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专家讲座推荐] 给丁香园的朋友——欧歌(置顶10天)

浏览0 回复7 电梯直达
茅茅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mhq111111设置为精华;
很喜欢丁香园这个论坛,以前常去。

丁香园比较正规,我从事的工作也是比较严谨的,近乎死板。

所以,还是很喜欢老家的氛围,轻松俏皮,可以调节我紧绷的大脑。

今天看到一篇专家讲座,推荐给大家。

每个人都要与医生打交道的,希望看后对大家有所启迪。
http://www.dxy.cn/portal/article/284/402.html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lenov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给 丁 香 园 的 朋 友

欧 歌



    来丁香园的朋友,是某一群人。这中间年轻居多,但我也听说有的专家会时常来看看最近的话题。但可以这么说,他们是一类人,这类人思想还鲜活,精神有所指向,或者说,他们内心有股希望在精神上提升自己的潜流。虽然作为凡人,有的在迷茫,在困惑,在挣扎,但仍然有这样的潜流在涌动。这让我感动。《医事》的连载在各处都有反映,可以说,丁香园朋友的反应最专业最理性,他们也最希望能进行切实的思考。所以我能感觉到交流的快乐,来自精神的愉悦。谢谢你们。

    就象在后记里写的:“自学医近十四年以来,医学展现的是一个无比纷繁庞杂的世界。大家所要面对的医疗,也不是十几万字可以涵盖的。更多时候,问题和答案一样多。但因为曾经受过的医学生教育,因为我多年来怀揣却未遂的人文医生的理想,因为曾做过医学基础研究,因为现在每日从事医药工作,因为期间我目睹过种种患者、朋友生病的经历……这样的思考,也许具有了某种多样性和多角度。但愿这多少能启发你重新去打量我们生活中的部分真相,重新调整和它们之间的距离。”

    有人让我预言未来医疗世界的发展,或者列出宏观制度的一二三,这样的大工作非我所能,也自有别人去做。我能做的是用比较人性化的方式,让大家多了解一点现实,多得到一点启示,多发挥一点影响。在面对一个缺点多多但终归在前进的医疗世界里,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尽己所能,做得聪明一点。拿出人生智慧,进行拨开云雾直抵目标的现实思考和行动。

    感谢这本书的策划人方希和丁香园的天天,是他们俩使得《医事》能在丁香园出现。另外,由方希策划的“医事之痛”系列访谈,目前已有三部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其中谈到了不少朋友提出的问题。

第一部分:和医患关系有关的问题
    ——医患关系是建立在物质还是精神世界上的?
    ——您认为中国目前的医患关系到什么时候能恢复到它本来的面目。
    ——怎么样才能改善目前的医患关系,作为医生能为改善目前的困境做些什么。
    ——我们是需要一个透明的社会,但个人觉得社会的透明也不应该只是透明一些恶的东西。是,现在有些医生乱拿红包、回扣,但也有很多医生为了病人的安危放弃休息、节假日,为了抢救病人,二话不说就从温暖的梦乡里起来。这些为什么就没有人报道呢。而新闻媒体对医疗方面丑恶现却大大的报道。现今我们的医患关系处于这么困难的局面,你觉得各种新闻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恶化起了什么作用?
    ——我们国家的医生准入机制和是否有些太欠缺,从而导致很多不合格的医生进入,更加恶化了医患关系?
    ——我的问题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国内外医患关系是如何发展并演变的?谢谢!问的有点大,因为目前正在看医学史,发现好多现成的答案就在历史里。
    ——1 .当今我国的医生培养以及准入体制,只能生产出技术上合格却难以保证其道德品质的医生,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能不能通过体制的调整来改善这一状况,保证一个两个方面都合格的医生?
    2 .由于医生队伍里的鱼龙混杂,使得少数的害群之马严重的损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其根源就在于彼此的失信任,请问目前我们医务工作者应如何来改善这种不利的局面,重塑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3 .目前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 而对一些事不惜笔墨的大肆渲染,并寄希望由此带来利益,我们医疗卫生行业不幸成为众矢之的。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尽量减少那些非专业人士对我们工作的干扰,如何与媒体、公众取得认同上的一致,我们医务人员应如何做,对这些问题想听听您的建议?

