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三届原创大赛】以样品管理为主线的实验室管理(10月)

浏览0 回复15 电梯直达
zhao102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gongnongbing设置为精华;

维权声明:本文为zhao1025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以样品管理为主线的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管理的文章很多,实验室的种类也很多,实验室各自的情况更是错综复杂,这里我主要和大家分享我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


    很多文章写了很多关于实验室管理的理论性要求及经验性看法,综合来看,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既定的目标与计划。那么对于实验室来说,我们的任务与计划其实是一致的,就是数据输出,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数据输出的质量与效率,这就是实验室管理的目的。围绕这一目的,实验室管理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人、仪器、方法文件、试剂试药、样品等等。面对这一复杂的体系,如何做到游刃有余,我们就是要寻找一条主线。每个实验室或者各管理者都有自己的绝招,我这里主要说的是以样品管理为主线的实验室管理。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样品管理不是局限于样品自身的送检、储存与销毁的管理,而是以样品管理为核心的扩散性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在此讨论。

    样品管理的核心环节就是要抓样品检测的误时、误检、漏检。误时,很容易理解,没能及时完成检测工作;误检,也容易理解,就是检测失误或者检测结果错误;漏检,就是样品没检测,遗漏了。实验室根据样品送检情况,每日来检查这三个环节,就可以有的放矢的顺利开展工作了。前面讲过,实验室管理的内容有人、仪器、方法文件、试剂试药、样品等等,误时、误检和漏检就可以检查这些管理内容的情况,就可以进行相关的改进。如下表所示:

 

仪器

方法文件

试剂试药

样品管理

 

 

 


☆  表示与之有关    ★表示与之无关

    前面我的一篇文章说到人是样品检测的灵魂,人的管理是最复杂、最高级的管理。实验室要简化人的管理,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分析人员按照即定计划完成工作目标即可。误时、误检和漏检可以反馈人员管理中的很多因数,也是实验室确实需要关注的因数,如下表

 

人员数量

工作纪律与能力力

人员培训

协调与调度

 

 

 



  兵法云,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实验室管理与样品分析其实也就是带兵打仗。现代科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更是要求我们要培养精兵强将。人员数量是实验室的一个头疼问题,一般的倒班的实验室人员流动性还是比较大的,我们需要保证适量的分析员开展工作,不断的培养梯队。

  误时很多情况是人员数量不足造成的,不足的意义是数量不足和质量不足,一旦是这个原因,实验室须特别关注。对于数量不足这是个永恒的头疼问题,企业不会允许实验室随意的扩编增加人员的,其实一旦数量大了对于实验室也不是什么好事,人多无事做肯定会滋事,我们要确保大家都有事可做,另外仪器数量也制约着人员数量,仪器都在运行,再多的人对于检测量来说也是无济于事。所以人员数量要合理,最多留一至两个后备。我们要做的是质量的提高,及精兵强将的打造。

  工作纪律与能力出现的误时、误检也比较常见,如上班期间工作涣散,样品不能及时完成。这是坚决要打击的类型,而且要杀一儆百。这类人会导致整个分析团队整体的涣散,俗话说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形容不太准确,有点过分,但这是我上学是老师经常说的),这句话是非常确切的。团队的精神至关重要,对于管理者这点千万不要不要疏忽,打击方法各种各样,因人而异,主要区分好是惯犯还是偶犯。工作能力造成的误时很普遍,某一样品,别人1小时完成,但是某些人花了一个班次还没搞定,而且还有很多问题。简单的讲就是重复劳动,输出效率低。这类人是管理者值得去关心和引导的,因为既然还能这么持久反反复复为了一问题折腾,说明其还是具备耐心的,不过操作的方式存在问题或者理解存在偏差。适当引导和培训,很多这样的人会成为实验室的精兵强将。但是也有些也许并不如愿,这类人我们也要进行引导与剖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在实验室我们要分配其适当的工作以便发挥其优势。

