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难点----液态成像经验交流

浏览0 回复70 电梯直达
zhjcloc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FM商业化还不到20年呢,呵呵,现在还是很容易的。

原文由 nmrtech 发表:
原来斑竹在线啊,哈哈
我帖子写了一半跟人说话了,再发出来发现斑竹修改帖子了

如果不用cantilever本身的resonance做,应该成不出来像或者成像很差才对啊,因为我在用MI之前,试过DI的一个很老的系统(超过10年),就是这个multi peaks的问题,没做出来。当然了,那时候我也毫无液体成像经验的,不见得是DI系统做不出来,呵呵
zt_77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用我的MI仪器,作液体成像觉得还不错,就是在安装针尖的时候,尽量靠里一些,由于液体折射的原因。
ifis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hjcloc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也觉得特别重要,呵呵
原文由 ifish 发表:
觉得经验还是更重要一些
mitchi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最近偶也准备做液体样,以前从来没做过,有点紧张,我们的扫描头在样品下边。谁有好的建议发给我啊,谢了先。我们用的是Nanoscope IIIa Multimode AFM (Digital Instruments Inc., U.S.A.)。
yangchun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jeas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觉得难点是调激光
在注入环境溶液的时候,很容易引人气泡,有气泡必然影响检测激光的反射;况且即使没有气泡也要注意检测器上是反射激光的真相
zhjcloc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排除气泡是很必要的,有技巧的,多做做能找到经验。
注意检测器上是反射激光的真相可以通过监视器来观察激光是否折射在悬臂上。
前段时间用E scanner,那才比较困难呢,同一根针装在同一位置,寻找共振频率,发现这一次与下一次找到的共振频率不一样(主要是E scanner有三个screw,所以每次的tipholder水平程度不一样,影响到最佳共振频率的查找)。
现在又用回了EV scanner,觉得好用多了,嘻嘻


原文由 jeasy 发表:
我觉得难点是调激光
在注入环境溶液的时候,很容易引人气泡,有气泡必然影响检测激光的反射;况且即使没有气泡也要注意检测器上是反射激光的真相
qij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用的是Veeco 的nanoIIIA
新人,做液下实验还比较多。我觉得
只要液体的折射率不是很大,那么激光折射
的问题就不大,细微调节就能解决。
我们的液下实验很多时候不用滴样品的,滴的
也做过。那样要看滴样品的水平如何了,建议
液滴高一些,下针的地方在液滴的正上方,不然
根本无法下针。
为了防止屚液烧掉扫描管,我在扫描管上铺了一层
保鲜膜,这样下针的时候虽然会把保鲜膜损坏,但是还是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扫描管。不知这样会不会损害仪器请大牛指正
另外液下实验比较烦人的有两点,一就是共振频率的问题,看经验
不好找,而且峰形对实验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需要比较尖锐完美的
峰。第二个是很多时候在显微镜下看不到样品,比如细胞。要在那里
找很久才能有幸蒙上一个。解决这个的方法是用位相显微,但是很多
公司的光学系统中没有,比较郁闷。
zhjclock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也用保鲜膜,下针的时候没有把保鲜膜损坏。

共振频率的影响因素挺多,但是你要是能注意出现perfect共振时的各种条件,以后试验基本上就按照这种条件的话,就比较容易找到共振频率了。

原文由 qijw 发表:
我用的是Veeco 的nanoIIIA
新人,做液下实验还比较多。我觉得
只要液体的折射率不是很大,那么激光折射
的问题就不大,细微调节就能解决。
我们的液下实验很多时候不用滴样品的,滴的
也做过。那样要看滴样品的水平如何了,建议
液滴高一些,下针的地方在液滴的正上方,不然
根本无法下针。
为了防止屚液烧掉扫描管,我在扫描管上铺了一层
保鲜膜,这样下针的时候虽然会把保鲜膜损坏,但是还是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扫描管。不知这样会不会损害仪器请大牛指正
另外液下实验比较烦人的有两点,一就是共振频率的问题,看经验
不好找,而且峰形对实验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需要比较尖锐完美的
峰。第二个是很多时候在显微镜下看不到样品,比如细胞。要在那里
找很久才能有幸蒙上一个。解决这个的方法是用位相显微,但是很多
公司的光学系统中没有,比较郁闷。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