回答:
    因为不在临床,我对医患关系的认识也许不是从自己临床经历的角度,但这也给了我一个独立的角度。

    我一直在观察、在收集各方面的感受——而且,是来自医生和病人两方面的感受,这是在《医事》里想呈现给大家的。甚至有从病人变成医生,医生变成病人这样的角色转换。医患关系是建立在物质还是精神世界上的,我觉得在目前这个时代,它离不开物质,但也少不了精神。

    在“医事访谈”中的曾小峰教授曾经回忆到在九十年代初之前,那时的医患关系没有现在这么尴尬。但医疗本来是医生和病人为了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事,现在变成了相互防范。《医事》其实更多的是提倡怎么在现代医疗环境里尽可能做一个聪明病人,丁香园在我看来是医生队伍中精神上有所指向的那部分人,所以这其中会有网友问:作为医生,能为改善目前的困境做些什么。我觉得主要的是诚意沟通,知彼解己。——这其实是处理所有关系的基础,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可能还有一个不能在短期内达到的期望,就是首先做一个人文化的医生。

    有网友的问题提到媒体的引导,在《医事》里也有。媒体的行业规则也在演变。现代新闻业发展到这个阶段,能坚持当初的公正和客观,把它排在首位的,不多。更多的,公众可能看到的是断章取义,局部放大,而那些不能吸引眼球的局部则被略去。具体到医生形象上,就是这种媒体游戏规则的产品。现实中确实有一些惟利是图的医生,但我们只要用一下大脑就能判断出,某些见死不救的报道,并不全是医生的错,它可能是医院管理或者医疗体制某个弊病的暴露,但最后骂的却都是医生。

    有一些网友提到了我国医生的准入机制门槛相对低,这确实会导致一些不合格的医生进入,他们进了这个队伍,脸上写的就是医生,他们一些劣质行为可能更加恶化了医生的形象,恶化了医患关系。 “当今我国的医生培养以及准入体制,只能生产出技术上合格却难以保证其道德品质的医生”,这一点在《医事访谈》第二期也讨论过,当时提到一篇文章,《一个美国专家眼中的中国医学教育》,里面说,中国不同医学院的学制不同,对住院医生的培训时间也不同,很难制定出统一的质量和认证标准,来衡量医生的水平。体制对入行控制的合理调整,是能改善这一现状的。不过,中国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背景普遍缺失,以后急需加强。

    ——欧歌女士:您好!有幸拜读了您的作品,很受感动和教育,希望以后经常看到这么精彩的作品。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国外对于中国目前的医患关系状况以及中国医生群体形象有何评价?很想听听外面的声音。

回答:
    我谈谈自己听到的。其实有的国外专家对中国医生的医术还是很认可的。但中国医生有一个弱项是科研,这和科研能力、科研经费都有关。另外中国医生的口语交流能力,限制了他的交流,不过这种情况正在转好。

    对医患关系,相对而言,国外医生对诚实看得更重一点,他们会无法忍受国内某些医生的不诚实行为。也可以说,他们相对优越宽裕的经济处境使得他们对良心的拷问更多一些。但不等于,他们也是绝对的纯粹,有时也有拿红包的丑闻,只不过美国医疗体制和法律监督更有力度一些,提供的余地更少一些。

    也许大家从医事访谈第一期胡教授和我的对话中可以看到,我不希望完全回避眼前这个时代的全景。不排除有几个愿意守住清贫救死扶伤的榜样人物,但如果想普遍提高医生的道德,得让他们拥有相对优越宽裕的经济处境。另外,从医疗体制和法律监督上,要尽可能减少有损医生职业形象的机会。
    还是回到医生形象上,在有一期访谈中,我提到其实医生这个行业的形象是需要大家共同建设的,不光是医生自己。作为病人和媒体可能讨伐医生的偏多,但如果我们读到的都是医生的负面新闻,医生经常面对的就是医疗纠纷,我们下一代还有几个愿意从医?那些原本优秀的人才,是不是会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这个行业?那么将来,如果我们看病,将会把健康交给哪一群素质的医生?我曾经收到一封医学生来信,说他们上课时老师就经常说,现在做医生太难。那些医学生在感受到这种处境后会作什么选择?医生这个职业需要全社会来爱护。
lenov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您在国外的经历能否对改善现在国内医患关系提一些建议?谢谢!

