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线上活动】第八期:COD监测仪器问答(已经结束~)

浏览0 回复112 电梯直达
rachel_d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现在用aurora Model 1030TOC分析,还没上手操作,迷茫中!
yinwe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ypxqlpx 发表:
原文由 yinwei 发表:
原文由 mumuyang 发表:
yinwei老师,我最近用光度法测COD,用烘箱消解,115度,1个小时,取样量是标样5mL,重铬酸钾5mL,硫酸-硫酸银10mL。

用回流法消解是标样10mL,重铬酸钾10mL,硫酸-硫酸银20mL。消解一个小时。

两种都是冷却后在600nm比色测定。对比的值是下面的,吸光度很接近。

COD标准溶液浓度          
100mg/L         回流法消解后吸光度  0.036     烘箱消解后吸光度0.035
1000mg/L         回流法消解后吸光度 0.212     烘箱消解后吸光度0.255


我是否可以用烘箱来消解呢?温度和时间怎么控制比较好,115度是不是有点低?那如果温度在高的话,会不会发生危险呢?另外比色的话一定要在完全冷却后比色吗?如果还有点温度的时候可以比色吗?


在标准方法中,要求水样20.0mL,0.250mol/L重铬酸钾溶液10.0mL,浓硫酸30mL,(还有硫酸银和硫酸汞),在此(1+1)酸度条件下,沸腾回流温度就是146度,氧化消解时间为2小时。看你所采用的条件,温度不够,氧化时间也不够,测定结果会比标准法要低。

(1+1)酸度条件下,我做这化验时温度要到165-175℃才沸腾的,不知这146度是怎么来的?


COD测定是在(1+1)浓硫酸的介质下进行氧化消解的,此时沸腾回流的温度就是146度,这在化学手册上是可以查到的。
yinwe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ilongfei14 发表:
我以前在学校的毕业论文就是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我记是重铬酸钾法,是用微波消解,然后用硫酸银滴定,当时辅导老师说是因为冷凝回流时间太长,而且危险。我想知道他们这样做能保证数据准确嘛?


微波消解的结果一定要跟标准法回流结果相对比,尤其是难以氧化的物质,没有确实的对照数据,很难判断其可行性。
yinwe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33443344 发表:
请教一个问题:

假如未知样来测COD,如何进行稀释?假如稀释的倍数越大导致的误差是不是越大?这些误差都是在容许的范围吗?


对于污染严重的水样,建议选取所需体积的1/10的试样和1/10的试剂,放入10×150mm硬质玻璃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数分钟,观察是否变成蓝绿色,如呈蓝绿色,应再适当少取试样重复以上试验,直至溶液不变蓝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待测水样适当的稀释倍数。
对于COD特别高的水样,如1%的有机物溶液(象母液),COD会高达1~2万mg/L,而测定COD的较佳浓度在500mg/L左右,故应稀释20~40倍,最好分级稀释,避免取样量太少而引起的误差。
mqj2395719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麻烦问一下,在线cod测定含氯较高的,采用稀释的办法可行吗?
happyalif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疯子哥〓(madprodigy) 发表:
5)问:就一个COD而言,有这么多标准,究竟怎么理解?
答:COD的测定方法主要以氧化剂的类型来分类,最常见的是重铬酸钾法(Dichromate Method)和高锰酸钾法(Permanganate Method)两种,前者在欧美国家多为采用,后者在日本广为采用。这两种方法从建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环境污染问题尚不太突出,研究水体污染及防治着重于生化需氧量(BOD)这项指标,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促进了水污染研究工作的开展,化学需氧量的研究工作也逐步深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重铬酸钾法成为水环境监测的主要指标,一般称为铬法CODCr,高锰酸钾法另成一分支,叫高锰酸盐指数(CODMn或Im)。高锰酸盐指数细分下来又有酸性和碱性的两种,在氯离子含量较少时,使用前者,在氯离子含量较高(如海水、盐湖水等)时,使用后者。由于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重铬酸钾的氧化能力大于高锰酸钾,所以CODCr>CODMn。一般说来,CODCr氧化率约为90%,而CODMn的氧化率却不到50%,前者常用于测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后者用于测定地表水。为此,废水排放标准是依据的CODCr结果,地表水质量评价是依据的CODMn结果。

6)问:水质污染综合指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这些指标的比较如表1所示。



从表格来看,UV法还是有其特殊的优势的,我觉得会是将来国家发展的重点
happyalif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疯子哥〓(madprodigy) 发表:
9)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技术规范?
答: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又发布了国家环保总局已在近日公布了《水污染在线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和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T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HJ/T357-2007)四个文件,内容包括了固定污染源排水中COD、TOC、NH3-N、TP、pH值、温度、流量等参数的在线测定,在线监测仪器能获取很多的监测数据,对于污染的控制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技术规范中提出了远程传输的要求,具备了远程传输功能的在线监测仪可以及时将监测数据传送到排水监管部门,再配合众多的人工监测的数据,会更有效地对各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监管。

10)问:在线监测仪与标准方法的对照试验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COD在线监测仪产品的认定基础为实验室国家标准GB11914-89,关键在实际样品的对照试验。实验室标准方法中对采集的水样事先摇匀后分析,而在线监测仪器为了防止悬浮物进入狭窄的管路在采样处附有滤网,这样就会造成分析试样的不同一性,从而会引起对照数据的偏差。建议在进行对照试验时,在实验室将水样先静止沉降后,取上清液进行分析,这样会提高对照试样的同一性。对于细微颗粒的影响,在线监测仪可以采用双波长扣背景的方式扣除其影响(对于采用光度法测定的仪器而言)。为了保证仪器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还需经常对仪器进行校正和检验。

11)问:紫外吸光度(UVA)在线监测仪算是COD在线监测仪吗?
答:严格说来,紫外吸光度(UVA)应该是与化学需氧量相并列的有机污染综合指标,测出的吸光度值还算不上COD的值。在监测原理上,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归属于化学氧化法,而紫外吸光度却是单纯物理的光学方法,利用大部分有机物在紫外254nm处有吸收的特性,将水样经过254nm紫外光的照射,从吸光度的大小来判断水质污染的程度。为了减少悬浮物质对测定的影响,一般都采用双波长测定(254nm为测量波长,550nm为扣背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属于纯物理的方法,无需化学试剂,无化学反应,无二次污染,且易于实现在线自动化,易于仪器长期稳定运行,易于维修保养。
现在,往往依靠UVA和COD的相关关系来推算COD的数值,目前我国的废水的处理水平尚不太高,废水水样的成分比较复杂,强求通过紫外吸光度UVA与COD的相关关系来推算COD也存在一定的弊病,有些水样两者的相关关系并不好,推算出的COD值与测定值存在差异。例如,酿酒废水中所含的乙醇和制糖废水所含的糖类物质在254nm处基本上没有吸收,而它们对COD的贡献却比较大。对于一些污染物成分比较稳定的水样,其主要污染物在254nm处有吸收的,可以考虑使用紫外吸光度在线监测仪。在这儿也建议有关方面能考虑尽快制订紫外吸光度的排放标准,使这项分析指标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另一方面,从目前提倡的绿色(清洁)监测技术来看,UVA法是最符合的了。

说得在理啊,现在UV法测量cod发展得很快,希望能尽早制定出相关标准
jdt459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levin571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请问老师在测定COD时,待测溶液中含有NaClO是否会影响测定结果,分析方法是重铬酸钾分光光度法,消解处理2小时,温度148度。谢谢!
mzjdheji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