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看食品造假者手段如此卑劣!!!!!!

浏览0 回复62 电梯直达
天字一号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看霉变的水果如何穿上诱人的新衣



  这是位于福州市南郊红星农场里的一个水果储存仓库,仓库里堆满了成箱的橙子,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霉味。



    老板则拿出一个小药瓶挑出一些红色粉末,倒进一盆无色油状液体里进行调和。盆里的油状物很快就变成了深红色,这种深红色的油状物被涂抹在盆子里的海绵上。随后,晾干了的橙子被放进了盆里。



据老板介绍这么做是为了给橙子打蜡上色。这种红色的粉末是一种色素,而这种油状物则是石蜡。



加了明矾就能使甜蜜素、味精、酒精、水分等快速渗入到桃子果肉里,既能增加重量,又能使还没成熟、味道酸涩的桃子变得清脆香甜。



    专家:明矾是不能加的,为什么呢?就是明矾当中,我们前几期节目已经谈到过,很明确,因明矾当中含有铝,这种物质对小孩影响智力,除了这以外,这整个制作的方式,这个水,就是(水中)微生物、细菌总数、大肠杆菌一定超标。所以往往会造成我们的消费者腹泻。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天字一号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老陈醋你分得清吗?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有食醋生产企业近100家,年产陈醋、老陈醋在10万吨以上,被称为中国的“醋都”。闻名全国的山西老陈醋的生产基地——山西水塔集团就位于离县城不远的孟封镇。在孟封镇西堡村我们找到了老醯儿醋厂,这里离水塔集团不到一公里。在老醯儿醋厂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厂里的老板,据他们介绍,厂里生产的都是酿造食醋,产品敢跟“水塔”牌相媲美……
    记者:为什么要加色素?技术员:陈醋的颜色应该是深色的,这个原醋颜色太淡。记者:加了色素颜色就深了,像陈醋似的。
    记者:你用嘴裹该多不卫生。你用嘴裹卫生吗?工人:卫生。怎么不卫生。记者:卫生啊?工人:卫生。
    从洗瓶、灌装、到贴标、包装,都集中在这个仅有七八十平米的房间。车间里杂物堆积。“食品安全”标识也被丢在地上,任工人践踏。
天字一号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自制酱油借“壳”上市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亚东小营集贸市场,主要经营项目之一是酱油调味品。记者和北京市工商执法人员在这里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品牌的酱油有几十个品种。


    摊主:这是北京老抽,金狮的,这是海天的。

    然而,记者和工商执法人员在调查中注意到,这里卖的同一种品牌和规格的酱油价格却相差不少。

    摊主:那个32(一箱),这个28(一箱)。

    记者:看不出来。

    摊主:一般看不出来,从包装上看不出来。



    随后,记者和工商执法人员又走访了北京市回龙观、来广营等几家大型集贸市场。这几家市场里同样存在这种情况,销售的各种名牌酱油中,同一种品牌和规格的酱油价格相差不少。以这种容量为1.75升的金狮利康酱油为例。因为它包装容量大,很受一些中小餐馆的欢迎。据有的摊主介绍,这种酱油在一些摊点能占到酱油销量的一半以上,而价格最高的每箱36元,价格最低的每箱只要16元。这同一种酱油,价格相差了一半以上。

    这几瓶品牌和规格相同,但价格相差悬殊的酱油,从包装上看不出什么差别,不过,一名摊主向我们透露,这几瓶酱油的质量大不一样。

    记者:质量差别大不大?

    摊主:差的大,颜色和味道都不一样。

    根据一些摊主的介绍,同一品牌和规格价格较低的酱油质量不如价格高的。为了验证这一说法,记者和工商执法人员从北京市回龙观、来广营、亚东小营等集贸市场随机购买了18 个摊位的1.75升桶装标称为金狮利康的酱油,它们的价格都在16至30 元之间。这些产品随后被送到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检测。

    几天后,检测结果出来了,送检的18个样品,全都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是大肠杆菌和菌落总数超标,此外,酱油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其中,菌落总数最高的超过国家标准86倍,大肠杆菌最高的超标25倍。

    鲁绯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它就会引入病原菌,所以对身体情况不太好或者是老人等,免疫系统比较弱的人或者有炎症的人,他就会产生一些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腹泻。