    回答这部分的最后一个问题。其实我觉得国外处理医患关系也并非有多少妙方。医患关系集中了很多方面,最后它们都集聚在这一关系中。这其中包括了制度(比如说有没有初级保健医生,比如说保险体系是否健全),包括了医生所接受的教育背景,他们目前的生存环境。还有,病人有没有对话意识,他在疾病治疗中是不是一种积极、主动、强势(不是指言行强势,吵架、打人,而是思想强势)的角色,病人能不能主动去了解一点自己的疾病知识,甚至自己去思考一些和疾病、生命有关的话题。如果一定要列出从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几点,就是:引入初级保健医生(还医学以人情味),建立第三方保险体系(独立、有效地监督、控制价格),还有就是医生和病人双方的沟通意识(从你我防范到互相有所了解)。

    我认为医患之间的矛盾是个永久的矛盾,也是个永远的话题。因为,在医患之间永远都是信息不平等,患者的需求与医者所能提供的服务永远不能达到一个平自衡点。这也是医学不断发展的一个动力和原因。现在,大家都在建设和谐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医者和患者都应该冷静下来,特别是媒体,其中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他们的道德修养更应该加强,不能以无冕之王自居。应该人追究他们报道失实的责任。

    对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平等,我倒不认为是永远的不平等。其实现代医疗模式提倡的是,医生让患者充分知情,病人和医生一起选择医疗方案。当然,如果患者要弥补信息的不平等,需要的是自己去主动了解疾病知识,他不只是从和医生见面的那几分钟里了解可怜的疾病知识。现在有网站、有健康类杂志、有患者教育,渠道比以前多。我这么说不是夸张,我有个学文的朋友,在生完病后她对疾病的了解保守点说,可以抵一个医专生。因为她觉得了解这些知识,是为了给自己的健康打算,这是一等一的大事。

第二部分:关于医学生活
    ——请问您现在的选择是否违背了你当时学医的最初动机?

    我尽力去回答这个问题,呵。这可能是一些年轻医学生或者医生自己也会碰到的。

    坦白地说,我现在的选择肯定违背了当时学医的最初动机。但是一个十七岁小孩的理想或者动机,本身就是需要在日后的现实里考验和调整的,你我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我自己当时考协和一是因为它当时录取分最高,别人成绩好就考北大清华,我想考个不一样的,能满足虚荣进取心。二是我向往自己当时一厢情愿勾勒出的生活方式,它的元素来自于我一朋友描述的林巧稚的记录片,协和古朴凝重的琉璃瓦,以一技之长清高地解救众生的想象……甚至还想到了万一时局变化,医生仍可以傲然于世。不过,也可以这么说,如果当时我家里宽裕,然后我又碰巧看了一场特棒的话剧或者电影,可能我就去考中央戏剧学院了,也不一定。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的毕业生转行的多吗?为什么?协和精神是不是已经成为过去了呢?

    我们学校转行的多不多,很难说,在每个时间段都不太一样。以前出国的多,出国的有一部分是转做基础研究,也有考执照的。现在是毕业留医院的越来越多。去医药公司算不算转行?也很难说,只能说进入了商业领域,但围绕的仍然是医学,接触的仍旧是医生。真正转行的,我想都是骨子里本来就几丝异数的吧。毕竟抛开八年的医学气氛,需要点狠心,呵。

    协和精神是否已成为历史?这个问题在和胡教授的对话中也谈到,每当我面对胡大夫这样的老教授时,会心生感慨,其实当初协和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力量,它有时会给你醍醐灌顶的感受。100%的协和精神是成为一去不回的历史了,但我觉得,以新的形式在新的时代表现出来的协和精神,还是能感觉到一些的,这些甚至就体现在三十来岁的年轻大夫身上。就象60年代的嬉皮士精神一样,你可以说100%的嬉皮士精神是成为历史了,但它在新时代是以新形式表现出来的。就看怎么定义了,关键是——能否保存某种内核。事实上,许多我们觉得可贵的、纯粹的、高尚的既往回忆,随着时间流逝,它们都不可能100%存留到现今。前几天,我还读到在巴斯德时期,说有一种和蚕有关的疾病,眼看就要酿成法国丝绸业的灾难,后来巴斯德发现了这种疾病和寄生生物有关,并找到了拯救的办法,使制造商免受几百万的损失,但他却拒绝了酬劳,因为“接受酬劳和他作为研究者的道德观不一致”。这事要放在现在的商品社会,可以设想一下。最起码,巴斯德可以接受一些经费支持,用于自己实验室的运转呀。

