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自动进样器自动稀释结果和手动稀释结果相差大,什么原因?

浏览0 回复42 电梯直达
fengxueyixi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飘渺的风(zhc65211) 发表:
不赞成蠕动泵来自动配置标准系列和自动稀释,体积太小的话,影响很大,还是放弃吧,累点就累点,最起码手动做的要准的多


我是配置好标准系列了,再放到自动进样器上的,我也没有使用蠕动泵去自动配置标准系列,好像我这个自动进样器也不可以进行自动配置标准曲线的,自动稀释误差大,我现在也不用,就是想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自动进样器自动稀释结果和手动稀释结果相差大,您有什么高见吗?
fengxueyixi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nnzl(wnnzl) 发表:
只能告诉你不要去用自动


能告诉我原因是什么吗?难道这个是秘密吗?
fengxueyixi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anional(anional) 发表:
我的自动进样结果和手配的差不多,不知你的雾化提升量和泵管打磨、泵臂压力之类的有没调好?


我用的是原子荧光(AFS),没有雾化提升量吧,雾化提升量是AAS的吧,看来楼主是看错了,您说的都是和原子吸收有关的。
Jun Nan L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fengxueyixiao(fengxueyixiao) 发表:
原文由 Jun Nan Li(yqfxy) 发表:蠕动泵就是在两个转辊子之间的一段泵管形成“枕”形流体。“枕”的体积取决于泵管的内径和转子的几何特征。流量取决于泵头的转速与“枕”的尺寸、转子每转一圈产生的“枕”的个数这三项参数之乘积。在形成脉动流体时,其体积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直接造成了稀释的误差值。所以当然就没有手动稀释的准确了。
谢谢您的解答,挺详细的,要是你能用图片说明一下“枕”的意思就更好了。

两个转辊子之间的一段泵管形成“枕”形状流体。
fengxueyixi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un Nan Li(yqfxy) 发表:
原文由 fengxueyixiao(fengxueyixiao) 发表:
原文由 Jun Nan Li(yqfxy) 发表:蠕动泵就是在两个转辊子之间的一段泵管形成“枕”形流体。“枕”的体积取决于泵管的内径和转子的几何特征。流量取决于泵头的转速与“枕”的尺寸、转子每转一圈产生的“枕”的个数这三项参数之乘积。在形成脉动流体时,其体积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直接造成了稀释的误差值。所以当然就没有手动稀释的准确了。
谢谢您的解答,挺详细的,要是你能用图片说明一下“枕”的意思就更好了。
两个转辊子之间的一段泵管形成“枕”形状流体。
谢谢您,现在明白了,有图片就更形象了。
cute2fj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un Nan Li(yqfxy) 发表:
蠕动泵就是在两个转辊子之间的一段泵管形成“枕”形流体。“枕”的体积取决于泵管的内径和转子的几何特征。流量取决于泵头的转速与“枕”的尺寸、转子每转一圈产生的“枕”的个数这三项参数之乘积。在形成脉动流体时,其体积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直接造成了稀释的误差值。所以当然就没有手动稀释的准确了。


回答挺专业的
grov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蠕动泵自动稀释的话对蠕动泵管的要求很高,如果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有可能自动稀释精度就不会很高了,自动进样器不是稀释用的.....只是为了解放劳动力用的 哈哈
fengxueyixi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grove(grove) 发表:
蠕动泵自动稀释的话对蠕动泵管的要求很高,如果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有可能自动稀释精度就不会很高了,自动进样器不是稀释用的.....只是为了解放劳动力用的 哈哈


说得也对,稀释还是靠自己动手稀释比较放心,我只是看到软件上有自动稀释的功能,想着应该也是可以用来自动稀释的,所以就试试看了。
yinappl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自动稀释是比较省事一些
要说准确还是手动稀释比较合理一些
fengxueyixi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inapple(yinapple) 发表:
自动稀释是比较省事一些
要说准确还是手动稀释比较合理一些


是啊,所以现在我都自己稀释了,稀释后的样品,您是放几分钟上机测定啊?我一般就放置5分钟左右就上机测量了,因为我觉得在原液中样品已经被预还原了,不需要再放置半小时在上机了。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