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一届原创】蔬果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对比

浏览0 回复18 电梯直达
avih198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zyl3367898设置为精华; 奖励积分记录: zyl3367898(20分)
维权声明:本文为v2741071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蔬果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对比

    甲基异柳磷是一种土壤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广谱、残效期长,是防治地下害虫的优良药剂。化学名称:N-异丙基-o-甲基-o-[(2-异丙氧基羰基)苯基]硫代磷酰胺酯。甲基异柳磷主要用于小麦、花生、大豆、玉米、地瓜甜菜、苹果等作物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也可用于防治粘虫蚜虫烟青虫桃小食心虫红蜘蛛等。只准用于拌种或土壤处理,不能用于防治蔬菜害虫和进行果树叶面喷雾,禁止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

    GB/T5009.144-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前处理中净化费时、费力,为此对蔬果中甲基异柳磷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相关探索、对比。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剂与材料

      乙腈、内酮、乙酸乙酯、氯化钠、无水硫酸钠、甲基异柳磷标准溶液、弗罗里矽柱、滤膜。

    (二)仪器设备

      气相色谱仪(安捷伦7890B配FPD检测器)、匀浆机、振荡器、氮吹仪及分析实验室常用设备。

    (三)试验基质

      粉碎西红柿样品。

    (四)相关标准

      NY/T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

      GB/T5009.144-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

      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


图1:准备检测所需仪器、试剂、样品、相关标准



      二、试验步骤

      分别按照NY/T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第1部分方法一和GB/T5009.144-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进行前处理,并进行甲基异柳磷添加含量为0.05 ug/ml、0.1 ug/ml、0.5 mg/kg 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测定。

    (一)NY/T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前处理过程:

      准确称取25.0g试样放入匀浆机中,加入50mL乙腈,在匀浆机中高速匀浆2min后用滤纸过滤,滤液收集到装有5-7g氯化钠的100mL具塞量筒中,收集于40-50mL,盖上盖子,剧烈震荡1min,在室温下静置30min,使乙腈相和水相分层。

      从100mL具塞量筒中吸取10.00mL乙腈溶液,放入150mL烧杯中,将烧杯放在80℃水浴锅上加热,杯内缓缓通入氮气或空气流,蒸发近干用丙酮定容至5mL,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待测。




图2:NY/T761-2008提取、净化过程

      (二)GB/T5009.144-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前处理过程:
      准确称取5.0g试样,置于研钵中,加入50g无水硫酸钠研磨脱水,转移至250ml三角瓶中,加入60 ml乙酸乙脂(泡过试样),振荡提取30min,静置。吸30ml上清液,氮吹或空气流,吹至近干。
      将浓缩后的试样溶液,用30ml乙酸乙脂淋洗,收集淋洗液,氮吹或空气流吹至近干,用丙酮定容至1ml,待测。


图3:GB/T5009.144-2003提取、净化过程

    三、结果与分析
    (一)加标回收
      1、NY/T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加标回收
低浓度:准确称取25.0 g试样6份编号D1至D6,浓度为10ug/ml的标准溶液0.125mL加至样品中,使添加浓度为0.05 mg/kg,其余步骤同样品前处理。中浓度:准确称取25.0 g试样6份编号E1至E16,浓度为10ug/ml的标准溶液0.25mL加至样品中,使添加浓度为0.10 mg/kg,其余步骤同样品前处理。高浓度:准确称取25.0 g试样6份编号F1至F6,浓度为10ug/ml的标准溶液125mL加至样品中,使添加浓度为0.50 mg/kg,其余步骤同样品前处理。
                            表1:《NY/T761-2008》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添加

 

含量

 

检测结果

 

均值

 

回收率

 

准确度标准要求%

 

准确度评价结果

 

mg/kg

mg/kg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mg/kg

(%)

