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怎样才能更好的用好近红外?

浏览0 回复6 电梯直达
mybea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好多单位购置了近红外仪器,可是利用情况却不如意。那么限制近红外使用的问题在哪?近红外通常都是用来辅助那些工作量大的有机物质的检测,为什么买了近红外仪器却还采用原先的方法分析呢?请大家多多发言,帮我解除疑惑:)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近红外光谱(NIR)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za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关键是建模型。需要大量的工作以及团队的配合,如果单位重视的话,还能做这部分的工作,如果单位不重视,一个小的工作组是很难做好的
RamanMul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老兄?其讲对了,工作量大的才用近红外。否则近红外很大的一个优势就没了。费劲建一个模,只为测一两次,实在是浪费。
fas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nir_mi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近红外建模过程很繁琐,建好模型后的模型维护工作量也很大,要定时用传统的检测方法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所以说,近红外方法不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方法,只是大大减少传统方法的使用频率吧。至于为什么要用近红外?那是用来维护近红外模型的资金比起光用传统方法测量的资金要少,测量效率也高吧。所以近红外不是一劳永逸的。
个人观点,供参考。
justy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用近红外做定性分析建模过程中相关系数最好的也就0.8左右,看别人发的文章相关系数都0.95以上,自己也很郁闷。
yflh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ustya 发表:
我用近红外做定性分析建模过程中相关系数最好的也就0.8左右,看别人发的文章相关系数都0.95以上,自己也很郁闷。

这个模型也很难用的上吧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