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苏州毒地风波 工业污染对深层土壤产生影响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天涯就是天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去年11月,苏州市一口气推出了42宗土地进行公开拍卖。其中位于苏州古城区边缘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原苏化厂地块,其地理位置要好过同期拍卖的绝大多数地块,然而这块地却无人问津。原因很简单,土地出让之前,地上是苏州化工厂,工业污染对深层的土壤甚至地下水产生影响。在土地没有确定完成修复前,无人敢接手。

苏州作为全国较早的承接海外工业转移的城市,在城市发展的早期由于环保意识淡薄,在城市更新需要完成新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原有工业企业遗留下来的“毒地”不在少数。而这也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在目前新的产业转移、城市重新规划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

苏化毒地

对于苏化厂地块,早已有很多房产商对其虎视眈眈,可此地土壤毒性太大,不经过治理除毒的话,谁也不敢将它推向市场。据了解,该片毒土地主要是苏化厂的原址,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自苏化厂搬迁后,该地块已闲置近2年。

苏化厂,对于苏州市民来说,可谓家喻户晓。提及它,市民潘先生心有余悸,“生产农药的老化工企业,城南的居民深受其害,经常闻恶臭味,河道也被污染。幸好它搬走了,不然,住在附近的人还要继续遭罪。”

苏化厂创建于1956年,曾是国有大型一档企业,从2003年起实施整体搬迁到张家港。2006年起,公司本部开始逐步停产,2007年8月31日前公司已对先期停止生产的氯化苯、醋酐、吡虫啉、草甘膦、离子膜烧碱等10多套化工生产装置实现了安全、环保整体拆除。当年底,甲胺磷、三氯硫磷等装置也被顺利拆除。

虽然苏化厂的车间和仓库搬走了,但是这些区域内的土壤含有诸如甲胺磷、氯化苯等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的可能性最高,残留的化学物质不但会对浅表层的土壤产生污染,还可能对深层的土壤甚至地下水产生影响。

记者日前来到了苏化厂原址。只见周边已拉起了围墙,院内杂草灌木丛生。尽管时值冬天,可干枯的成片一枝黄花大多有1人多高,迎风摇曳,好像在诉说昔日挂满黄花的壮观。

踩着一条泥泞的小路,记者走进苏化厂原址中心位置,却发现上千平方米的地带寸草不生,多个大小不一的深坑内全是黑水,如同酱油般,散发出刺鼻的气息,还有股淡淡的农药味。

记者发现,苏化厂原址中心位置周边的小水坑中的水却清澈见底,水里甚至长起了一些水草。据说,不长草的黑水坑地带是苏化厂生产核心区,“土壤被污染的浓度相对高出许多。”

苏化厂原址土壤究竟有多毒?如何来直观地验证?记者特意买了多条活鲫鱼前去试验,大的每条九两多,小的也有三四两。在如酱油般的一黑水坑旁,记者丢进一条三四两的鲫鱼,鱼儿刚游了10多秒,便翻起了肚皮,漂在水面没了动静。

检测保密?

苏州市环保局的官方网站显示,今年1月5日,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就《苏化厂土壤污染调查及修复方案》项目召开专家咨询会。来自中国环境科学院、环保部南京环科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五位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论证。

专家们对项目前期的现场监测结果及环境污染因子及可能原因进行了充分会商与讨论,一致认为:苏化厂原厂址土壤存在有机物析出的巨大环境风险;局部区域苯系物污染严重,氯化物和磷化物含量较高。建议须经充分技术论证及土壤修复后才能适度进行开发,具体修复方案必须在考虑环境风险的同时,兼顾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修复方案要经过经济效益评估。

去年5月初,苏州市专门请来了德国DHC公司的几名“洋专家”,帮助环保部门对苏化厂旧址开展土壤分析评估和修复研究工作,“洋专家”们经过实地考察初步掌握了苏化厂内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并透露,苏化厂旧址内共有19个重点污染区域,过去这里大多是生产车间或堆积农药产品的仓库所在。后来,“洋专家”进行土壤采样时,在这块土地上设置了37个采样点位,并根据分层标准的不同,按一至四米的挖掘深度共采集了74个土壤样本,其中15个由DHC公司带到德国检测,剩余的大部分样本则在苏州进行检测。