  人员培训导致误时、误检的也有,没培训或者培训不充分就上岗操作了,肯定会引来一连串的事情,误时在所难免。在另一篇文章(9月份GMP在实验室中实施)中已经剖析培训了,这里不在详解,如果培训出问题了,我们需要检查我们的培训体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协调与调度主要是指样品的交接、样品的分配与管理、相关辅助设备、试剂的准备等等,这容易造成误时与漏检。样品交接最容易造成漏检,但是只要管理好样品的接受台帐,肯定可以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班次内样品的分配出现问题,检测问题会相映而来。很多实验室建立了样品分配的管理方法和台帐,这需要因实验室而异,因检测内容而异。如果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我们就要检查我们的管理方法是执行问题还是漏洞问题了。对于相关辅助设备与试剂的准备,这是个工作策划准备的问题,任何工作开展前需要有策划和准备,没准备好不要开展,不然会造成很多无效劳动或者资源的浪费等等。

    总之人是实验室的灵魂,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中坚力量,并保证其稳定性,这样管理者的就会很顺畅了,误时、误检和漏检自然会显著降低,你的投诉低了,同时你的业绩也提升了。



  仪器是样品分析检测的基础,因为仪器造成的误时、误检很多,仪器原因总结如下表:


 

仪器不足

仪器故障

仪器过期

调度与协调

 

 

 



  仪器不足是样品检测的一个因数,但是不可能无限制的去购买仪器,这就需要调度与协调。所以如何优化和提高仪器使用效率是非常重要和值得探讨的内容。管理者需要根据误时状况进行相应的调节,并与各部门沟通,分清检测任务的主次,有的放矢的开展。当然是适当时候也需要申报适量的仪器宜满足检测需要。仪器故障造成误是很常见的,关键时候老掉链子,这需要我们做好平时的仪器维护保养工作,故障在所难免,良好的维护保养可以显著的降低故障率。另外使用者的操作也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故障平凡实验室应加大仪器操作的培训与考核,以及仪器的维护保养内容与频率。仪器过期及校验过期或者验证过期继续使用,这可能导致误检,不使用则导致误时。这需要关注各项仪器计划的执行,避免验证或者校验与实际使用的时间冲突。

  仪器管理是实验室核心管理之一,管理宗旨是提高利用率。平时的校验、维护保养等都是围绕提高利用率转的。仪器管理应在平时时刻关注,不然一旦掉链子会非常痛苦。提高仪器的自动化程度也可以早某种程度上提高利用率。

  方法文件时样品检测的关键,方法文件管理导致的误时、误检也会发生,主要为方法文件不及时或者存在缺陷导致。一旦发生这样的案例,我们一方面需要从文件体系去管控,另一方面需要完善方法开发与验证,这里主要谈谈方法文件缺陷问题,这其实是很多方法的不足。这几天论坛上讨论的检测过程中的缺斤少两问题表面上看着是人祸,其实背地里德罪魁祸首是方法文件(我们不去考虑那些方法中指明了的而不去执行的一类人)。方法描述不详细或者其表达意思只有自己清楚,使用者无法得知,于是,分析人各自根据自己的判断开展分析检测,最终导致错误的发生。有人说差异是微小的,可是很多微小的差异得到结果谁还敢相信?细化各类方法文件是避免因方法导致检测问题的有效措施。

    试剂试药主要指因为准备不充分或者交叉污染、使用过期试药导致的误时、误检。这需要实验室检测前多做好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材工。一样,良好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检测任务的有效基础,不然检测过程东找西找很容易出现问题。样品管理主要是样品从送检到销毁的全过程管理,这会导致检测误时、误检和漏检。首先要避免的交叉污染,此次是不能搞丢了,再下面是合理的调度安排。说的这些都是实验室常发生的事情,不是主观猜测。

说了这么多,我们就是要根据误时、误检和漏检来剖析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到下面的几点:

1、一个案例一分析,不要错过每次发生的问题,因为这都是宝贵的经验财富

2、合理的解决或者减低以发生问题的几率,同时进行相关的培训

3、定期进行相关总结,检查各块工作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工农兵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积极创作!一定能有收获。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zhao102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上个月说了写一篇的,终于写完了。
大家分享下,多多探讨
网上小虾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98332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hao102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1983329(1983329) 发表:
非常的贴合实际,楼主辛苦了。

可惜回帖得太少了,没人讨论啊
青林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样品的交接、样品的分配与管理,这块有没有专人负责啊?
zhao102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可以由某一人负责或者某一队伍负责
文章里说了,样品接受台账,管理好这个账本就OK了
風輕雲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happy美丽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lmcc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henping082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这里误时主要是仪器少造成的,很多时候人都很闲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