    ——“欧歌女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毕业后赴美读博士后,现任职某著名跨国制药公司”。想知道欧女士现状,谢谢。

    在眼前这种环境,想活得不太狼狈并保有一些尊严。保证基本物质,并试图提升精神。最理想的是精神上能自由、独立。我正朝着这努力。回到北京,是因为北京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想问问,如果有机会,欧歌女士还会回国做医生吗?您觉得医学实践更重要,还是医学理论更重要呢?

    医学发展趋势是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以前医生会觉得实践出真知,现在实践得和理论齐头并进。这几乎已经成了衡量一个出色医生的双重标准。
我02年就回国了。如果有机会,还会不会做医生?这个问题我们以另一种形式在医事访谈中,问过嘉宾:下辈子你还会不会选择做医生?胡教授答:会,而年轻近三十岁的曾教授说:如果还是眼前这样,就不做了。我想我的回答和曾教授相似。我性格中有一些求异、独立、追求多样性的成分,并不适合在医院这个相对级别森严的机构里工作。但如果在一个物质无忧、医生受尊重、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环境中,我想我还是希望能做回医生的。因为帮助病人控制疾病的那种满足感,是一种非常诱人的精神享受。

    ——你在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学了八年,然后却放弃了当医生,想了解一下你的想法.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做医生&投身制药业,两种人生会有哪些主要的差别?

    有网友感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想他可能是替我可惜,或者说,替许多离开临床的医生们可惜。我曾收到一位大一医学生的信,说他怀疑自己并不适合做医生。这种怀疑我在上学时也有过,一是觉得自己不喜欢日后这种一年熬一年、现在就能知道自己三十年什么样的生活,二是我当时已经体会到一些医疗环境的矛盾和复杂。我想过转系,我们有师兄还试过辍学,但他后来顶不住父母压力还是忍着念完了八年。因为当时大学转系的制度很不灵活,我想转系肯定转不成,但真转时我可能还又会有点留恋。等后来我决定定心念完时,我发现这段经历的价值,并不是说你日后一定要当医生才能体现的。它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思维洗礼,可能洗的时候不觉得,洗完之后你身上就是一股消毒水味,你的思维就是带着特有的解构主义,你的风格也会带上医生的那种手术刀气质。这些其实都是医学教育的特别之处。

    我放弃当医生时有两个体会。一是我觉得这段经历其实也很独特,很有收获。有很多人问我可惜不可惜,我开玩笑说起码说明我接受了大学教育,有了大学生的思维。坦白说我觉得这段医学生的经历确实锤炼了自己的思维,有时当我接触另外一个陌生的学科时,可能会“唰”地触类旁通。再比如写文章时,我可能会比少了女作者的脂粉气,比较理性沉静一些。我给那位大一医学生回信时也是这么说的,从事哪个职业是日后的权衡结果,但无论怎么样,你回头看这段医学生教育,它一定是一段和别人不一样的经历。第二是,我觉得人要尽量去选择自己觉得最舒服的方式生活,然后你才能给别人以帮助。有一些人可能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医生,但辛辛苦苦念了这么多书,别人都干医生了,我也就干吧,或者说,我不干医生还能干其他什么呢?最惊讶的是,有一次,一个已经很有声望的专家和我聊天时说,其实我一直不喜欢做医生。当然他真是平衡得足够好,但可能也就比较累。

    做医生和投身制药业可以说是两种人生,一种偏技术,一种偏商业,但正规的医药推广应该是学术推广,所以最终都回到医学。两种人生各有酸甜苦辣,不管身在哪一种,就看你是否还能享受多于忍耐,收获大于付出。

