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二届网络大赛参赛作品】···重磅出击,再谈“基质效应”··讨论升级,欢迎参与···

浏览0 回复202 电梯直达
小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anyan_wei 发表:
本来是生气了不想来看看,可是来到了一看一愣写的那么好啊,值得学习。赞一个


为啥生气呀??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ongyi 发表:
一直想请教楼主个问题,像分析那些蛋白结合率较高的物质,如果采用沉蛋白的方法处理样本,会不会有一定比例的待测物质随蛋白一起被沉淀,一般情况下比例会有多少,同一物质这个比例会比较稳定吗?



个人认为待测物质不会随蛋白一起被沉淀,这是由蛋白沉淀的原理决定的。因为沉淀蛋白是利用沉淀试剂如甲醇、乙腈或者高氯酸等将蛋白变性,形成沉淀,而化合物会溶解到沉淀试剂中。这种方法可能会将一些内源性物质带入到沉淀试剂中,产生基质效应。
bele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好帖!向楼主请教一个问题,请问你认为哪种样品处理方法更好呢?
社区=冬季=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dephy85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elek 发表:
好帖!向楼主请教一个问题,请问你认为哪种样品处理方法更好呢?


这个要根据实际要求来确定,如果不计较价格,那么最好的莫过于固相萃取,操作简单,而且处理后的 样品也很干净。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ylsg555 发表:
楼主尽整高科技的东西。


冬季哥前来捧场,多谢多谢!还望提出批评建议。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ephy859 发表:
焊接的有吗?


不懂这位版友的具体所指,能说的详尽些吗?
symmacro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mongn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于液质连用ESI,正常都是基质抑制效应,对于其形成机理确实还没查到明确的说法,本人的理解为:(1)内源性物质的竞争;(2)提取物上机溶液的物理特性(尤其表面张力)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dickwang2008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感谢参与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