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集】图说中国仪器30年( 厂商/企业重大事件篇 )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疯子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悬赏金额:30积分 状态: 已解决
图说中国仪器30年( 厂商/企业重大事件篇 )


为配合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仪器行业回顾专题,论坛特征集厂商/企业重大事件。请用户上传你们手中的厂商/企业重大事,并标注公司的名称、具体时间、事件内容、事件对贵公司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照片的背景资料。

注:此帖为厂商/企业重大事件专用征集帖,请勿上传其他类别图片。

图片已经核实录用,每张90年代以前的照片奖励10个积分,90年代后的照片酌情奖励1~5分。
推荐答案:buehler-asia回复于2009/03/12
标乐BUEHLER的培训课程已在美国和欧洲成功举办多年,并被纳入欧洲的教育体系中。

MET-ASIA培训课程进入中国将近10年,是一个为期3天的培训课程。地点设在设在全国重点大学、研究所中的标乐合作实验室,为大家提供。课程内容包括常见材料的切割、镶嵌、研磨和抛光技术。授课老师均来自国家重点大学或者重点实验室的知名教授。除了课堂讲授,学员还可以在实验室亲自操作BUEHLER标乐®先进的设备,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麻烦”的材料制备成完美的试样。

照片是200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一次MET-ASIA培训留影。大家都好年轻啊~~
补充答案:

§张任-分析回复于2009/02/24

瑞利产品发展史:
1972年,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商品化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D-Y2型和平面光栅光量计WZG-200型;同年推出企业第一台双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974年,成功研制WP-1型平面光栅摄谱仪。
1975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D-Y3型
1978年,成功研制出WDP500-D/E型光栅单色仪。
1979年,成功研制出具有数字显示功能的WFX-1C/1D型原子吸收
1982年,成功研制出WFX-1E型原子吸收;同年成功的研制出7501-A和7503-A型光电直读光谱仪。
1983年,成立紫外生产班组,开始批量生产800-D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984年,成功的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备火焰、石墨炉、火焰发射、氘灯与自吸收效应双背景校正的WFX-1F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此系列仪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技术开发优秀项目一等奖、北京市经委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86年),国家经委科委优秀机械电子产品及中国出口名特产品金奖(1987年)、第三届BCEIA金奖(1989年)等。在世界银行国际招标中一举标并批量出口。同年成功研制出7502-B型ICP原子发射光谱仪。
1986年,开始生产D3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同时引进生产了瑞士康强公司的8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988年,开始生产改进型的D3A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990年,开发、生产普及型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计80-1、801-1
1991年,成功研制出7501-B和7503-B型光电直读光谱仪。测控系统更加小型化,计算机系统由8位升级至16位;同年生产900-D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年产量达到近700台。
1993年,7月27日成功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WQF-4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于1994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成功研制了WFX—1F2B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微机的应用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年成功开发了WQF-3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并于1996年12月,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成功研制出WLD-1C和WLD-3C型光电直读光谱仪。
1995年,推出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100型,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1996年,与著名原子荧光光谱专家张锦茂先生合作,研发成功新一代原子荧光光谱仪AF——610型。荣获国家级新产品奖(2000年)、BCEIA金奖(2001年)。
1997年,成功的研制出WFX-100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此系列荣获北京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9年)、BCEIA金奖(1997年)国家重点新产品奖(2001年);同年成功的推出了成功研制出WDD-2型电脑发光测试仪。
1998年,成功的自主研制开发了国内首台WQF-400N 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同年成功研制出WLD-2C型ICP光电直读光谱仪。