    ——人有"生老病死",正如中医所说:"生长化收藏"万物皆是一个道理.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否太残酷?对死亡的宣传是否太阴暗?
    ——在此也想和您探讨一个问题:
    当一个人已经很接近死亡时,相较于侵犯性的治疗,允许临终者在宁静和安详中去世是否值得提倡?这种对生命的尊重态度于临终者来说又是否可以被接受? 谢谢。
lenov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梁遇春有篇散文,说我们大家都在谈论人生观,但有没有想过要建设一个积极的人死观。《医事》里面,有一部分和大家对死亡的态度有关。这其实是每个人需要自己思考的问题,医生并不能帮病人避免死亡,只能帮助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无论是谁,都得面对死亡这个生命的时间终点。一些宗教能够帮助人们相对平和地去面对死亡。但可能有的人从来没想过这样的问题。

    临终者选择治疗方式,是侵犯性的还是保守性的,这问题一直有争议。在我看来,得尊重病人自己的选择。有时侵犯性的治疗,是病人家属强加的,觉得那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能表示自己为了挽救病人生命作出了努力。但是,如果病人希望得到宁静和安详,本身保守性的治疗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尊重。

    ——说实在的,当初上医学院校的时候是没有想到退出医生职业的,但接触到目前的相当一部分医生,有的甚至是高级医师,他们的确让人感到很贪婪、很狠心,病人不容易,有时真想退出医生职业生涯,但自己又舍不得,自己太爱医生这个职业了!其实很多都是目前的一些怪现象,比如说:医保、医生准入制度的过度低下,医生收入很多都与经济挂钩等等。目前中国不光是医疗现象是这样,象房地产、教育、市场营销等。

你的心情我很能理解。我一直向那些热爱当医生的人致敬。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非常难得,特别在一个比较艰难的环境中。的确如你所说,目前不光是医疗现象是这样,象房地产、教育……但医疗总是被聚焦得更多。有时,一个真心喜欢这个职业的人,可能是需要曲线救国的。他在一开始忍耐环境,只为了日后自己能有力量去改变现状。可能一个医生改变不了制度,但是他等到自己有影响力时,可以在专业上呼吁更好的防治方案,带出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这样的专家现在就有,我觉得是在他能力范围内,最大化地发挥了自己的影响力和价值,这也就是他为医疗作出的努力。

    ——目前,医生成为媒体重点关注的群体,你怎么看待这个工作每天将近十几个小时、目睹过太多生生死死,但还要在现实中生存的群体?

    在修改过的《医事》里面加了一节,医生并不适合做温情使者,讲的是医生的情感距离。这里面讲过几个故事。一个哈佛医学生讲自己实习时,听一个病人讲她儿时被强暴的悲惨历史,这段历史直接导致了病人日后的成瘾性疾病。在听病人讲述病史时,她一直强忍着自己的眼泪。作者说:“我有时想和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他的故事不会太打动我,从情绪上压倒我”。曾经有一项对临床医生的调查,如果长期在那些类似临终关怀这样紧迫的、有压力的环境下,医生保护自己的办法只有:和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病人的生存希望比较渺茫时,这些医生会变得情感疏离、很少让自己动感情,他们更多地就事论事,谈论一些和疾病相关的科学层面的问题,护理时的技术性问题,而不是发自自己的情绪反应。

    ——现在高学历医学人才转行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这部分人群更易在对当前医疗环境产生不满之余发生叛逃。
虽然背离了学医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舍弃了多年寒窗苦读的心血结晶,但是因其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而可以在医学相关甚至无关领域中如鱼得水,获得自我价值的真实体现。就其个人而言,可以说是"失之桑榆,收之东榆”,尽管其当初是怀着多么无奈的心情。
但是教育毕竟是一种需要消耗大量社会资源的事业(产业也罢),其成果是很需宝贵的。当年的协和毕业生,不管是在哪从医,都撑起了当地的一片天,今天协和小规模高层次的培养衷旨也没有改变,所以流失一个人也意味着一种长远的广泛的损失。这是很令人痛心的。当全社会都在批判医务界的时候,有没有人在不经意间注意到了这种损失呢,是谁动了医学人才的奶酪呢?

    你其实已经回答了部分的问题。剩下的问题我也无解。看得出来你喜欢深入思考,从现象背后究其本质。

    ——欧歌女士: 您好。现在大家蜂拥考研,大都为了私事,而非医事!到底如何开始医学的救赎?自己或国家?