    据鲁绯主任介绍,检测酱油是否合格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这是酱油主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它的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也就越好。按照酿造的工艺划分,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酿造酱油是由大豆、麸皮、小麦等粮食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发酵而成,在发酵过程中会自然产生氨基酸态氮。而配制酱油,也要求在50%的酿造酱油基础上进行配制。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无论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每一百毫升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都不得低于0.4克。



    但是检测发现,这18个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全都低于这个标准,最低的一个样品氨基酸态氮含量每一百毫升只有0.014克,不到国家标准的二十八分之一。

    鲁绯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氨基酸态氮在其正常生产工艺中间产生的这样的物质,那么现在这些产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很低,这表明它们不是按照正常工艺生产的。 

    送检的18个金狮利康酱油都标称是酿造酱油,生产企业是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公司。那么,这些价格在16至30元之间的金狮利康酱油究竟是不是王致和公司的产品呢?记者随后又来到北京王致和公司求证。

    翁运春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销售公司经理:

    我们公司生产的酱油,每箱31.8元,一箱六桶,每桶5.3元,市场上低于这个价格销售的肯定有问题,是假货。

    经王致和公司技术人员鉴定,送检的18个标称是王致和公司生产的所谓金狮利康酱油都是来路不明的假冒产品。

    主持人:酱油中必然有的重要成分氨基酸态氮几乎没有,大肠杆菌和菌落总数却超标不少。专家推测,这些酱油可能不是按照正常工艺生产出来的,那么这些酱油到底是哪来的?又是怎么加工出来的呢?

  根据掌握的线索,北京市朝阳区十字口村一带有人专门回收废旧酱油桶,工商执法人员决定从废旧酱油桶开始,顺藤摸瓜,追查劣质酱油的加工窝点。记者和工商执法人员在十字口村的一个废品回收市场看到,各种品牌的酱油桶堆放在空地上,已经按品牌分类捆扎在一起。一位摊主告诉我们,这些回收来的旧酱油桶销路不错。



    摊主:他们都从这里买,每天都过来买。

    这个摊主也不知道来买这些旧酱油桶的是什么人,买回桶去又用来做什么。不过她向我们透露,在十字口村就有人定期从她这儿购买旧酱油桶。记者和工商执法人员根据她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十字口村里的一个小四合院。从外面看,这里和普通居民房没有什么区别。

    走进朝北的一间屋子,记者和执法人员看到,这间屋子有十平方米大小。空地上散放着一些旧酱油桶,看上去黑乎乎的,标签上有“金狮利康”和“酿造酱油”的字样。墙边放着一个大的塑料桶。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将一种黑色粘稠的液体倒进灌满水的塑料桶里。

    记者:这是什么东西,倒进去的?
中年男子:糖色。



    他所说的糖色就是焦糖色素。焦糖色素是一种食用染色剂,可以用来增加酱油的着色效果。国家标准规定,在酱油生产中允许适量加入焦糖色素,但它只是一种添加剂,不能当作生产酱油的主要原料。因为焦糖色素含有砷、铅、汞等有毒元素,摄入过量对人体有害。

    在这间小屋里,除了塑料桶、水瓢这些简单的工具,记者没有见到任何和酿造酱油有关的设备;除了焦糖色素、盐和水以外,也没有见到大豆、小麦等生产酿造酱油必备的原料。

    记者:咱们这个成本也就是盐和糖色?

    中年男子: 对,就这两种东西。

    把焦糖色素倒进水桶里以后,这名男子就直接把胳膊伸进桶里开始搅拌,洗完胳膊的水又倒进了酱油桶里。

    记者:这接的是自来水?

    中年男子:是自来水。这个其实挺干净的,什么都挺干净的。

    经过焦糖色素、盐和水的简单勾兑,所谓的酱油就做好了。这名男子从地上捡起一根胶皮管,将胶皮管的一头放到勾兑好的酱油里,另一头则放进嘴里一吸,酱油就流出来,开始罐装了。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而他却承认,自己从来没有办理过健康证。

    记者注意到,用来罐装勾兑酱油的包装桶黑乎乎的。这名男子告诉我们,这都是回收来的原厂的桶。

    记者:这壶是从哪儿收的?

