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焊接绝热气瓶VS杜瓦瓶(罐)——液氩气瓶的接地气问题

浏览0 回复42 电梯直达
雾非雾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reamheaven(dreamheaven) 发表:
钢制无缝气瓶应该没有压缩比这个概念吧, 只有工作充装压力(WP)和测试压力(TP)。
无缝气瓶充装液氩的话,气瓶壁不绝热。很快会汽化到压力超出测试压力,然后出安全事故。
焊接绝热气瓶(液体)应该是“气化比”,是一升(立方)液体气化后能得到多少体积的气体。
密度的话,用状态方程算出质量,密度就知道了。只是精确计算的压缩因子是个坑。
以前问过去给杜瓦瓶充装液氮的,据他们说,充装满的标准就是在排空口出液氮就表示充满液氮了(因为我们根据液氮瓶的液位表总说他们没给充满)。
雾非雾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reamheaven(dreamheaven) 发表:
氩气、氧、氮这些气体,单纯加压不会导致液化。需要在临界状态一下加压降温才有可能(时间久了,表述可能不太专业)。

液氩的临界温度以上怎么加压氩都是保持气体状态,所以在室温下,无缝钢瓶内的氩只会是气态。(所以你充液体气体瓶内最终都是气体)
我们看过杜瓦瓶装的液氮,常温下确实能放出来液氮的,就是从充装口向外引出来到比如暖水瓶中都可以(在充装过程中存在气化现象,但不会全部气化掉,充装完后把引出来的软管都冻坏了)。充装进去的确实是液态的,然后在瓶里慢慢气化成气态的。
wangjst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雾非雾(mcds) 发表:
对于这种非常好的技术贴,只加20分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版主的加分权力有限制)。管理员应该再给多加些。


把我激动得……其实分数不是问题,激起版友的技术热情,也就是我们对新时代思想、对大国工匠精神的最好回应。我们是技术群体,我们不能浅尝辄止,也只有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问题,我们的中国梦才会更加真切一些、更早一些到来。政治蓝图无论画得多么美好,还得我们这些技术群体一丝不苟地去实施;如果说行政层面假话多的话,我们技术群体要绝对抵制。
政治的极致要靠技术手段去实现,技术的极致就是政治。我越来越觉得,每一个技术领域都是国家发展的脊梁——至少是肋条骨。
dreamheav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angjstw(wangjstw) 发表:
谢谢提醒,查过了。
所谓物性,是指非人工或半人工干预下物质的本性。我到现在还在怀疑,假如将液化氩/氧/氮/氦/氢充装到普通无缝气瓶中,真的会像有些老师说的那样“嘭!”吗?
因为没查到过硬的资料,也无法进行实验验证,我只能是怀疑。

假设真的装液氩/氮,瓶壁是热良导体。在爆炸之前,里面液体会迅速气话(200度左右的温差),然后瓶壁结的冰估计会吓死一半人。
这个图示液体汽化器使用的照片,可以作为无缝气瓶装液体的参考。内管流淌液氮/氩/氧、外面空气(使用翅片增大换热面)。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8/2/27 11:14:07 Last edit by dreamheaven
dreamheav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雾非雾(mcds) 发表:
我们看过杜瓦瓶装的液氮,常温下确实能放出来液氮的,就是从充装口向外引出来到比如暖水瓶中都可以(在充装过程中存在气化现象,但不会全部气化掉,充装完后把引出来的软管都冻坏了)。充装进去的确实是液态的,然后在瓶里慢慢气化成气态的。


充装的时候确实是以排放口有液体出来判断的,但是良心点的企业会以称重作为结算量。因为液体从大储槽到绝热气瓶是压力压过来的,压力不一致实际充装量不一样。
能放出液体来,还能在地面流淌,但是迅速气化,开放空间你感觉不到压力增大。
暖水瓶是底面、筒体绝热,暖瓶口一个热传导面,气化的气体在暖瓶口附近形成一个“低温气体”保护层,所以后面气化很慢。
绝热气瓶是靠内外桶壁之间的绝热层(膨胀珍珠岩+真空)隔绝传热的,无缝气瓶没有绝热层的。
wangjst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reamheaven(dreamheaven) 发表:
假设真的装液氩/氮,瓶壁是热良导体。在爆炸之前,里面液体会迅速气话(200度左右的温差),然后瓶壁结的冰估计会吓死一半人。


