据,有网友称是故意添加,简直就是鹿谋财害命!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的中间产品,如果不是人为添加,绝对不会污染到饲料、食品、婴幼儿奶粉!有人下毒手是肯定的,只是下毒手的,是三鹿还是三鹿的奶粉或蛋白粉供应商?
  
  无论是所谓“污染”,还是故意添加,700吨含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流入市场,厂商、质检、质监部门都难逃其责,面对这么多可爱的“结石宝宝”,应将责任人绳之以法!
  
  最有力的证据是:网友们已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网站查到,7月2日,有人向国家质检总局报告,6月初湖南已发现有5个婴儿可能是食用三鹿奶粉导致结石,三鹿公司也派负责人到医院,但事件被隐瞒至今,在更多“结石宝宝”被害、媒体曝光后三鹿才回收产品,这是谋财害命的罪恶.
论坛版主招募|新窦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两月前已有报告 三鹿昨晚才“有问题”?

甘肃省卫生厅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说,甘肃省近期发现许多数月大的婴儿患上泌尿结石,而且很多孩子是双肾结石,目前全省已上报病例59人,死亡1例。与此同时,河南、江西、湖北等地也出现同类患儿。


他会把自己创作的《半闲集》、《大风集》等书摆在面前向人们推荐…


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出生后一直吃“三鹿”奶粉。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11日发出声明,经自检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而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中国奶粉市场理应“集体安检”


9月10日,有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说的是“某品牌”奶粉;然而第二天,三鹿集团先说“三鹿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公司的产品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奶粉与患肾结石有必然联系”,然后又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


显然,对于婴儿这个不太会表达愤怒的特殊群体,卖关子不是正确的选择,无论是媒体还是政府部门,必须有一说一,不能有丝毫遮掩。既然家长集体怀疑,就应该公开怀疑对象。


多个地方同时出现肾病患儿,家长怀疑是奶粉所致,甚至怀疑是三鹿奶粉,怀疑必然有怀疑的理由。监管部门应该及时对三鹿奶粉进行调查,而不是等三鹿集团经自检才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三鹿集团的声明,无疑给了监管部门一个巴掌。


相信阜阳“大头娃娃奶粉”让人记忆深刻——13名婴儿夭折,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这样的重大事件绝不能第二次上演,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紧急行动起来,对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奶粉进行“安检”,既是出于保护婴儿的积极做法,也是消除奶粉恐慌的有效手段。


今年7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中国市场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抽查公告显示,抽检的60家企业生产的60种产品,合格率达到95%,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质量水平比2006年产品抽样合格率提高了24.6个百分点。合格率虽然较高,但仍难以让人满意。所以,对于奶粉合格率必须要有高标准,力争达到100%合格。何况,质检总局只是抽查,并不是全面检查,一些问题奶粉很可能没有撞到枪口上。


可以预见,“肾病奶粉”事件曝光后,公众对市场上的奶粉或多或少会产生疑虑,什么奶粉最安全,消费者并不能全凭肉眼来判断,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及时做出反应,不是抽查而是全面大检查,尤其要对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等监管薄弱的地区展开行动。既是出于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奶粉企业负责。


笔者以为,尽管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与“肾病奶粉”事件存在不同,但因为阜阳“奶粉事件”的教训太惨痛,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肾病奶粉”事件,要从奶源、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对每个企业加强监管。虽然,现在只有三鹿已经被发现部分批次受三聚氰胺污染,谁又能说其他奶粉就没有问题?另外,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暴露的10个部门扯皮的问题,也需要再次引起我们的注意。


现在,三鹿婴幼儿奶粉已经发现受三聚氰胺污染,笔者认为还应该对全国的奶粉市场进行大检查。


好在质检总局昨天开始已组织对全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专项监督检查,让我们对检查结果拭目以待。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