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二届网络原创作品大赛】HPLC也会“感冒”?

浏览0 回复73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yangmaoxi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毛毛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知道如果检测物质需要在室温下分离的话,一般会根据室温的实际温度适当调整
相逢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tyys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小卢(luxw) 发表:
1.按照这个描述的结果,就是说柱温箱内温度实际没有40度,如果是达不到实际的40度说明柱温箱有问题。如果达到了40度,那说明了什么呢?
2.如果温度都下降的话,其他峰也应该相对拖后一些,只是是不明显而已,因为对温度不敏感。
3.如果不是温度的影响,再出现这问题时,应该怎么解决呢?

感谢众板油灌水,以前忙于其他不曾有如此网上交流的经历,今天打开页面发现已经有这些留言了,借“小卢”的回帖再与大家交流一下。
1)试验现象说明室温变化影响了色谱柱的实际温度,但“实际温度”到底是多少我们没做进一步校正,例如在室温20度时设定40度,实际温度是多少?误差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还可能没有误差,但是肯定在室温15度下设定40度时色谱柱的实际温度不同,后者会更低些。这说明什么?我认为它至少说明:不同仪器设定的40度其真实温度可能不同,所以文献报道的实验条件必须要在自己的实验室用自己的仪器重新做,这个过程叫再现,对于比较复杂的色谱分析系统,这个工作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容易被忽视。
2)的确如“小卢”所说,温度的下降使其他成分的保留时间都有所后移,只是不像这两个相邻峰具有如此典型的温度敏感性的差异而已。
3)如果不是温度的影响,解决方法一样,仔细观察,思考,判断,验证。影响组分保留时间的因素无非那几个方面,注意不同组分对这几个因素的相应的差异,这是更高水平实践者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难道楼主的仪器没有柱温箱吗?有了它就不怕寒流啦。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tyys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roseroseee(roseroseee) 发表:
不对呀,色谱房都有空调,加上柱温箱。怎么会影响这么大?工厂里好多分析机器都是24小时开的,除非停产休假。

如果待测组分数量不多比较容易解决,甚至不用控温箱也可以,我做硕士论文的时候室温一天5-15度的变化,几种成分的保留时间很有规律地朝夕升降,没关系都认得。而这个实验中刚好把两种温度敏感的成分挨在一起,控温箱又经不起考验,寒流一来室温骤降才出现了“感冒”。事情随属偶然,但它背后很有意思,它在考验我们对自己的仪器以及研究对象的熟悉程度,考问我们对色谱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tyys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andy86(Landy86) 发表:
我做氨基酸HPLC柱前衍生,实验是在夏天完成的,现在整理资料时要补一些实验发现重现不出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重叠且出峰时间前移很多。冬天气温太低,只能等明年了。

你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同样的,温度对这两种成分的影响有差异,使得夏天时很好的条件现在不合适了,不要紧调整一下温度即可再现。如果仪器没有配柱温箱,对一些复杂的色谱体系很难控制重现。
sdlzkw00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如此看来,和人的穿衣戴帽相同;不要等到“感冒”了再看医生,能不能预防为主,早点改善仪器的使用环境,防患于未然。简单的恒温恒湿应该不难做到!
suryli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