您可能也陷入惯性思维误区了。
温度是决定气体形态的首要因素,就是说,在临界温度之上,无论怎么加压,气体都不会液化,这就是临界温度的意义。
相反呢,我说的是相反,当温度高于临界值而气瓶的体积又不会变化时,难道气瓶中的全部气体会秒秒钟气化吗?我觉得这时候会是压力主导模式,即临界温度以上也会形成新的气液平衡模式,不是所有气体都会蛮不讲理地气化的,所以不一定会嘭的。其实这个问题在理论物理学人眼中可能不是问题,只是不知道我们这儿有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雾非雾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angjstw(wangjstw) 发表:
把我激动得……其实分数不是问题,激起版友的技术热情,也就是我们对新时代思想、对大国工匠精神的最好回应。我们是技术群体,我们不能浅尝辄止,也只有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问题,我们的中国梦才会更加真切一些、更早一些到来。政治蓝图无论画得多么美好,还得我们这些技术群体一丝不苟地去实施;如果说行政层面假话多的话,我们技术群体要绝对抵制。
政治的极致要靠技术手段去实现,技术的极致就是政治。我越来越觉得,每一个技术领域都是国家发展的脊梁——至少是肋条骨。
做技术的最经常碰到的是不懂又瞎指挥的上级,这样在日常工作中,所有的热情最终都会被消磨殆尽的,为了一口饭的生存而不得不低头,之前所有的一切热情都随它而去了。
雾非雾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reamheaven(dreamheaven) 发表:
充装的时候确实是以排放口有液体出来判断的,但是良心点的企业会以称重作为结算量。因为液体从大储槽到绝热气瓶是压力压过来的,压力不一致实际充装量不一样。
能放出液体来,还能在地面流淌,但是迅速气化,开放空间你感觉不到压力增大。
暖水瓶是底面、筒体绝热,暖瓶口一个热传导面,气化的气体在暖瓶口附近形成一个“低温气体”保护层,所以后面气化很慢。
绝热气瓶是靠内外桶壁之间的绝热层(膨胀珍珠岩+真空)隔绝传热的,无缝气瓶没有绝热层的。


嗯,我们问过,液氮放在暖瓶里不会爆炸么?回答是只要加上瓶塞(也不能塞太紧),杜绝大量的热交换,就可以在暖瓶中放一段时间转移到其它地方用的(美容中的冷冻去痣就是用液氮点上冻死它的)。
所以无缝气瓶由于不能阻断热量的传入,这样液氮会在无缝气瓶里迅速气化导致无缝气瓶里不能存住液氮吧。
dreamheav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angjstw(wangjstw) 发表:
您可能也陷入惯性思维误区了。
温度是决定气体形态的首要因素,就是说,在临界温度之上,无论怎么加压,气体都不会液化,这就是临界温度的意义。
相反呢,我说的是相反,当温度高于临界值而气瓶的体积又不会变化时,难道气瓶中的全部气体会秒秒钟气化吗?我觉得这时候会是压力主导模式,即临界温度以上也会形成新的气液平衡模式,不是所有气体都会蛮不讲理地气化的,所以不一定会嘭的。其实这个问题在理论物理学人眼中可能不是问题,只是不知道我们这儿有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我承认说的有的吓人,但是不吓人一点,那个兄弟去试一下出危险了就有点难看。
如果临界温度以上有气液平衡态…………,
其实我换一个说法你可以想一想,一个无缝气瓶,好点的1000块钱吧;绝热气瓶应该是4位数以上。
如果无缝气瓶可以装液体,气体公司为什么不采用无缝气瓶装。采用两种气瓶没有任何意义,成本高,管理麻烦,绝热气瓶还不好搬运。

wangjst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雾非雾(mcds) 发表:
做技术的最经常碰到的是不懂又瞎指挥的上级,这样在日常工作中,所有的热情最终都会被消磨殆尽的,为了一口饭的生存而不得不低头,之前所有的一切热情都随它而去了。


谁说不是呢。我们党最反对下车伊始,而现在的体制运行的结果则是,几乎每一个管理者都在下车伊始。
政治上的事我们不说了,其实也不允许多说,我们坐等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吧。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