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如何对ARC/SPARK-OES,GD-OES及ICP-OES光源的稳定性进行评定?

浏览0 回复12 电梯直达
chauchyl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光源的稳定性不言而喻,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及检出限,如何对ARC/SPARK-OES,GD-OES及ICP-OES光源的稳定性进行评定?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ICP-AES/ICP-OE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king9550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如果在其他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分析同一个均匀性很好的标准样品,结果的重复性可以代表吗?
chemchenxj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大家能想到的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块均匀性非常好的样品,比如标准化样品RN19,间隔固定时间,保证仪器状态正常后,连续激发11次,记录其绝对强度(而不是相对强度),通过绝对强度的变化来考察光源的稳定性
chemchenxj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国外的文献上看到过另外一种方法,通过“fixation pairs”来监控
也就是选择两条谱线,其强度比会随着光源能量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通常选择基体元素的一条原子线和另一条离子线,比如Fe 360.8nm和Fe 273.0nm
这种方法貌似更专业些,但在商品化的直读光谱仪中,我还没见过哪个厂家采用这样的方法来监控光源的稳定性。
老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hemchenxj(chemchenxj) 发表:
在国外的文献上看到过另外一种方法,通过“fixation pairs”来监控
也就是选择两条谱线,其强度比会随着光源能量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通常选择基体元素的一条原子线和另一条离子线,比如Fe 360.8nm和Fe 273.0nm
这种方法貌似更专业些,但在商品化的直读光谱仪中,我还没见过哪个厂家采用这样的方法来监控光源的稳定性。


你说的是ICP吧!
chemchenxj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老头(shguan) 发表:
原文由 chemchenxj(chemchenxj) 发表:
在国外的文献上看到过另外一种方法,通过“fixation pairs”来监控
也就是选择两条谱线,其强度比会随着光源能量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通常选择基体元素的一条原子线和另一条离子线,比如Fe 360.8nm和Fe 273.0nm
这种方法貌似更专业些,但在商品化的直读光谱仪中,我还没见过哪个厂家采用这样的方法来监控光源的稳定性。


你说的是ICP吧!


那个资料上讲的是火花直读光谱仪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更适合用于CCD检测器的直读光谱仪,毕竟额外增加一个PMT用于监控,得不偿失啊
当然,这种方法应该也是可以应用于ICP的
老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hemchenxj(chemchenxj) 发表:
原文由 老头(shguan) 发表:
原文由 chemchenxj(chemchenxj) 发表:
在国外的文献上看到过另外一种方法,通过“fixation pairs”来监控
也就是选择两条谱线,其强度比会随着光源能量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通常选择基体元素的一条原子线和另一条离子线,比如Fe 360.8nm和Fe 273.0nm
这种方法貌似更专业些,但在商品化的直读光谱仪中,我还没见过哪个厂家采用这样的方法来监控光源的稳定性。


你说的是ICP吧!


那个资料上讲的是火花直读光谱仪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更适合用于CCD检测器的直读光谱仪,毕竟额外增加一个PMT用于监控,得不偿失啊
当然,这种方法应该也是可以应用于ICP的


你有机会试试看!这种方法在CCD、CID和baird的仪器上就好实现了。主要用光强实验!!别用含量实验!应当带内标好。真实。我还没有深入理解。老头
chemchenxj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老头(shguan) 发表:
原文由 chemchenxj(chemchenxj) 发表:
原文由 老头(shguan) 发表:
原文由 chemchenxj(chemchenxj) 发表:
在国外的文献上看到过另外一种方法,通过“fixation pairs”来监控
也就是选择两条谱线,其强度比会随着光源能量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通常选择基体元素的一条原子线和另一条离子线,比如Fe 360.8nm和Fe 273.0nm
这种方法貌似更专业些,但在商品化的直读光谱仪中,我还没见过哪个厂家采用这样的方法来监控光源的稳定性。


你说的是ICP吧!


那个资料上讲的是火花直读光谱仪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更适合用于CCD检测器的直读光谱仪,毕竟额外增加一个PMT用于监控,得不偿失啊
当然,这种方法应该也是可以应用于ICP的


你有机会试试看!这种方法在CCD、CID和baird的仪器上就好实现了。主要用光强实验!!别用含量实验!应当带内标好。真实。我还没有深入理解。老头


目前我也不具备做这个实验的条件啊,要是能有台CCD仪器的话,做这个实验就方便多了
老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hemchenxj(chemchenxj) 发表:
原文由 老头(shguan) 发表:
原文由 chemchenxj(chemchenxj) 发表:
原文由 老头(shguan) 发表:
原文由 chemchenxj(chemchenxj) 发表:
在国外的文献上看到过另外一种方法,通过“fixation pairs”来监控
也就是选择两条谱线,其强度比会随着光源能量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通常选择基体元素的一条原子线和另一条离子线,比如Fe 360.8nm和Fe 273.0nm
这种方法貌似更专业些,但在商品化的直读光谱仪中,我还没见过哪个厂家采用这样的方法来监控光源的稳定性。


你说的是ICP吧!


那个资料上讲的是火花直读光谱仪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更适合用于CCD检测器的直读光谱仪,毕竟额外增加一个PMT用于监控,得不偿失啊
当然,这种方法应该也是可以应用于ICP的


你有机会试试看!这种方法在CCD、CID和baird的仪器上就好实现了。主要用光强实验!!别用含量实验!应当带内标好。真实。我还没有深入理解。老头


目前我也不具备做这个实验的条件啊,要是能有台CCD仪器的话,做这个实验就方便多了


你增加一个通道不会非常困难吧

要是有BAIRD的仪器就好了。增加一个通道,恒温、抽真空、做曲线也就一多小时。怀念呀!老头
wcc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老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ccd(wccd) 发表:
老大很怀旧啊!


您用过DV吗?感觉怎么样?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