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食品中抗生素的检测,回收率以及计算浓度、上报浓度到底什么关系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sd-s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我要检测的是牛奶中的抗生素,用的LCMS的方法,外标法定量。假设,添加回收率是50-60%之间;通过定量工作曲线,带入实际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峰面积后计算出来的浓度是6ppb的话,我在写报告时,填写牛奶中抗生素的含量时,我是报2ppb,还是结合回收率,报10ppb-12ppb呢?
一般来讲的话,食品中的这些常见检测成分,采用LCMS检测,外标法的添加回收率正常在什么范围,内标法,添加回收率正常在什么范围?
请各位高人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20071940xu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cxq1987100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怕是 数据报10-12ppb 靠谱点,回收率这玩意也没有固定的要求。1.若您是依据标准来检测的,那么技术参数应该满足期标准的要求;2.若为自己研发设计拓展的方法,针对方法的要求请参考GB/T 27404-2008的要求;3.根据加标量,若加标量为痕量,即回收率应在60-140%之间,若为半痕量、或微量分析,即回收率应在80-120%之间,若为常规分析,则回收率至少满足95-105%之间,当然越接近100%越好。
不过有另外一种情况,若您的回收率一直在稳定的区间,比如50-60%,那么也可以使用一个校正系数(即修正因子f),来获取最终的结果数据。一般不建议使用,除非在无计可施的时候。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20071940xu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5/11/18 14:27:57 Last edit by cxq19871003
weiqing198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内标法的添加回收率一般在70%-130%。若为外标法的话是要折算回收率的。
yzulc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是考试或者能力验证吗?
建议上报原始结果,同时上报回收率。
我参加过能力验证,记得不仅仅要报结果,报回收率,还要同时上报原始数据的。

理由如下:
如果,参加评价的所有实验室,都用各自的原始结果除以各自的回收率这个“经过回收率校正的结果”上报,显然,数据会异乎寻常地集中在某一个值(真值或参考值)附近,这个“经过校正”的样本数据的标准差就会非常非常小,并不能客观反应实际的检测结果的离散情况,对参加评价的实验室也是不公平的,因为评价是基于扭曲了的数据得出的结果,自然是不公正的,尤其是对于被判为结果离群的实验室。
yzulc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回收率如果不符合要求(方法的要求,或者法规的要求),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改进人员操作细节,或者从检测方法、仪器设备、环境条件、试剂耗材等方面改进。
而不是简单的用回收率校正以后的结果上报,以确保通过考试或者能力验证,然后就万事大吉了。
holyvari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如果你回收率稳定,加标浓度又接近检测样品的含量,最好用回收率校正后报出,当然也要看你回收率是否满足方法的要求,可以参考GB/T27404。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