    中年男子:旧货市场。

    这些回收来的旧桶连简单的清洗都没有,就直接罐装了。这名男子说,这旧桶的里面是不需要清洗的。

    中年男子:里面是干净的,洗来洗去,外面东西洗到里面去了,弄脏了它容易长毛,变味。

    用色素、盐和水勾兑的所谓酱油灌进回收来的包装桶里,换上新的桶盖,就变成了用大豆、小麦等粮食酿造的所谓王致和金狮利康酱油了。随后,这名男子又开始洗刷这些罐装了假冒酱油的包装桶。 他说,这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货卖一张皮。什么东西都一样,你给它打扮好了就是好东西。打扮不出来不行。我们做的也挺卫生的,真的,我感觉挺卫生。

    不一会,几十个包装桶就洗好了。

    记者:像你这一天能做多少箱

    中年男子:一个劲地做,一个人能做好几十箱(一天)。

    这名男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焦糖色素、盐、水加上包装的费用,一箱假酱油的成本不到10元,按每箱最低15元售出,一天一般卖50箱,就能获利250元。

    虽然这些酱油是勾兑的,但包装桶是回收来的原厂的桶,所以从外观上来看,这些假冒的金狮利康酱油足以乱真,而且因为勾兑的成本低,所以价格也低,因此销路还不错。

    记者:这都往哪儿送

    中年男子:送到来广营,熊猫环岛那边。

    工商执法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这个造假酱油的窝点,既没有工商执照,也没有卫生许可证,根本不具备生产酱油的资质和条件,属于非法生产伪劣酱油。

    在针对假冒伪劣酱油的历时两个多月的调查中,记者和北京市工商执法人员又陆续在北京市朝阳、石景山、大兴等区又发现了十多个假酱油的非法窝点。

    根据掌握的线索,大兴区西红门镇的一个加工点经常会在晚上传出机器开动的声音,而且有货车频繁出入,运送多个品牌的酱油,工商执法人员对这个加工点进行了突击检查。

    这是一个出租的独门独院的民房,在其中一个房间里,有一台灌装机,正在灌装塑料小包装酱油。包装上标称是黄豆酱油,用纯粮酿造而成的。记者在另一个房间里发现了几个大塑料桶,桶里面盛着满满的黑色液体。一名工人承认这是买来的散装酱油。

    在院子里,记者发现,水龙头上另外接了一根橡皮管,橡皮管的另一头在酱油桶里。工人承认,买来的散装酱油还要用自来水稀释。

    这名工人承认,一桶50斤装的散装酱油可以用自来水稀释成250斤。稀释后的酱油颜色会变淡,所以还要添加焦糖色素来增加色度。记者注意到,用来勾兑酱油的塑料桶里面还有一根木棍子。

    工人:焦糖搁完以后不是不溶嘛,就用这个搅和一下,焦糖就溶开了。

    记者:这里面怎么还漂着塑胶带呢?

    工人:这是胶带。

    这名工人说,因为害怕检查,他们都是白天休息,晚上生产。由于加工原料和方法都非常简单,所以产量并不小。

    工人:三个人一晚上也就装一百多箱吧。

    在这个加工点,工商执法人员只查获了少量的勾兑酱油,但是在进一步调查中了解到,这个加工点的老板在附近还租有库房。根据这一线索,记者和执法人员随后又赶到了这个库房。库房里堆放着还没有来得及运走的酱油。经过清点,工商执法人员在这个加工点和库房共查获各种品牌的假酱油和食醋129箱,包装纸箱2300多个,各种假冒的包装盖、瓶盖、商标多达87000多张。

    在这次针对假冒伪劣酱油的专项执法行动中,北京市工商局共查抄了18个制造假酱油的窝点,最大的一个窝点查获了14吨劣质酱油。

    曹中生北京市工商局消保处处长:

    在城乡接合部,有一些造假酱油的窝点,这也是我们一直重点打击的对象,这些假酱油主要销往的,大部分是一些城乡接合部一些市场,另外就是一些餐饮企业。

    根据调查中掌握的情况,北京市工商局近日又对市内部分餐馆所使用的酱油质量进行了抽查。结果发现,抽查的12家餐馆中有2家餐馆在使用假冒的酱油,这些假冒的酱油都是从附近的集贸市场以较低的价格购进的。

