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PE2100DV是扫描型的ICP吗?

浏览0 回复21 电梯直达
中国龙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LiveBandi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回复13楼!
这是网上仪器展关于2100介绍的原内容。并没有一点点本人的意识在里面。
LiveBandi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还有是针对12楼的回答。
本人只是用户,并不是你所猜想的PE公司的人;也不是PE的用户。
jxlich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hemistryr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什么啊,我的2100刚到单位正在调试啊,来了两次还没调好啊,精密度实验测10次,偏差比较大的么,工程师说是环境温度变化大的缘故..但我打空调室温从13度变化到16度,这仪器这么精贵的啊.这么点波动就不稳...
brucelee10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haiou445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确实是扫描型的.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常规的分析要求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spmarine 发表:
我不明白,这种陈年老帖也翻出来!
其实热电和PE应该都有各自的档次,各自的特点

热电高低档次的区别主要在技术参数上,6500能做的项目6300不一定全都做得好;而PE的高低档次体现在分析速度上,5300明显要比2100快的多,但参数上两者差别很小,5300能做的,2100也全都能做!

6300与6500的选择依据是你做项目的范围
5300与2100的选择根据是你每天的样品量


  将过去的老帖子翻出来未必是坏事,至少过去我就没有注意到这个帖子。你说的“热电高低档次的区别主要在技术参数上,6500能做的项目6300不一定全都做得好”我比较赞同,但对于“PE的高低档次体现在分析速度上”和“5300能做的,也全都能做!”的说法我觉得有误导作用,因为如果真是这样,那下面的用户反映2100在调试时结果不好,工程师还去找环境温度原因,既然你的仪器不需要光学系统恒温,那你这样做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吗?同时你又将5300扁成和2100是一类货色了吗?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utool 发表:
  询问PE2100DV是全谱直读型的ICP还是扫描型的?它的光学系统是否恒温?拜托各位老大给点支持。谢谢!

原文由 espmarine 发表:
  首先,光路系统是不恒温的,但是它有DWS技术,可以保持波长稳定性而且是世界上第一台即开即用的全谱直读ICP-OES。


  PE2100DV光路系统是不恒温的原因是它对谱线采取了时时校正的做法,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存在光学移动部件,从而使得它在理论上讲稳定性应该不如全谱直读型仪器。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utool 发表:
  询问PE2100DV是全谱直读型的ICP还是扫描型的?它的光学系统是否恒温?拜托各位老大给点支持。谢谢!

原文由 espmarine 发表:
  ICP光谱仪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多道型、单道扫描型、全谱直读型共三个阶段。它最早起源于国外的扫描型,其英文名称为“Sequential ICP-OES”,国外对扫描型ICP的称谓和定义一直非常明确。其英文的直译应该为“顺序式ICP”,国内为了理解的方便,就意译为“扫描型ICP”。无论是单道扫描ICP,还是多道ICP,在获取发射谱线时,其光学系统中的棱镜和光栅需做长时间连续的顺序式转动。在每一指定时刻,检测器(光电倍增管)只能获取一个波长点的光谱信号强度,即任一时刻只能获取谱线的一个像元点。正是由于棱镜和光栅的连续转动,将ICP整个波长范围的光谱信号按顺序逐一投射到光电倍增管,由无数个在不同时刻获取并记录的像元点,连接成一条条谱线。简单地说,在扫描型ICP上,发射光谱线上各个波长点的信号强度不是在同一时刻得到的,而是通过光学元件连续转动来分时逐一得到的。在这里,谱线的背景和峰轮廓存在明显的时间差。
  全谱直读ICP的概念是由PerkinElmer公司在中国首次提出的,源于1993年推出的全谱直读ICP产品-Optima3000。“全谱直读”的概念也是严格相对于传统的多道和扫描型而言的。所谓“全谱直读”,亦即一条完整的可以用于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线,其上各个波长点对应的像元或信号强度是一次同时得到,而不是分时逐一得到。简单地理解,全谱直读ICP一条谱线的背景和峰轮廓是瞬间同时一次照相得到,而扫描型ICP的一条谱线是通过将分时逐一得到的像元点连接起来绘制而成的。


  首先我觉得国内将“顺序式ICP”理解为“扫描型ICP”并没有太大问题,因为它的工作方式确实是按波长顺序依次进行测定的,过程基本上就是扫描,不仅仅是因为它可以同时给出谱线附近的背景分布。但对于多道型仪器来说,它的工作方式和单道扫描型仪器完全不同,它在进行分析时并不是顺序测定而是多元素同时测定。
  再者说了,发射光谱的谱线宽度是多少,无论是从过去还是现在来看,仪器的带宽和分辨率还远远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将各个波长点的信号强度逐一采集后得到谱线轮廓和背景分布。
  对于全谱的概念,不管PerkinElmer公司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还是怎么提出来的,但对国内的同行来说,它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严格定义。我个人理解能够同时检测ICP可以测定元素的主要谱线及其邻近背景分布的都可视为全谱直读型仪器,这种仪器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可以进行多元素同时而不是顺序测定,因此分析速度明显快于扫描型仪器,这也是全谱直读型仪器和扫描型仪器的主要区别。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