1999年,推出AF-610A型原子荧光光谱仪,采用了最新的五项专利;WQF-410/31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制成功,后被列入国家经贸委颁布的2001年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并获得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机械工业联合会及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2002年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铜奖;同年我国第一台WQF-4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研制成功。
2000年, WQF-2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制成功。
2001年,研制开发出WHH-1型红外测油仪。
2002年.成功的研制出高度自动化的WFX-200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此系列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05年)、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国家重点新产品(2005年)。
2003年,成功的推出了WFX-310/32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片机操作,经济实用;WQF-51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于4月17日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2005年WQF-510被列为国家经贸委等四部委2005年度重点新产品,并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WQF-51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被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几年下来获得转化项目专项数十万元的资金支持。2007年2月,该产品获得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称号。
2004年,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推出世界首台环保型多元素同时测定原子荧光光谱仪AF-630/640型,荣获2005'BCEIA金奖、第十五届国家发明展览会金奖。同年成功研制出具有先进水平的WLD-4C型光电直读光谱仪,并于2005年6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006年12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了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证书。并且该项目于2006年12月获得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年9月获得了由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第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2005年,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及美国DIONEX公司多年合作潜心研究,推出世界第一
台联用技术原子荧光光谱仪AF-610D型,开创并建立了用于As、Hg等元素形态分析的色谱
-原子荧光在线联用系统及方法;同年AF-610B/610C型原子荧光光谱仪也成功面市;同年WQF-52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制成功。
2006年,成功的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双原子化器的火焰/石墨炉塞曼扣背景校正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810型和中国第一台统一协同控制的形态分析检测仪AF-610D2;经北京科学技术文员会鉴定,WFX-810塞曼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技术指标优良,为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仪创立了一个新类型,技术领先,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5月荣获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博览会自主创新金奖、全国发明协会第十七界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07年BCEIA金奖、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同时AF-610D2型也获得同界BCEIA金奖的殊荣;同年成功的研制出成功研制出WLD-4D型多道光电直读光谱仪。同年推出了微波消解仪MSP-6600。
2008年,WQF-660型专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制成功,同时成功的研制了WQF-6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和WQF-510A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成功的升级了原子荧光光谱仪630/640型,新型号为630A/640A,带联用技术接口,可升级后直接进行元素的形态分析,扩大的分析领域。同年推出微波萃取消解仪MSP8600。
    结束语 :四十年来,中国社会融入了世界文明的主流,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激励着我们开拓进取。我们从早期开发研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到今天拥有了七大系列70余个品种,理性回眸,迈步前进,我们将不断创新,不断研制出技术更先进、质量更可靠的科学分析仪器,振兴民族工业,让瑞利品牌,享誉中华!

