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难点----液态成像经验交流

浏览0 回复70 电梯直达
nmrtec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液体中成像,如果是contact模式,应该很容易的。在tapping模式下,如果是acoustic drive的,因为很难找对真正的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cantilever(选择off resonant frequency的话, 振动幅度对tip-sample distance 不敏感,参见Putmand的paper), 所以有些麻烦,这时你可以分析thermal noise的频谱找出真正的resonant frequency。而我用的molecular Imaging的系统,提供了一种magnetic drive的tapping mode,很容易找到resonant frequency. (但是我不推荐MI的系统,很多系统噪声的,虽然我们跟澳大利亚的另一个使用MI的group讨论过,看起来他们的系统噪声没我们的这么严重。)
其实水中成像的最大难点是把你的sample贴到一个substrate上。我是做virus成像的,为了这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针对不同的virus,样品的准备有很大不同。 至于其它的操作仪器的问题,都是熟能生巧的,我做了三年水中成像了,只要样品准备没有问题其它一切都ok。
另外再说一句,我刚开始做水中成像的时候(我是组里第一个尝试水中成像的,没有人帮我),前几个星期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么说希望你能觉得好过一点,呵呵。
zhjcloc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没有用过MI的,我用VEECO的Multimode做液态做了将近两年了,几乎天天做,没有觉得不好找drive frequency(acoustic drive),不过我发现magnetic frequency并不适合所有的样品。Multimode做液态也很好做,只要小心保证不漏液就行。另外你说的putmand的paper,能给出更详细的信息吗?
原文由 nmrtech 发表:
在液体中成像,如果是contact模式,应该很容易的。在tapping模式下,如果是acoustic drive的,因为很难找对真正的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cantilever(选择off resonant frequency的话, 振动幅度对tip-sample distance 不敏感,参见Putmand的paper), 所以有些麻烦,这时你可以分析thermal noise的频谱找出真正的resonant frequency。而我用的molecular Imaging的系统,提供了一种magnetic drive的tapping mode,很容易找到resonant frequency. (但是我不推荐MI的系统,很多系统噪声的,虽然我们跟澳大利亚的另一个使用MI的group讨论过,看起来他们的系统噪声没我们的这么严重。)
其实水中成像的最大难点是把你的sample贴到一个substrate上。我是做virus成像的,为了这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针对不同的virus,样品的准备有很大不同。 至于其它的操作仪器的问题,都是熟能生巧的,我做了三年水中成像了,只要样品准备没有问题其它一切都ok。
另外再说一句,我刚开始做水中成像的时候(我是组里第一个尝试水中成像的,没有人帮我),前几个星期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么说希望你能觉得好过一点,呵呵。
AFMRAM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hjclock 发表:
没有用过MI的,我用VEECO的Multimode做液态做了将近两年了,几乎天天做,没有觉得不好找drive frequency(acoustic drive),不过我发现magnetic frequency并不适合所有的样品。Multimode做液态也很好做,只要小心保证不漏液就行。另外你说的putmand的paper,能给出更详细的信息吗?

我是新手,仪器也是veeco公司的,请教zhjclock斑竹,怎么理解drive frequency(acoustic drive),magnetic frequency呢??具体有什么不同咯

zhjcloc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coustically driven oscillations of the cantilever in liquid on the MultiMode AFM occur by excitation of a piezoelectric ceramic element in the cantilever holder (indirect drive). The acoustic waves induced in the fluid medium cause the cantilever to oscillate. The Magnetic Actuated Drive (MAD) mechanism uses an electromagnet in the fluid cell to create a magnetic field to drive specialized probes These probes are coated with a magnetic film (Co or Co/Cr) on the backside (only) to preserve the tip sharpness. It is somewhat easier to identify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cantilever when working with the magnetic drive,as the tune shows mainly only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the probe.
这是VEECO公司application note上copy过来的。对于某一个生物样品来说,没有哪种模式哪种针是通用的,应该是对样品比较的了解,然后去做AFM,找到合适的模式与针。
nmrtec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sorry啊,不是Putmand,是Putman,我不小心多打了一个d. 我说是一片很老的文章,1994年发表在Appl.Phys.Lett.64(18),2454-2456. 这是liquid AFM的经典paper之一,被引用了近300次。

acoustic drive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fpr"