具体负责这一项目的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积德告诉记者,苏化厂旧址地块占地约40万平方米,因该厂建厂历史很长,早期的生产技术在环保方面也确实有些不到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目前,苏州与德国DHC的合作已经结束,请国外的专家参与,主要是拿出一个污染的评估报告,并针对这块土地的治理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经过采样分析,土壤污染评估有了初步的结论,苏化厂的土壤里的确存在污染物。

据杨积德介绍,此次之所以要请德国专家来帮忙,是由于我国目前对土壤污染的检测标准仍以重金属为主,在有机物污染的检测分析领域,则只能参照欧盟国家的标准,并且国内的相关技术也比较匮乏,“苏化厂土壤污染以有机物为主,在重金属检测方面,只发现个别的样本超标。”从现场掘洞采集时的气味辨别来看,苏化厂旧址的土壤污染情况似乎并没有之前设想的那么严重。

对于具体污染程度,存在哪些有害物质,杨积德称结果是保密的,具体内容不便透露,“主要是苯和醚超标。”

杨积德说,从检测结果来看,苏化厂原址土壤被污染不是很深,污染深度在2至3米,因部分地段有渣土,真正受污染的也就1至2米。“目前,他们已和有关治理公司拿出多个治理方案提交市政府审批,还尚未确定。”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天涯就是天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商住两用

苏化厂原址位于规划中的南门商圈。根据规划显示,该地块将建住宅楼、幼儿园、市民中心等。因毒土壤迟迟没有治理,并且不道知治理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致使这一地块尽管早已被土地储备中心收回,但何时能上市还是未知数。

“这块地方肯定是古城区范围内比较大的黄金地段,它的定位应该与附近的百年苏纶厂是相似的,所以地价不会低的。”从事房地产研究的苏州名都机构首席分析师史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样位于古城区的百年老厂苏纶厂地块项目是苏州城南标志性的新型商业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星级酒店、商务办公、酒店式高级公寓、中高档住宅为一体,是苏州最大规模的城市综合体。该地价就拍卖到了16.1亿元的高价。

史亮分析说,在现在这个地价飞涨的市场下,按说苏化厂的地块肯定会超过苏纶厂的单价,应该在每平方米一万元左右,总毛估价在40多亿元左右。但是如果考虑到其污染的问题,这个价格就可能要打问号了,因此到底治污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其上市价格。

据有关人士介绍,在苏化厂原址,甲胺磷、氯化苯等化学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的污染危害较大,人体和动物和这些有机物接触后会出现中毒等反应,譬如恶心、头晕等。环保专家王宇湖和房产专家史亮表示,苏化厂原址地块首要的问题是治理。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积德也表示,由于该地块面积、体积都很大,涉及的污染情况也比较复杂,不管如何,不治理好是肯定不能上市的,毕竟以后住人要考虑到一个环境安全。而且这方面就有教训,如上海曾有小的化工厂地块,后来建房子上市销售后引起较大争议,甚至有业主提出退房问题。

治理难题

采访中,记者获知,苏州市特种化学品有限公司原址正在开发建设中,但E地块土壤也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经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其中六价铬的污染深度为5米,污染范围为8142平方米,受污染土方量约为40710立方米。

近日,苏州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和措施是,建议将E地块受污染土壤暂时堆到F地块,与F地块受污染土壤一起修复。在E地块受污染土壤尚未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下,停止对E地块及邻近区域进行任何生产施工作业。“由于东侧、南侧道路填土上分布着大量重金属铬和六价铬污染的土层,必须马上停止南侧和东侧的道路施工。同时在E地块南侧和东侧靠近道路一侧必须设置防渗墙,防渗墙深度不低于5米,防止重金属铬和六价铬渗透后对周边住宅小区土壤的污染。”

那么,如何来治理苏化厂原址,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杨积德说,根据国外的经验,主要是异位修复和原位修复。所谓异位修复是指把污染土壤挖出后进行治理,而原位修复是指把污染土壤留在原地进行修复。据介绍,目前,苏州环保部门已拿出多种治理方案。其中主要有——