光谱新手回复于2009/03/11

国内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发展
      解放后,我国的光谱仪器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得到飞跃的发展,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与世界先进技术竞争中求生存,社会商品竞赛中得到发展。
    1958年开始试制光谱仪器,生产了我国第一台中型石英摄谱仪,大型摄谱仪,单色仪等。中科院光机所开始研究刻制光栅,59年上海光学仪器厂,63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开始研究刻制光栅,63年研制光刻成功。1966—1968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和上海光学仪器厂先后研制成功中型平面光栅摄谱仪和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及光电直读头。1971—1972年由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研究成功国内第一台WZG—200平面光栅光量计,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历史。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张任-分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中国光谱仪器的发展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四十年厂记
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大型光谱仪器的研制开发及商品化生产在我国是一个空白。1968年12月,中国工业主管部门决策在北京建立一个光谱仪器定点专业生产厂—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的前身)。先后使1米平面光栅光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成为商品化的产品,其后它们在国内的兴起、成长、发展、更新、变化过程对于探索我国光谱仪器发展有典型意义,值得剖析研究。
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是我国AAS的投入期,这一时期国际光谱仪器发展的特征是是迅速商品化和产业化规模化。在此期间,国产仪器与同期的进口仪器在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上相比较。虽有差距,但并不很悬殊;发展态势确实给仪器的使用者、研究开发者、设计者、制造者以鼓舞。更多地商品仪器装备了更多的用户单位,因而使用更多用户单位的分析工作者、分析专家通过对国产仪器的应用实践,寻找出商品仪器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缺陷和问题,并动手改进它、提高它、为仪器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八十年代初国家推行开放政策,一则使中国仪器的研制者、使用者有更多机会接触、了解和使用国外先进仪器,二则微机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光谱仪器技术性能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微机浪潮的微机硬件和各种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电子元器件进入了中国,因而仪器的微机化和多样化成为步入成长期的国产仪器的时代特征。
进入九十年代,追随世界仪器发展足迹,提高仪器自动化与现代化水平成为我国处于成熟期发展的主要特征,国内各企业致力于利用微机对仪器逐步实现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一些的仪器可直接由微机按内置诸参数值将仪器调节到最优工作状态,朝仪器现代化迈出一大步。
当前,我们仪器的现状确实使仪器的未来面临挑战,面对我国光谱仪器的发展,企业独立的、分散的、各自为战的局面应尽快改变,走合作、联盟之路,才能使中国仪器不但在国内市场生存发展,而且为真正的进入全球市场创造条件。
经历了四十年来的不断发展,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光谱仪器专业制造商,汇集了众多光、机、电、计算机、化学等专业技术人员,保证了产品质量及技术上的国内领先地位。公司研发制造六大系列30多种产品:原子吸收光谱系列、原子荧光光谱系列、原子发射光谱系列、紫外/可见光谱系列、红外光谱系列、拉曼光谱系列及光栅单色仪系列等光谱分析仪器。公司拥有大型精密数控加工中心、大型精密数控冲床、数控压弯机等高精度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具备光学加工、光栅复制等尖端技术,以及用于仪器高低温试验、耐高压试验、震动试验等可靠性实验室,为实现仪器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可靠保证。1997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产品不仅在国内国际性招标中屡屡中标,而且出口美国、东南亚、中东、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知名度。公司主导产品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自1970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商品仪器至今,40年来向国内外广大客户先后提供了20多种型号20000多台仪器,占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自1984年起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优质银奖、多次荣获BCEIA金奖。
创新求发展,品质铸名牌。我们将不断开发更新更好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为国产仪器的振兴,为光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shaweinan10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内容很好,实事求是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shishiruyi_220
§张任-分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瑞利产品发展史:
1972年,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商品化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D-Y2型和平面光栅光量计WZG-200型;同年推出企业第一台双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974年,成功研制WP-1型平面光栅摄谱仪。
1975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D-Y3型
1978年,成功研制出WDP500-D/E型光栅单色仪。
1979年,成功研制出具有数字显示功能的WFX-1C/1D型原子吸收
1982年,成功研制出WFX-1E型原子吸收;同年成功的研制出7501-A和7503-A型光电直读光谱仪。
1983年,成立紫外生产班组,开始批量生产800-D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984年,成功的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备火焰、石墨炉、火焰发射、氘灯与自吸收效应双背景校正的WFX-1F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此系列仪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技术开发优秀项目一等奖、北京市经委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86年),国家经委科委优秀机械电子产品及中国出口名特产品金奖(1987年)、第三届BCEIA金奖(1989年)等。在世界银行国际招标中一举标并批量出口。同年成功研制出7502-B型ICP原子发射光谱仪。
1986年,开始生产D3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同时引进生产了瑞士康强公司的8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988年,开始生产改进型的D3A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990年,开发、生产普及型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计80-1、801-1
1991年,成功研制出7501-B和7503-B型光电直读光谱仪。测控系统更加小型化,计算机系统由8位升级至16位;同年生产900-D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年产量达到近700台。
1993年,7月27日成功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WQF-4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于1994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成功研制了WFX—1F2B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微机的应用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年成功开发了WQF-3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并于1996年12月,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成功研制出WLD-1C和WLD-3C型光电直读光谱仪。