    据了解,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针对酱油的抽查合格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合格率仍然偏低。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米、面、油、酱油、醋五大类食品的质量状况进行了抽检,结果发现酱油合格率最低,仅有32.4%。

    2003年9月份以来,国家质检部门加快实施了对米、面、油、酱油、醋5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加强了对这5类食品生产企业的无证查处。

    2005年09月和2006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从市场上和生产厂家对全国酱油质量进行了抽查。结果发现,酱油质量明显好转,总体合格率都超过了70%,但是仍然有近四分之一不合格。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酱油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卫生不合格,大肠杆菌和菌落总数超过国家标准;此外,用毛发水等非食品原料生产酱油的情况仍然存在。

    主持人: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我国酱油每年产销量大约有五百万吨。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质量合格的酱油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在平时的选购中我们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酱油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原料的好坏。按照我国酱油生产标准,酿造酱油必须用大豆、小麦和麸皮为原料。所有原料都不能有异味,不能含有杂物,更不能发霉变质。另外,工厂还要对原料中的水份、蛋白质等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厂。

    对发酵程度的把握也是决定酱油质量好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豆粕、麸皮和小麦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要用70度以上的热水加湿,充分搅拌后,再加热制曲。发酵的时间和温度都有严格的规定。

    为了更科学地掌握发酵程度,还要对酱醅进行化验,各项数据都达标后才能抽取原油。

    高温灭菌也是保证酱油卫生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发酵完成后,还要进行过滤和高温灭菌,然后才能进行罐装。出厂前,每批酱油还要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上市。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鉴别酱油质量的优劣呢?



    高丽华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一般来说,鉴别合格酱油和不合格酱油从颜色上可以看出,合格的酱油颜色比较红、亮,有光泽、透明,而不合格的酱油,颜色上发黑发暗,不透明。

    鉴别酱油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可以把这酱油倒在瓶子里后,摇一下,合格酱油产生的泡沫非常细腻,保持持久;而不合格的酱油泡沫比较大,很容易散去。

    轻轻的摇一下,合格酱油挂碗现象非常好,有一种发粘的感觉,不合格的酱油呢,挂碗现象不好,很容易又滑落下去。

    主持人:目前,从执法部门调查的情况看,大型正规酱油企业的产品质量还是有保障的,而像前面片子里调查到的非法酱油加工点问题又是比较严重,一般说来,这样小作坊生产加工地点隐蔽、分散,出了问题后打一枪换个地方,都会给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有关执法部门表示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打击假冒伪劣酱油生产的力度。同时,欢迎广大消费者向当地执法部门进行举报。

    另外,本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去年震惊全国的“苏丹红”案件作出终审判决,广州田洋公司有关负责人谭伟棠、冯永华因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和十年,同时分别被处罚金230万元和100万元。根据质检部门的调查,去年广州田洋公司在辣椒红一号等产品中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Ⅰ号,导致包括广东亨氏美味源辣椒酱、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在内的30家企业的88个食品样品,曾先后被检出含有工业染料苏丹红Ⅰ号。
天字一号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火锅底料,冬天里的一把火
    朝天门小食品批发市场是重庆市最大的食品批发市场之一。在这个市场里,出售的各类食品中,就有当地的特产:火锅底料。据了解,在重庆市,生产这种袋装火锅底料的厂家虽然不同,但包装却很相似,大都标有"重庆特产","重庆火锅,麻辣烫"等字样。这里的老板告诉记者,火锅底料质量的好坏,很难从包装上看出来,但是可以用手摸出来。
    记者:凝固剂是什么东西?老板:凝固剂是加硬度的。记者:凝固剂是什么东西?老板:化工原料…… 这位老板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才含糊地透露了一点其中的秘密。
    记者:这个是什么?刘鑫食品厂老板:这个是食用(石)蜡。记者:就是石蜡?记者:石蜡一般起什么作用?工人:起硬度!记者:硬度?工人:对!
    刘鑫食品厂的老板虽然承认在火锅底料里添加了石蜡作凝固剂,但是又解释说添加的这种石蜡是可以食用的。
天字一号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速冻饺子,触目惊心的伤
    天津兴达食品厂其实就是一家小作坊。外边的一间小屋,算是绞肉车间,里面灯光昏暗、墙上落满了灰尘。一台绞肉机和几口大缸是这里的主要设备。(空镜)这位戴眼睛的年轻人自称是厂里的技术员。他说,他们使用的猪肉都是杀猪时丢弃的下脚料。
    记者:这是什么肉?技术员:用刀划下的下脚料,杀猪的不要了。
    记者:你怎么用手搅拌呢?技术员:手比棍子得劲,棍子面积小,手还灵活。记者:这样卫生吗?技术员:卫生,什么东西不是用手做出来的,吃的东西都是用手做出来的。
    操作台上落满了灰尘,工人只是擦擦了事。这里的生产过程完全是手工操作。用来生产饺子的双手,工人也懒得洗洗。记者:怎么不洗手啊?工人:我们自己又不吃。
    正在包饺子的几个工人也都说,她们没有洗手的习惯。土制炉子里冒出的烟灰,把小屋子搞得尘烟飞扬、乌烟瘴气。这位工人还在吞云吐雾。 记者:你抽烟烟灰掉到饺子里怎么办。工人:没事,一和,照样吃……