方案一:换土。把含有有害物质的土层取走,使用新鲜的土壤回填。然后再对取走的有毒土壤进行治理,用在别处。

方案二:烘干。把有毒的土层挖起进行烘干处理,消除有毒物质,然后把烘干的土回填。

方案三:灌蒸汽。向地下灌蒸汽,再将蒸汽抽出并把有机污染物从蒸汽中分离出来。

方案四:中和。用石灰等物质,对土壤中的化学物质进行中和消毒处理。

“无论用哪个方案治理苏化厂原址土壤和地下水,在短期内都是难以完成的。”据杨积德介绍,该地块的治理项目太大了,而且是苏州第一次科学、规范、大规模实施土壤治理的工程。也可以说是国内首次对如此大面积的有毒土地进行治理。“根据国外的经验,这类土壤修复时间都比较长,三年、五年都有。”此外,关键问题是,经过专家论证和政府审批后,不论采取哪种治理方案,代价都是惊人的。据杨积德估计需要几个亿或十多亿,目前这笔巨资由谁来出还是个未知数。

杨积德还指出,现在环保部门对能直接看得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治理多,对土壤还没有更好的经验,目前可谓是环保部门的一个难题。记者了解到,在青岛红星化工厂厂区搬迁后也面临着铬污染土壤处理的问题,采用灌水稀释的方法修复土壤已经五六年了,现在还在进行中。这个措施虽然有效,但需要的时间相当长。国内还没有一家技术成熟的机构,敢打包票能在短时间内用较低成本将土壤修复完毕。

如果不治理,苏化厂原址能否建房或建设成绿化公园?杨积德说,如果不经治理,该地块是不可以开发建设成商业区或住宅小区的。在原址上可以建工厂,因为工厂的通风条件比住宅好,但地下有毒物质的挥发对人体还是有影响的。“在原址建公园的话,有毒物质被自然降解也至少需要四五十年。”

苏州市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苏化厂旧址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将成为一个案例,为苏州市更多的化工关闭、搬迁企业的土壤治理和修复积累经验。因为苏州市区范围内已陆续关闭了众多化工生产企业,这些化工企业原址土壤不同程度被污染,如何来治理好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

二次污染?

苏州环保界一位人士认为,治理被化工厂污染的土壤,国内不少地方都在行动中,但能做到一次性完全根治的很少,“治理过程中,存在移毒、埋毒等措施,这可能就会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

早在2006年7月,同样位于苏州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了20亩污染土地,导致6名筑路工人挖土时被翻起的土壤熏晕了。因该地块紧邻郭巷中心小学,污染物将直接影响上千孩子的健康。事故发生后,引起当地政府各级部门的极大重视,运来新土覆盖在毒土地上,并表示该地块以绿化为主。“填埋深度超过了1米,尽管此举有助于化学物品的分解,但有毒物质的分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采用深埋法其实还是存在二次污染的现象。”

据介绍,去年上半年,浙江金华对一处化工厂原厂区含磷土壤修复及含硫和硫化钠污泥进行处置,采用深挖移除的办法改善该地块和周边环境,取土最深处竟有13米。根据有关部门制定的无害化处置方案,利用次氯酸钙和土壤中磷、硫、硫化钠等反应生成磷酸钙和硫酸钙,然后将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泥及土壤全部清运至卫生填埋场填埋,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经监测,该地块土壤经清运修复后,未检测到有机物残留,土壤环境质量已达到二级标准,顺利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不过,该地块约260亩的土地被削低了3.5米至13米,累计开挖了80多万立方米,总投资逾4000万元。

作为国内第一家生产颜料的济南裕兴化工厂,也是国内第一家生产铬、钛产品的企业。按照济南市有关部门的决定,今年底,不管该厂新厂区是否具备开工条件,老厂必须停产实施搬迁。但其搬迁后,也存在和苏化厂原址类似的问题,那就是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根据目前尚未得以论证的治理方案是,“表层污染程度较重的土将全部清走,在封闭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焚烧。污染轻的土层进行灌水,稀释土壤中的铬含量,稀释后的水进裕兴化工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达标排放。”

仙豆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地 还没有拍卖吧
估计5-10年之内是不会拍卖的
买估计有人会买的
不过一般人都不敢住哈哈哈
juanbaby5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乘桴浮于海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记者丢进一条三四两的鲫鱼,鱼儿刚游了10多秒,便翻起了肚皮,漂在水面没了动静
有那么快吗?里面什么东东啊,这么毒
my_a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