    大家都去考研的现象,不只是在医学领域里,这里面大都是为了私事。为了私事其实也无可非议,眼前为私事日后为大事。可能有的为了学术追求,更多的可能就是为了解决工作,日后找个好医院。但只有爱好了自己才能去更好地爱别人。救赎其实不是形式上的,它既不是口号,也不是高大全。可能你一开始只为了能进大医院考了研,等这些生计问题解决了之后,等工作之后,面对病人能够尽心尽力治病,其实就是胜利。

    有个专家给我讲他儿子的故事,他儿子很早去了美国念大学,后来学医,选了骨科。他说好像美国年轻人更实际,在选科室时明确地按科室年收入次序往下排,这么定自己科室的。而相比之下,中国医学生其实还没这么实际。
茅茅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谢谢小雨帮我把文字贴出来。
这篇文字比较长,内容也比较深刻,需要静下心来读。
天黑请闭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hq111111 发表:
谢谢小雨帮我把文字贴出来。
这篇文字比较长,内容也比较深刻,需要静下心来读。

文章中提到的《医事》没有看过,丁香园的文章也基本上属于茅茅推荐后才看的。这篇文章的背景我也不知道,不过作者讲的是挺客观的。
医患关系和医生的道德底线是国内社会中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社会学研究者颇可以多写一些相关的调研文章。
相关这些我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师在英国工作时,自己的母亲去英国探亲,中间心脏不好,英国是福利型医疗体制,不需要付什么医疗费用,也就去了一所比较大的医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给出了缜密的治疗方案,听说他的母亲很快就要回国,在临走前说:我还是不放心你回国是否能受到同样的治疗和用药,这样吧,我给你多开一些时间的药,你如果觉得还需要,可以再来信,我给你寄去需要的药。
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医生在英国是一个高薪职位,这个和国内类似,但是这个高薪不是说靠红包还有医药提成等来补充的,而是国家的工资。第二医生或者护士的工作是受人尊重的,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核的,一个医生走到真正行医岗位上,需要经过正规的学校学习并且成绩优异,需要有丰富的实习经验,需要经过多方的面试,这个和国内的相比准入程序要复杂了很多。第三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明确,而且工作起来一旦有了病人是无法休息的,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非常正常,这些社会上有目共睹,于是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第四医患关系没有了红包和提成的干扰,是一种互相信任和关心,良性的和谐关系。如果有提成的干扰,我想一旦没有节制的想沦为金钱的奴隶,医患关系多了这个干扰,能有良好的信任关系才怪。
这只是我听说的一个事例,而且情况是在大医院发生的,小医院里的情况不得而知,另外这个情况属于欧洲等福利型社会,在其他非福利型社会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无论薪水如何,是否有红包,是否有提成,一个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准和道德地线是最基本的。医生是以病人的生命治疗为天职,虽然如文章中所说,有不少默默奉献的医生,但是也有一些医生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甚至没有最基础的医疗技术。
说开来,如欧歌所说,其他类似的行业诸如教育等,也都有这个情况,那么一个行业的道德底线失守延伸到几个行业的道德底线失守,可以感觉到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渐渐失守的气氛和社会行为双方之间的信任危机。我想单靠少数人的努力去守御一个社会甚至一个行业的道德底线是不可取的,需要更多的道德甚至法律的约束力来增加力量,但无论怎样,自己要做到那些最基本的东西,每人都从我做起才有一股汇聚江河的力量。
茅茅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hxie 发表:

相关这些我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师在英国工作时,自己的母亲去英国探亲,中间心脏不好,英国是福利型医疗体制,不需要付什么医疗费用,也就去了一所比较大的医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给出了缜密的治疗方案,听说他的母亲很快就要回国,在临走前说:我还是不放心你回国是否能受到同样的治疗和用药,这样吧,我给你多开一些时间的药,你如果觉得还需要,可以再来信,我给你寄去需要的药。


看了以后一面感动于这位医生的敬业,一面惭愧于“我还是不放心你回国是否能受到同样的治疗和用药”。

茅茅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联想到其他的事情——贪官的土壤的问题。

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在中国这个土地上,会有这么多硕鼠存在?是谁让他们这样肆无忌惮?

其实我看的书很少,接触的人也很少,更多的时间,我在思考。只是这个问题太大了,一个人实在不容易想清楚。

简单地说,我认为人心都是向善的,假如一个社会里出现那么多贪官,肯定是体制方面有问题了。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