天字一号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中国特产“毒大米”
    我国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市场上查出“毒大米”数百吨,根据部分省公布的“毒大米”样本检验结果,所抽检样本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均严重超标。
    一处非法加工大米的仓库



    问题食品每天放倒500人——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食品后可出现发热、腹痛、呕吐、食欲减退,严重者在2至3周内出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皮肤黏膜黄染、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病的表现,也可能出现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症。
    原料米已霉变发臭米中布满蛹丝
    整车的有毒大米没准那天就进了咱家的厨房
天字一号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变态香肠令人作呕
    长虹食品大市场是南京市有名的副食品批发市场,春节日益临近,在位置显眼的香肠批发点前,摆满了各种色泽鲜艳的香肠。大批的香肠还在不断地装卸着,生意很是红火。但是记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里的香肠不仅价格差别很大,而且有的香肠价格比猪肉还要低很多……
    为了了解这些香肠的质量究竟有什么差别,按照摊主提供的地址,记者直奔江苏省泰兴市,在紧邻泰兴市的南通市如皋县城公路边的一个加工点,工人对我们的突然出现很是戒备。记者随后来到不远处的一家冷库。远远地就能看见,工人正从冷库里往外抬着碎肉。车间里,工人正用铁锹把地上的肉泥铲进铁桶,院子里已经晒了一些香肠。在另一个车间里,满地都是猪头和碎肉。
    这些碎肉就是槽头肉,槽头肉是猪舌头后面的肉,老板告诉记者,他们这一带不少加工点都用槽头肉做香肠,而附近的泰兴市有一个叫野竹村的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用槽头肉做香肠。
  亚硝酸钠在食品加工中主要作为发色剂和防腐剂使用,它的最大用量为每千克加0.15克,而老板在500斤肉里就加进去了100克亚硝酸钠,超过最大剂量的两倍多。但是老板也知道亚硝酸钠加多了不好。 老板:这个东西(有)剧毒随你多好的身体吃这么一点就死了
    接着老板又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个红红的瓶子,往桶里又倒了一些红色粉末。 记者:这是什么呀?老板:食品红调色的。 老板把水桶提到操作间,接了一桶水。随后整桶的食品红溶液被泼到池子里的肉馅上。工人迅速地开始搅拌。
    灌好的香肠拿到架子上去晾之前,还要到放进门口的大盆子里,浸一下,工人说这种特殊的处理是为了防虫。 工人:(香肠)容易粘苍蝇。记者:那你们怎么办?工人:用药水来(防蝇)用打蚊子的药水一打(在水里)就不粘了!
    虽然院子里苍蝇到处乱飞,但是用药水浸过的香肠上,却一只苍蝇也没有。几只死苍蝇散落在装着药水的盆子里。 晾晒一阵子后,香肠被送进了用砖砌的、简陋的车间里进行烘烤。
  老板还介绍说,他这里的肉还算是不错的,村里还有一些加工点做香肠用的肉,比他用的还差得多,有的根本就不能吃。 按照老板提供的线索,记者又来到野竹村的另一个加工点,看看老板说的“不能吃的肉”究竟是什么?加工点里,几名工人坐在窗子底下分割肉。院子里到处堆着成堆的肉块。
天字一号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包房里不为人知的甜蜜陷阱

许多老人都喜欢松软面包那独特的蓬松口感。可这样的蓬松后面藏着什么秘密呢?





