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杨敦启丨给中国奶业强势角色——开药方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初学者&九点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胜利教授收集整理了详实资料,引入国际奶业发展经验,中国真需要认真借鉴。养牛企业要借鉴,乳品加工企更要借鉴。
中国是奶业后发国家,也有些优势。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50年的奶牛养殖历程。中国之大,地域之广,气候类型区之多,奶牛产业发展,在服从质量与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应当多种产业模式并存。而乳品加工企业更应主动学习发达国家乳品加工企业的担当精神,利益一体化的战略追求,与养殖企业(奶牛场)共享产业利益;更应当根据需求,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开发、生产、销售消费者需要的乳制品,而不是自行其是爱买不买的心态。更不是完全站在乳企自身如何获取暴利的角度,不顾养殖企业利益,甚至采用欺骗消费者的手段:如散布UHT奶好于巴氏奶、鼓吹超高温奶(UHT奶)是发达国家主流乳品的谣言误导消费者;甚至使用奶粉生产复原乳或勾兑复原乳,也不标识或隐蔽标识;中国没有那么多有机饲料和有机奶牛场,哪来那么多有机奶在全国市场大肆高价行销成品“有机奶”呢?
这些不当行为的出现,都是有些乳品企业自以为是,认为消费者容易误导,容易蒙骗的短期逐利的自杀行为。君不见,快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值关注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之时,牛奶消费正应当暴发增长才对,至少增幅应当高于GDP或人均收入的增长才是。然而,恰恰相反,据尼尔森市场调研数据,牛奶制品年均增仅1%。通过电子商务购买外国货、选择进口液体奶、出国夹带奶粉,成为全世界的笑柄。是中国乳品企业的耻辱,让全体华人在世界人民面前蒙羞。
那些已成为中国奶业精英的乳企领袖级的人物,是否该反思了?也是时候了,自己作为民族乳业的企业家,在民族乳品产业的国际化竞争中,在中国奶业竞争力急待提升的关头,确实需要实实在在的做点让消费者能感受到的好事,别把牛奶卖的那么贵,体会到作为消费“上帝”的尊严和尊重;更需要认认真真做点让国家首脑放心的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有民众口碑的好事。才能让消费者信服,才能真正调动消费者对牛奶消费真诚欲望,把中国牛奶的市场做大。市场大了,奶中牛场卖奶还难吗?收奶还会限量吗?奶牛场还会把卖不出去的生鲜奶花上加工费(4000-5000元/吨)喷成奶粉放进仓库里变现不了吗?还用愁苦资金链因卖奶难那天会断裂吗?
消费者自愿购买消费国产牛奶时,也需要起码的尊严和尊重。乳品生产商和经销商需要早点懂得才好啊。否则原本有品牌、价格、质量优势的国外产品,利用电商、代购、强势出口、售后服务,走进消费者家中,乃至心中,必将大举占领中国乳品消费市场,那时悔之晚矣!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