原文由 zhjclock 发表:
没有用过MI的,我用VEECO的Multimode做液态做了将近两年了,几乎天天做,没有觉得不好找drive frequency(acoustic drive),不过我发现magnetic frequency并不适合所有的样品。Multimode做液态也很好做,只要小心保证不漏液就行。另外你说的putmand的paper,能给出更详细的信息吗?
原文由 nmrtech 发表:
在液体中成像,如果是contact模式,应该很容易的。在tapping模式下,如果是acoustic drive的,因为很难找对真正的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cantilever(选择off resonant frequency的话, 振动幅度对tip-sample distance 不敏感,参见Putmand的paper), 所以有些麻烦,这时你可以分析thermal noise的频谱找出真正的resonant frequency。而我用的molecular Imaging的系统,提供了一种magnetic drive的tapping mode,很容易找到resonant frequency. (但是我不推荐MI的系统,很多系统噪声的,虽然我们跟澳大利亚的另一个使用MI的group讨论过,看起来他们的系统噪声没我们的这么严重。)
其实水中成像的最大难点是把你的sample贴到一个substrate上。我是做virus成像的,为了这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针对不同的virus,样品的准备有很大不同。 至于其它的操作仪器的问题,都是熟能生巧的,我做了三年水中成像了,只要样品准备没有问题其它一切都ok。
另外再说一句,我刚开始做水中成像的时候(我是组里第一个尝试水中成像的,没有人帮我),前几个星期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么说希望你能觉得好过一点,呵呵。
nmrtec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出毛病了,没写完。
acoustic mode 最大的缺陷就是所谓的“forest of peaks”啊,难道你没有查看你的振动频谱发现一系列的peak其实都不是探针本身的resonance么?现在有一系列的paper出来解决这个“forest of peaks”的问题,我看到的至少有六七种基本类型,其中magnetic mode是在硬件软件上都比较省事的类型。我觉得magnetic模式很通用的啊,只要你的样本本身不是磁性的,都应该没问题啊。

原文由 nmrtech 发表:
sorry啊,不是Putmand,是Putman,我不小心多打了一个d. 我说是一片很老的文章,1994年发表在Appl.Phys.Lett.64(18),2454-2456. 这是liquid AFM的经典paper之一,被引用了近300次。

acoustic drive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fpr"

原文由 zhjclock 发表:
没有用过MI的,我用VEECO的Multimode做液态做了将近两年了,几乎天天做,没有觉得不好找drive frequency(acoustic drive),不过我发现magnetic frequency并不适合所有的样品。Multimode做液态也很好做,只要小心保证不漏液就行。另外你说的putmand的paper,能给出更详细的信息吗?
原文由 nmrtech 发表:
在液体中成像,如果是contact模式,应该很容易的。在tapping模式下,如果是acoustic drive的,因为很难找对真正的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cantilever(选择off resonant frequency的话, 振动幅度对tip-sample distance 不敏感,参见Putmand的paper), 所以有些麻烦,这时你可以分析thermal noise的频谱找出真正的resonant frequency。而我用的molecular Imaging的系统,提供了一种magnetic drive的tapping mode,很容易找到resonant frequency. (但是我不推荐MI的系统,很多系统噪声的,虽然我们跟澳大利亚的另一个使用MI的group讨论过,看起来他们的系统噪声没我们的这么严重。)
其实水中成像的最大难点是把你的sample贴到一个substrate上。我是做virus成像的,为了这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针对不同的virus,样品的准备有很大不同。 至于其它的操作仪器的问题,都是熟能生巧的,我做了三年水中成像了,只要样品准备没有问题其它一切都ok。
另外再说一句,我刚开始做水中成像的时候(我是组里第一个尝试水中成像的,没有人帮我),前几个星期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么说希望你能觉得好过一点,呵呵。
zhjcloc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是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也是因为我在操作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考虑过“forest of peaks”, 一直都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谢谢啊!!!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f cantilever in fluid is a combination of peaks - so called "the forest of peaks" . Such form is explained from excitations of mechanical resonances in the cantilever holder, which is immersed into the fluid. It is recommended to obtain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f cantilever depending on distance from surface. It can be found the peaks, whose amplitude reduce during approaching to the surface. ----引自NTMDT公司的Application Note