    陷阱一:蓬松面包用改良剂

    许多面包房都有这种松软的小圆面包出售。个头一般有一个小碗大小,价格只在1—1.5元之间。但如果将这个面包使劲揉捏,就会发现面团实际上还不到面包体积的1/3!有50多年从业经验的面包制作高级工程师、天津焙烤食 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苗嘉琦指出,这全是面包改良剂的“功劳”。

    “传统的面包制作方法是不需要使用面包改良剂的,一般甜面包只需高筋面粉、鸡蛋、糖、黄油、酵母。”苗嘉琦表示,面包改良剂能让面包更柔软、弹性更高,并有效延缓面包老化发干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体积比传统做法大,卖相更好。

    “同样大的面团,传统做法制成面包后会增大1.5—2倍,而使用了改良剂的面包,则会增大2—3倍,如果改良剂加得多,膨发倍数 还会更大。这样一来,起码面粉用得少了,降低成本的办法,当然有人喜欢用。”

    改良剂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使用没有危害。不过近来的质检结果发现,有的商家在面包改良剂中添加违禁的溴酸钾,虽然能起到增白、强筋、增加弹性的作用, 但可能会导致癌症。

    要怎样辨别面包中是否加入了过量的改良剂呢?苗嘉琦说,不要贪图太过松软的口感,这样的面包最好不要买。面包的体积在面团的2倍以下是正常的,如果超过了就应提高警惕。



  陷阱二:全麦面包用色素染

    全 麦面包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含量更多、蛋白质也更丰富,还有减肥瘦身的效果……健康风潮越来越盛,全麦面包也更加受人们的欢迎。

    全麦面包的 价格往往比普通的白面包贵一倍左右。超市里的普通品牌,同样重量的白面包不到4块钱,而全麦面包就要6块多。面包房里的价格差更大,一袋普通面包6块钱上 下,而全麦的需要10块钱左右。刘大妈有糖尿病,大夫叮嘱她多吃粗粮,所以就算贵许多,刘大妈还是每次都只买全麦的。

    “不止全麦面包卖得贵,全麦面粉也比普通面粉贵”,苗嘉琦说,但“全麦面包并不都是用全麦粉做的,而是全麦粉加部分小麦粉。国外的全麦面包是有统一标准的,而且他们大多用市售统一规格的预拌粉。但我国还没有制定标准,所以全麦粉占40%的叫全麦面包,全麦粉只有5%的也叫全麦面包。”

    可是如果全麦粉实在太少, 就表现不出“全麦”的样子来。因此,就有面包房往面包中加入焦糖色素等黑色或褐色的色素来蒙混过关。

    怎样才能选到真正的全麦面包?苗嘉琦说,首先,全麦面包都比较粗糙。购买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是否组织过于细腻,是否面包中有大量的天然麸皮。其次,全麦面包应该呈天然的褐色,而且褐色不那么均匀。如果面包颜色太深,已经接近黑色就可能有假。再次,全麦面包较柔韧,口感不会那么蓬松。最后,凭粗糙的口感就能完 全辨别。

   



  陷阱三:香酥菠萝包、牛角包,都用人造黄油

    香甜松软、外皮酥脆的菠萝包是很多人的最爱。这全 得归功于面包中大量的黄油。其实,不光是菠萝包、丹麦牛角包等此类又酥又香的面包需要大量黄油,几乎每种面包都需要用黄油。可据苗嘉琦透露,现在基本上都用的是人造黄油。不光是那些便宜的小面包房,许多知名的连锁店也如此。“纯正的天然黄油一般靠进口,需要1万多一吨,可人造黄油只要6000左右。”

    人造黄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其危害比猪油、牛油等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大得多。范志红说,大量研究指出,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更容易使人发胖。

