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TDI的出峰时间

浏览0 回复7 电梯直达
appleting200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各位高手大家好,我接触气象色谱还不到半年时间,现在要做TDI的方法性能核查,开始做校正因子了,柱子是SE-54,0.25mm,检测器温度200,进样口温度150,柱箱150,内标物是正十四烷,我现在不太确定TDI的出峰时间,请各位高人及做过类似工作的好人伸出援手,指点一下小妹,本人感激不尽!!!!!!!!!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happy水中月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不同的色谱柱子和不同的载气流速出峰时间是不同的。你如果使用的是标准品的话自己走一针就可以知道了。
appleting200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水中月(lianlxh) 发表:
不同的色谱柱子和不同的载气流速出峰时间是不同的。你如果使用的是标准品的话自己走一针就可以知道了。


非常谢谢你的指点。我想再问一下,柱子内径的大小会不会影响TDI的定量呢?
diamon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具体的时间由色谱条件决定,TDI估计出峰在十四烷之前。
阿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appleting2005(appleting2005) 发表:
原文由 水中月(lianlxh) 发表:
不同的色谱柱子和不同的载气流速出峰时间是不同的。你如果使用的是标准品的话自己走一针就可以知道了。


非常谢谢你的指点。我想再问一下,柱子内径的大小会不会影响TDI的定量呢?

柱子内径和定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个人观点!
appleting200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各位老师,谢谢你们的指点。现在我已经确定了出峰时间,可是在做校正因子的过程中,我发现稳定性很不好,可是在做三苯校正因子的时候很稳定的。我做了八个平行样,TDI与正十四烷的峰面积比很不稳定。能帮我分析分析吗?拜托拜托哦!
wangparke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摘要:详细叙述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聚氨酯预聚体中微量游离TDI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聚氨酯涂料;TDI

0前言

涂料样品中游离单体的分析,是气相色谱法在涂料工业分析中的重要用途之一。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中对于聚氨酯涂料中游离TDI单体含量的测定就需要借助这种分析方法。

游离TDI单体的分析,由于属微量分析方法,初次涉及这一分析方法的技术人员,一般都难以立即达到准确的水平。近年来,一些质检单位的分析人员在进行游离TDI的测定时,由于没有掌握分析方法的要领,多次出现分析错误,导致被测用户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的事例屡有发生。本文所述的方法是作者在实验室及后继者20多年来的具体实践所得,可提供读者参考。

操作者是否达到了正确的操作水平,则有一种检验方法,即分析一个进口的预聚体样品,它的游离单体含量是已知的(在0.3%~0.5%),如果这个样品做准了,才可对未知样进行测试。

早在1975年,上海市涂料研究所的前身——上海市染料涂料研究所研制成功TDI类型的745聚氨酯木器漆并投人生产,预聚体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为配合涂料的研制工作,笔者带领气相色谱实验室开发出测定聚氨酯木器漆中游离TDI单体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硅油作固定液,用工作曲线法定量测定游离TDI。20世纪8O年代,上海市涂料研究所研制成功用于飞机外壳的HDI脂肪族聚氨酯高档蒙皮漆和HDI高档外墙涂料,笔者在分析游离TDI方法的基础上,用聚甲基硅氧烷SE30固定液取代硅油,测定涂料中的游离HDI。测定游离HDI方法中的一些实验技巧对测定游离TDI同样有效。

笔者在实验室测定游离TDI的工作经过历年改进,于2O世纪8O年代通过实验比较了ASTM和DIN标准,认为DIN方法更适合国情,最后采用正十四烷为内标物用内标法测定游离TDI,这种方法随着色谱柱效的不断提升,仪器系统对游离TDI吸附量随之下降,经张卫群高级工程师的努力,校正因子值从最初的3.0降到了2.7,并已成为测量游离TDI的成熟方法,相似的方法标准有刘杏萍等人参照加拿大政府规格局1-GP-180M标准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部标准HG2454-93,方法要点是用SE30柱,十四烷内标,内标法测定涂料中的游离TDI。也有人用和SE30极性相同的OV101作固定液。

ASTM方法与DIN方法的主要差别是前者用三氯代苯为内标,后者用正十四烷为内标。三氯代苯的出峰在TDI前,正十四烷在TDI后。早期的聚氨酯预聚体中游离单体含量很高,达5%~12%,经改进也只能降到3%。先进的生产工艺是将聚合反应所得到的预聚体,经薄膜蒸发器抽除游离TDI,使预聚体中的游离TDI含量降到0.5%以下,通常达到0.3%。用三氯代苯还是用正十四烷,在预聚体中的游离单体含量大于3%时还显示不出太大的区别,只是一般的三氯代苯试剂含有同分异构体,出一大一小2个峰,要将2个峰的面积之和作为内标物的面积。而且长期使用含氯化合物,对部分仪器的氢火焰检测器的喷嘴会有腐蚀。

在当今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新形势下,预聚体中的游离单体含量必须控制在0.5%以下,有的已达到0.1%以下,这就是微量甚至微痕量分析了。在微量分析的谱图中,三氯代苯的出峰位置明显在溶剂峰的拖尾上,这就增加了分析误差。

在已出版的游离TDI标准的文本中,示范的色谱图大多是用TDI、内标物、溶剂纯样配制的样品色谱图,看上去分离得不错,而到微痕量分析真刀真枪时的图谱就没有那么理想了。正十四烷出峰在TDI后面,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在微痕量分析中以正十四烷作内标为佳。我国原化工部标准HG/T2425—93、德国标准DIN55956(1981)、加拿大标准1-GP-180M、IS(310283(1977,1,8)标准都是用正十四烷作内标物。色谱柱并无太严格的限制,只要是低极性的色谱柱,能将TDI与内标物分离开的都可以用,其中SE30一类的固定液为众多标准所采用,使用最广。由于固定液为低含量,TDI又是强极性化合物,故要注意载体的选用,要用吸附性低的载体,以减少TDI的拖尾,越是微痕量分析,低吸附性载体的选用越重要。

diamon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