1995年,推出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100型,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1996年,与著名原子荧光光谱专家张锦茂先生合作,研发成功新一代原子荧光光谱仪AF——610型。荣获国家级新产品奖(2000年)、BCEIA金奖(2001年)。
1997年,成功的研制出WFX-100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此系列荣获北京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9年)、BCEIA金奖(1997年)国家重点新产品奖(2001年);同年成功的推出了成功研制出WDD-2型电脑发光测试仪。
1998年,成功的自主研制开发了国内首台WQF-400N 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同年成功研制出WLD-2C型ICP光电直读光谱仪。
1999年,推出AF-610A型原子荧光光谱仪,采用了最新的五项专利;WQF-410/31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制成功,后被列入国家经贸委颁布的2001年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并获得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机械工业联合会及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2002年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铜奖;同年我国第一台WQF-4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研制成功。
2000年, WQF-2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制成功。
2001年,研制开发出WHH-1型红外测油仪。
2002年.成功的研制出高度自动化的WFX-200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此系列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05年)、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国家重点新产品(2005年)。
2003年,成功的推出了WFX-310/32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片机操作,经济实用;WQF-51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于4月17日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2005年WQF-510被列为国家经贸委等四部委2005年度重点新产品,并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WQF-51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被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几年下来获得转化项目专项数十万元的资金支持。2007年2月,该产品获得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称号。
2004年,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推出世界首台环保型多元素同时测定原子荧光光谱仪AF-630/640型,荣获2005'BCEIA金奖、第十五届国家发明展览会金奖。同年成功研制出具有先进水平的WLD-4C型光电直读光谱仪,并于2005年6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006年12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了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证书。并且该项目于2006年12月获得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年9月获得了由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第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2005年,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及美国DIONEX公司多年合作潜心研究,推出世界第一
台联用技术原子荧光光谱仪AF-610D型,开创并建立了用于As、Hg等元素形态分析的色谱
-原子荧光在线联用系统及方法;同年AF-610B/610C型原子荧光光谱仪也成功面市;同年WQF-52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制成功。
2006年,成功的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双原子化器的火焰/石墨炉塞曼扣背景校正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810型和中国第一台统一协同控制的形态分析检测仪AF-610D2;经北京科学技术文员会鉴定,WFX-810塞曼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技术指标优良,为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仪创立了一个新类型,技术领先,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5月荣获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博览会自主创新金奖、全国发明协会第十七界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07年BCEIA金奖、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同时AF-610D2型也获得同界BCEIA金奖的殊荣;同年成功的研制出成功研制出WLD-4D型多道光电直读光谱仪。同年推出了微波消解仪MSP-6600。
2008年,WQF-660型专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制成功,同时成功的研制了WQF-600N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和WQF-510A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成功的升级了原子荧光光谱仪630/640型,新型号为630A/640A,带联用技术接口,可升级后直接进行元素的形态分析,扩大的分析领域。同年推出微波萃取消解仪MSP8600。
    结束语 :四十年来,中国社会融入了世界文明的主流,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激励着我们开拓进取。我们从早期开发研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到今天拥有了七大系列70余个品种,理性回眸,迈步前进,我们将不断创新,不断研制出技术更先进、质量更可靠的科学分析仪器,振兴民族工业,让瑞利品牌,享誉中华!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shishiruyi_220
光谱新手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国内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发展
      解放后,我国的光谱仪器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得到飞跃的发展,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与世界先进技术竞争中求生存,社会商品竞赛中得到发展。
    1958年开始试制光谱仪器,生产了我国第一台中型石英摄谱仪,大型摄谱仪,单色仪等。中科院光机所开始研究刻制光栅,59年上海光学仪器厂,63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开始研究刻制光栅,63年研制光刻成功。1966—1968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和上海光学仪器厂先后研制成功中型平面光栅摄谱仪和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及光电直读头。1971—1972年由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研究成功国内第一台WZG—200平面光栅光量计,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历史。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shaweinan10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内容很好,实事求是
buehler-asi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标乐BUEHLER的培训课程已在美国和欧洲成功举办多年,并被纳入欧洲的教育体系中。

MET-ASIA培训课程进入中国将近10年,是一个为期3天的培训课程。地点设在设在全国重点大学、研究所中的标乐合作实验室,为大家提供。课程内容包括常见材料的切割、镶嵌、研磨和抛光技术。授课老师均来自国家重点大学或者重点实验室的知名教授。除了课堂讲授,学员还可以在实验室亲自操作BUEHLER标乐®先进的设备,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麻烦”的材料制备成完美的试样。

照片是200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一次MET-ASIA培训留影。大家都好年轻啊~~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buehler-asia
fgf65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