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主题:【讨论】紫外光谱求教

浏览0 回复9 电梯直达
wst12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某物质。紫外光谱是因为分子电子能级发生跃迁产生的,我的理解是:电子吸收能量,从基态到激发态,吸收了光谱,但激发态不稳定,应该又回到基态,又会发射光谱,这两个过程应该都是很短的,ns至ms级的,而且应该是不断循环的过程(即只要有紫外光照射,改分子就一直处于基态到激发态,再从激发态到基态,如此循环),也就是说该物质及吸收了紫外光,又发射了紫外光,那检测器搜集到的的发射的紫外光能量基本可以认为是不变的?这种理解对吗?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qianguiyun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千层峰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的想法从原理上看是对的,但是分子的电子能级激发,以及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过程中还会伴随不同振动能级的能量变化,因此发射的光谱大部分已经不是原来的照射波长了;而且发射的光是没有方向性的,这种发散光再加上被测分子可能存在强烈的自吸收,因此可能大部分情况下是感觉不到发射光的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qianguiyun1(qianguiyun1) 发表:
紫外光谱是分子光谱,不存在能级跃迁
所有的光谱分析测试都是基于能级跃迁原理的。楼主的问题是有原理性深度的。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千层峰(jxyan) 发表:
想多了,紫外是带状连续光谱


我估计楼主不是做简单分析的。
紫外的带状光谱只是用普通带宽分光光度计测得的结果,如果用高分辨率的分光光度计测试,比如用0.1nm带宽测试,可以看到很多分子光谱也不是连续,而是有一个个尖峰的。最典型的就是气态苯分子。
qianguiyun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utm(tutm) 发表:
所有的光谱分析测试都是基于能级跃迁原理的。楼主的问题是有原理性深度的。
哦,受教了
wst12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utm(tutm) 发表:
楼主的想法从原理上看是对的,但是分子的电子能级激发,以及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过程中还会伴随不同振动能级的能量变化,因此发射的光谱大部分已经不是原来的照射波长了;而且发射的光是没有方向性的,这种发散光再加上被测分子可能存在强烈的自吸收,因此可能大部分情况下是感觉不到发射光的
谢谢专家的指教
wst12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utm(tutm) 发表:
楼主的想法从原理上看是对的,但是分子的电子能级激发,以及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过程中还会伴随不同振动能级的能量变化,因此发射的光谱大部分已经不是原来的照射波长了;而且发射的光是没有方向性的,这种发散光再加上被测分子可能存在强烈的自吸收,因此可能大部分情况下是感觉不到发射光的


再请教下:我们测分子构成的物质时。用紫外光谱测,一般常温下就可以测。
                但用原子吸收光谱测重金属时,一般都要高温使其原子化,用的波长也属于紫外光。
                二者都是通过电子能及的跃迁吸收的光谱来定性定量,那为什么分子在常温下测定,而原子吸收需要高温原子化呢?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st129(wst129) 发表:
再请教下:我们测分子构成的物质时。用紫外光谱测,一般常温下就可以测。
                但用原子吸收光谱测重金属时,一般都要高温使其原子化,用的波长也属于紫外光。
                二者都是通过电子能及的跃迁吸收的光谱来定性定量,那为什么分子在常温下测定,而原子吸收需要高温原子化呢?


那是因为原子吸收测的是极为稀薄的气态单原子光吸收特性。这只有在高温下才能拆散原子间的结合作用力,将物质气化获得气态的单原子样本。
像氯化钠,沸点1400多度,想测得其中钠原子的吸收至少要这个温度以上才行。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6/7/6 10:57:17 Last edit by tutm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