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芽孢细菌若不通过芽孢染色法,在显微镜下如何识别?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

二、基本原理  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合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因此,当先用一弱碱性染料,如孔雀绿(malachite green)或碱性品红(basicfuchsin)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不仅可以进入菌体,而且也可以进入芽孢,进入菌体的染料可经水洗脱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若再用复染液(如番红液)或衬托溶液(如黑色素溶液)处理,则菌体和芽孢易于区分。

三、器材  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孔雀绿染液,番红水溶液,苯酚品红溶液,黑色素溶液等。  四、操作步骤  方法1、  (1)将培养24小时左右的枯草芽孢杆菌或其他芽孢杆菌,作涂片、干燥、固定。  (2)滴加3—5滴孔雀绿染液于已固定的涂片上。  (3)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使染液冒蒸汽但勿沸腾,切忌使染液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液。加热时间从染液冒蒸汽时开始计算约4—5分钟。这一步也可不加热,改用饱和的孔雀绿水溶液(约7.6%)染10分钟。  (4)倾去染液,待玻片冷却后水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5)用番红水溶液复染1分钟,水洗。  (6)待干燥后,置油镜观察,芽孢呈绿色,菌体呈红色。    方法2、  (1)取二支洁净的小试管,分别加入0.2ml无菌水,再往一管中加入1—2接种环的蜡状芽孢杆菌菌苔,另一管中加入1—2接种环的生孢梭菌的菌苔,两管各自充分混合成浓厚的菌悬液。  (2)在菌悬液中分别加入0.2ml苯酚品红溶液,充分混合后,于沸水浴中加热3—5分钟。  (3)用接种环分别取上述混合液2—3环于两片载玻片上,涂薄,风干后,将载玻片稍倾斜于烧杯上,用95%乙醇冲洗至无红色液流出。  (4)再用自来水冲洗,滤纸吸干。  (5)取1—2接种环黑色素溶液于涂片处,立即展开涂薄,自然干燥后,油镜观察,在淡紫灰色背景的衬托下,菌体为白色,菌体内的芽孢为红色。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生物显微镜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四季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芽孢染色法,有酸性和碱性染色,主要是针对相应的芽孢特点。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hjx1988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欢迎讨论
会师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染色的 原理基本都是这样子 根据 所染色 部位的 特性而决定的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