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内标法测量前,先混合后过滤,还是先过滤后混合?

浏览0 回复9 电梯直达
jianfkunzho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液相内标法测量前,先混合后过滤,还是先过滤后混合?
大家好。

采用内标法测量物质A,内标物为B。

已单独配置好500 ug/mL的A和B,想稀释成10  ug/mL 的A和B,然后混合,用HPLC测出峰面积后,根据进样质量和峰面积的关系求出F. A和B的溶解性均大于500 ug/mL。

请问 哪种测试方法正确
1)将500 ug/mL 的A和B 分别稀释成10  ug/mL,  再各取A和B 1mL混合,过滤,进行测试(这时A和B的进样质量比为1:1)
2)将500 ug/mL 的A和B 分别稀释成10  ug/mL,过滤,再各取A和B的滤液 1mL混合,进行测试 (这时A和B的进样质量比为1:1)
3) 将500 ug/mL 的A和B 分别过滤,各取1mL混合,将滤液再稀释到10  ug/mL,进行测试(这时A和B的进样质量比为1:1)

在测量未知样品时,假设未知样为含有A的水溶液,再采取以上一种方法进行求解F的测试后,内标物应该怎样加到待测样品中呢?是取相同体积的未知样和内标物 (10  ug/mL) 混合后进行过滤,还是先将未知样过滤后,再混合同体积的内标物(10  ug/mL)和样品进行测试呢?

多谢了~~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论坛版主招募|新窦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ndyerle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之前我用过的是先混合后过滤,先过滤后混合没有试过,试试就知道了
inno1258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pazuz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不必加相同体积的,内标定量加入即可,我们一般加样品1/10体积的,混合后,按样品处理方法进行处理。10ug的话进质谱浓度大了
peterhell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般配置一个浓度较高的内标溶液,只加入一个相对于样品溶液很小的体积。比如950ul sample + 50ul IS。
至于在哪一步加入内标,却决于你想用内标解决测试中的什么问题。是校正前处理的损失,还是响应的误差等。
内标法不一定就比外标准确,不要为了做内标而做内标。

peterhell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为什么用内标
考虑到例如液质的离子化效率,基质效应,或者气质衍生化,复杂的萃取过滤前处理等一些比较难控制的影响因素,内标法的准确度可能更高一些,而且也取决于内标选择的好与不好。
如果样品基质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前处理,只是溶解稀释然后进样的话,完全可以用外标法。如果基质比较复杂可以用空白基质配置外标曲线。如果空白基质不易获得可以用标准加入法配置外标曲线。这些情况下使用内标法不一定更准确。

用什么样的内标
内标选择的原则就是尽量和待测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致,最好的内标是同位素内标,但是不易获得,一般都选用结构类似物,具有相似的物化性质,色谱行为和质谱响应。所以内标的选择是要考察的,内标选的不合适只会事倍功半

内标什么时候加入
取决于加入内标的目的,前处理回收率不稳定,那么就应该在前处理之前就加入内标。只是校正检测器响应,那么可以在进样前加入内标。内标加入的浓度最好和待测物浓度相当。内标标准曲线法中内标浓度选择曲线中间附近浓度。加入体积尽量小,对样品基质不构成显著影响。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nankingee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感谢分享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8/15 14:58:06 Last edit by peterhello
mbd037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Longe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小猪飞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除了摸索方法、考察仪器响应,一般还是先加内标,再进行一系列的前处理。如上面版友所述,不能盲目于内标,内标只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校正误差,但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准确,也要通过数据进行验证。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