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管理评审和内部评审有什么区别啊 ~~

浏览0 回复24 电梯直达
zmxorhhx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悬赏金额:10积分 状态: 已解决
从来没做做~~ 看书看得头都大了  那位DX可以简单的讲一下有什么区别和分别如何进行吗??  谢谢  
推荐答案:【四季风】回复于2011/05/05
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

一、管理评审

1.管理评审的概念(略)

2.管理评审的目的(略)

二、管理评审的准备
1.方针、程序的适用性;
2.上次管理评审的执行情况;
3.管理或监督人员的报告;
4.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5.近期内审的结果;
6.外部评审结果
7.外部实验室间比对/能力的验证
8.承担的工作量及类型的变化;
9.反馈信息,包括抱怨
10.持续改进过程的结果;
11.对供应商的评价。
12.其他(资源/培训等)
13.日常管理议题

三、管理评审流程图
  
  管理评审计划 → 评审准备
                      ↓
              管理评审实施记录与报告
                      ↓
                    决议实施
                      ↓
              改进的验证以及文件化
                      ↓
                管理评审记录归档

补充答案:

快乐回复于2011/05/05

管理评审和内审的最主要的区别是两者的实施者不同,管理评审是必须要最高管理者亲自出马,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而内审通常只要由内审组长主持就行。

二、目的不同,管理评审评审的是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及改进的机会。而内审是审查所建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及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实施和保持。

三、采取的形式不同,管理评审通常采取会议的形式(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多次),而内审必须要到现场去审核,需要获得充分的证据,不可能仅凭会议就达到内审的目的.

lhl1188回复于2011/05/05

(1)目的不同
    内部审核目的在于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找出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适用性、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
    (2)组织者的执行者不同
    内部审核由质量主管组织,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关键质量管理人员参与。
    (3)依据不同
    内部审核主要依据实验室制定和使用的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体系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合同以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政规章。管理评审则主要考虑受益者(管理者、员工、供方、分包方、顾客、社会)的期望。
    (4)程序不同
    内部审核由内审员按照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体系所涉及的部门、活动进行现场审核,得到符合或不符合何体系文件的证据。客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召集开会,研究来自内审、外审、顾客、能力验证等各方面的信息,解决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5)输出不同
    内审时,对双方确认的不符合项,由被审核方提出并实施纠正措施,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报告。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输入的重要内容。管理评审往往涉及文件修改、机构或职责调整、资源增加等,其输出是实验室计划系统(包括下年度的目标、目的和活动计划)的输入,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和与顾客要求有关的检测/校准活动的改进。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watertim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论坛里有很多内审员培训的资料,也有内审和管理评审的范本,楼上仔细找找吧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管理评审和内审的最主要的区别是两者的实施者不同,管理评审是必须要最高管理者亲自出马,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而内审通常只要由内审组长主持就行。

二、目的不同,管理评审评审的是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及改进的机会。而内审是审查所建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及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实施和保持。

三、采取的形式不同,管理评审通常采取会议的形式(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多次),而内审必须要到现场去审核,需要获得充分的证据,不可能仅凭会议就达到内审的目的.
快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angcanwe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lhl118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目的不同
    内部审核目的在于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找出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适用性、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
    (2)组织者的执行者不同
    内部审核由质量主管组织,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关键质量管理人员参与。
    (3)依据不同
    内部审核主要依据实验室制定和使用的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体系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合同以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政规章。管理评审则主要考虑受益者(管理者、员工、供方、分包方、顾客、社会)的期望。
    (4)程序不同
    内部审核由内审员按照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体系所涉及的部门、活动进行现场审核,得到符合或不符合何体系文件的证据。客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召集开会,研究来自内审、外审、顾客、能力验证等各方面的信息,解决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5)输出不同
    内审时,对双方确认的不符合项,由被审核方提出并实施纠正措施,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报告。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输入的重要内容。管理评审往往涉及文件修改、机构或职责调整、资源增加等,其输出是实验室计划系统(包括下年度的目标、目的和活动计划)的输入,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和与顾客要求有关的检测/校准活动的改进。
【四季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

一、管理评审

1.管理评审的概念(略)

2.管理评审的目的(略)

二、管理评审的准备
1.方针、程序的适用性;
2.上次管理评审的执行情况;
3.管理或监督人员的报告;
4.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5.近期内审的结果;
6.外部评审结果
7.外部实验室间比对/能力的验证
8.承担的工作量及类型的变化;
9.反馈信息,包括抱怨
10.持续改进过程的结果;
11.对供应商的评价。
12.其他(资源/培训等)
13.日常管理议题

三、管理评审流程图
  
  管理评审计划 → 评审准备
                      ↓
              管理评审实施记录与报告
                      ↓
                    决议实施
                      ↓
              改进的验证以及文件化
                      ↓
                管理评审记录归档

【四季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内部审核
一、内部审核的目的:
1.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适合并符合文件化的实施要求
2.确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3.为改进质量体系创造机会
4.有助于外部审核
二、内部审核时机
实验室除定期实施内部审核外,下列情况可附加审核:
1.建立合同关系时
2.实验室组织机构及职能发生变化时
3.当不符合项影响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检测能力时
4.需要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和效果时
三、内部审核的作用
1.管理者可以通过内审了解体系运行情况与结果。
2.管理者可根据内审情况做出改进和完善体系目标的决策。
四、实验室内部审核的依据
1.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
2.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4.质量计划和合同
5.质量记录
6.执行文件: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五、内部审核的范围
1.内审应包括质量体系各要素(过程)
2.内审应包括质量体系要素涉及的各部门和岗位
3.内审应包括质量体系相关的活动和区域
4.多分支机构的组织,内审应包括所有的分支机构
六、内部审核的频次
1.安排内审应考虑的方面
2.检测项目的特点
3.实验室内部管理特点
4.实验室外部环境要求
5.活动的重要性
6.外审前增加内审
土老冒豆豆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内审主要是检查现场,和文件。管理评审类似个总结会,主要是审文件,各种资源的报告文件,然后探讨今年有啥不足来年有啥要注意的。
【四季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七、实验室内部审核实施步骤:
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对内部审核的全面策划
1.制订内审工作计划
    a) 内审工作计划
    b) 确定审核范围
    c) 确定审核频次
    d) 明确审核目的
2.内部审核工作准备
    a) 组建内审组,分配工作
    b) 收集相关文件
    c) 文件审查(视情况而定)
    d) 制订内审实施计划
    e) 准备内审工作文件(首次/末次会议签到表、内审检查表、不符合报告、不符合项汇总表等等
3.实施内部审核
    a)  首次会议
    b)  现场审核
          1)收集客观证据   
          2)记录审核发现/观察结果
          3)开具不符合项报告
    c)  末次会议
4.审核报告
    a)  编制审核报告
    b)  报告分发;存档
5.制订纠正措施
    a)  要求受审核方采取纠正措施
    b)  审核方制订计划并实施纠正措施
6.跟踪和验证
    a) 跟踪和验证纠正措施有效性
    b) 记录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和有 效性
    c) 调查对检测/校准结果的影响
    d) 结果已受影响应书面通知用户
7.提交所有内审资料/记录,并存档保存
abcdefghijkl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