Magnetic Mode,是有很大的优势,我只是说并不万能,有些生物样品效果就不好。另外你说的基本类型有6,7种,有哪些呢,列举出些吧

Putman的文章早就下了,只是我是做生物研究的,也因为懒,所以没有仔细看过,这回要好好看看了,]

原文由 nmrtech 发表:
出毛病了,没写完。
acoustic mode 最大的缺陷就是所谓的“forest of peaks”啊,难道你没有查看你的振动频谱发现一系列的peak其实都不是探针本身的resonance么?现在有一系列的paper出来解决这个“forest of peaks”的问题,我看到的至少有六七种基本类型,其中magnetic mode是在硬件软件上都比较省事的类型。我觉得magnetic模式很通用的啊,只要你的样本本身不是磁性的,都应该没问题啊。

原文由 nmrtech 发表:
sorry啊,不是Putmand,是Putman,我不小心多打了一个d. 我说是一片很老的文章,1994年发表在Appl.Phys.Lett.64(18),2454-2456. 这是liquid AFM的经典paper之一,被引用了近300次。

acoustic drive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fpr"

原文由 zhjclock 发表:
没有用过MI的,我用VEECO的Multimode做液态做了将近两年了,几乎天天做,没有觉得不好找drive frequency(acoustic drive),不过我发现magnetic frequency并不适合所有的样品。Multimode做液态也很好做,只要小心保证不漏液就行。另外你说的putmand的paper,能给出更详细的信息吗?
原文由 nmrtech 发表:
在液体中成像,如果是contact模式,应该很容易的。在tapping模式下,如果是acoustic drive的,因为很难找对真正的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cantilever(选择off resonant frequency的话, 振动幅度对tip-sample distance 不敏感,参见Putmand的paper), 所以有些麻烦,这时你可以分析thermal noise的频谱找出真正的resonant frequency。而我用的molecular Imaging的系统,提供了一种magnetic drive的tapping mode,很容易找到resonant frequency. (但是我不推荐MI的系统,很多系统噪声的,虽然我们跟澳大利亚的另一个使用MI的group讨论过,看起来他们的系统噪声没我们的这么严重。)
其实水中成像的最大难点是把你的sample贴到一个substrate上。我是做virus成像的,为了这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针对不同的virus,样品的准备有很大不同。 至于其它的操作仪器的问题,都是熟能生巧的,我做了三年水中成像了,只要样品准备没有问题其它一切都ok。
另外再说一句,我刚开始做水中成像的时候(我是组里第一个尝试水中成像的,没有人帮我),前几个星期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么说希望你能觉得好过一点,呵呵。
nmrtec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即使不用forest of peaks这个说法,但是acoustic  drive的频谱里有多个峰这是肯定啊,因为有cantilever-holder resonance,cell resonance等等,任何浸没在液体中的部分的resonance都可能出现在频谱中啊。这个决不是MI系统才有的毛病,我在其它系统看到过,你可以查到很多paper提到这个问题的。
zhjcloc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查到了,正在修改的时候你回复了这个,呵呵。确实你是对的!!!

原文由 nmrtech 发表:
即使不用forest of peaks这个说法,但是acoustic  drive的频谱里有多个峰这是肯定啊,因为有cantilever-holder resonance,cell resonance等等,任何浸没在液体中的部分的resonance都可能出现在频谱中啊。这个决不是MI系统才有的毛病,我在其它系统看到过,你可以查到很多paper提到这个问题的。
nmrtec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来斑竹在线啊,哈哈
我帖子写了一半跟人说话了,再发出来发现斑竹修改帖子了

如果不用cantilever本身的resonance做,应该成不出来像或者成像很差才对啊,因为我在用MI之前,试过DI的一个很老的系统(超过10年),就是这个multi peaks的问题,没做出来。当然了,那时候我也毫无液体成像经验的,不见得是DI系统做不出来,呵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