    天然黄油和人造黄油的香味不一样,前者更柔和。但是,如果在面团中加入少量人造黄油是根本吃不出来的。因此,只能从标签上辨别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标有“酥油、起酥油、植物起酥油、植物脂肪、人造黄油、麦淇淋、植脂末、奶精”等字眼的统统不要买。

  陷阱四:水果面包多用香精、色素调的

    橘子面包颜色金黄,清甜的柑橘香让它很有人缘。李小姐觉得水果面包既天然,又有水果的营养,所以更健康。在面包房里,记者看到,水果味儿的面包很受欢迎。黄色的香蕉味儿、粉红的草莓味儿、绿色的哈密瓜味儿……应有尽有。

    “真正用果汁做的水果面包几乎为零”,苗嘉琦说。许多水果面包的“水果味儿”都是用香精、糖和酸味剂调出来的,再用色素打扮一下,就一副“水果模样”了。那有 果肉的面包会不会好一些呢?“按照国家标准,果肉面包的果肉含量应该占50%—60%,但是很多地方都没有达到。”水果加得少,自然香味和味道都不够,因此果肉面包中也会加入香精和色素达到理想的效果。

    范志红说,其实人们用常识就能辨别。“经过高温烘烤,果汁的颜色哪儿还能这么鲜艳好看?”因此,颜色太鲜艳浓郁的面包就不要买了。天然的水果香味清新自然,味道比较淡,如果香味特别浓郁的就肯定加了香精。

   



    陷阱五:火腿包用劣质火腿来充数

    面包房里,以各式火腿包、肉松包为代表的咸味面包撑起了半壁江山。自称“食肉族”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的早饭都是一个火腿包或者肉松包,因为“爱吃咸味儿的,而且有肉有面,觉得营养更好”。

    可是火腿包里也有猫腻。苗嘉琦说,不同火腿的价格差别非常大。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小店都会选择便宜的火腿来做面包。“好的店用纯肉火腿,图便宜的用的火腿就是淀粉加点肉掺上香精和色素”,这类便宜的火腿多是不知名的小厂家生产,质量和安全都很难保证。

  陷阱六:甜面包中加糖精

    除 了面粉和黄油,制作面包时用得最多的原料还有白糖。当然,“聪明”的店家也会想出办法。苗嘉琦说,很多面包房为了降低成本,都用甜味剂来部分代替白糖。

    “一般来说,甜面包中应该加入20%的糖,很多人却只用10%的糖,其余的用少量甜味剂来代替”。苗嘉琦告诉记者,“白糖是酵母的养料,同时又能增加面包 的色泽。糖加得少了,酵母发酵不够,颜色不足,又只能加入面包改良剂和色素来弥补”。

    目前用得最多的甜味剂是糖精和比它更廉价的甜味素。它们的甜度都比白糖高好几倍,价格却便宜许多。至于甜味剂的安全性,范志红说,有不少研究认为过量的糖精能致癌,但是尚无定论。不过不能否认的是,长期大量食用这种合成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没有好处。

    甜味剂的口感和白糖有所差别。苗嘉琦说,甜味剂的甜味在口中停留时间更长,而且后味发苦。 

    陷阱七:奶油蛋糕最暴利

    面包房里最赚钱的是什么?没错,就是昂贵的奶油蛋糕。记者在面包房看到,普通的6寸生日蛋糕,价格在60多元到100多元不等。可是,制作奶油蛋糕的材料却 很廉价。苗嘉琦说,生日蛋糕中最贵的原料就是奶油,但也只有16元1千克。而这1千克就能做出五六个这样的生日蛋糕。

    不是说“10斤奶才能出1斤奶油”吗?怎么奶油蛋糕的成本这么低?原来,现在大多数面包房用的早已不是天然牛奶做的奶油,而是植物油氢化而成的“植脂奶油”。

    范志红说,这种“植脂奶油”最能骗人,很多用这种奶油的面包房,还打着招牌说自己是“纯植物,不含胆固醇”。“其实,这种人造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比胆固醇更大!”
lyx1005245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就是咱中国人现在发家致富的捷径!!!!尽赚这种坑人黑着良心的脏钱!!!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ghcil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好像是被毒品包围了。
食品问题一旦查出,就一个字“毙”
看他们还敢不敢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