0.05

0.05103

0.05000

0.05132

0.05470

0.05351

0.05280

0.05223

96

60-120

符合

0.1

0.1047

0.1053

0.1042

0.09716

0.1000

0.1000

0.1019

100

80-110

符合

0.5

0.5107

0.5125

0.5021

0.5129

0.5158

0.5072

0.5102

98

80-110

符合

      2、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加标回收
      低浓度:准确称取5.0 g试样6份编号A1至A6,浓度为10ug/ml的标准溶液0.025mL加至样品中,使添加浓度为0.05 mg/kg,其余步骤同样品前处理。中浓度:准确称取5.0 g试样6份编号B1至B6,浓度为10ug/ml的标准溶液0.05mL加至样品中,使添加浓度为0.020 mg/kg,其余步骤同样品前处理。高浓度:准确称取5.0 g试样6份编号C1至C6,浓度为10ug/ml的标准溶液0.25mL加至样品中,使添加浓度为0.100 mg/kg,其余步骤同样品前处理。
                            表2:《GB/T5009.144-2003》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添加

 

含量

 

检测结果

 

均值

 

回收率

 

准确度标准要求%

 

准确度评价结果

 

mg/kg

mg/kg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mg/kg

(%)

0.05

0.04388

0.04338

0.04417

0.04260

0.04372

0.04335

0.04352

114

60-120

符合

0.1

0.09503

0.09364

0.09596

0.09423

0.09650

0.09664

0.09533

105

80-110

符合

0.5

0.4755

0.4835

0.4861

0.4920

0.4942

0.5000

0.4886

102

80-110

符合

      (二)精密度计算
                              表3:《NY/T761-2008》精密度结果
 

添加

 

含量

 

检测结果

 

均值

 

标准偏差SD

 

变异系数RSD
 

精确度标准要求%
 

精确度评价结果

 
 

mg/kg

mg/kg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mg/kg

mg/kg

(%)

0.05

0.05103

0.05000

0.05132

0.05470

0.05351

0.05280

0.05223

0.00197

3.8

-20~+10

符合

0.1

0.1047

0.1053

0.1042

0.09716

0.1000

0.1000

0.1019

0.00122

1.2

-20~+10

符合

0.5

0.5107

0.5125

0.5021

0.5129

0.5158

0.5072

0.5102

0

0

-20~+10

符合

                              表4:《GB/T5009.144-2003》精密度结果
 

添加

 

含量

 

检测结果

 

均值

 

标准偏差SD

 

变异系数RSD
 

精确度标准要求%
 

精确度评价结果

 

mg/kg

mg/kg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mg/kg

(%)

(%)

0.05

0.04388

0.04338

0.04417

0.04260

0.04372

0.04335

0.04352

0.00055

1.2

-20~+10

符合

0.1

0.09503

0.09364

0.09596

0.09423

0.09650

0.09664

0.09533

0.00121

1.3

-20~+10

符合

0.5

0.4755

0.4835

0.4861

0.4920

0.4942

0.5000

0.4886

0.0075

1.5

-20~+10

符合

      (三)《GB/T5009.144-2003》方法数据线性
                            表5:《GB/T5009.144-2003》校准曲线数据线性

标准溶液浓度

0.0

0.1

0.2

0.4

0.8

2.5

5.0

斜率

y轴截距

曲线相关系数 ( r2)

曲线相关系数标准要求

评价结果

响应值

0

1073.68

2120.53

4143.75

8452.34

25416.8

54433.2

10799

-221

0.9995

0.995

符合

                            表6:《NY/T761-2008》数据线性
 

添加

 

含量

 

检测结果

 

均值

 

斜率

 

y轴截距

 

曲线相关系数 ( r2)

 

曲线相关系数标准要求

 

评价结果

 

mg/kg

mg/kg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mg/kg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0196

 

0.0004

 

0.9985

 

0.995

 

符合

0.05

0.05103

0.05000

0.05132

0.05470

0.05351

0.05280

0.05223

0.1

0.1047

0.1053

0.1042

0.09716

0.1000

0.1000

0.1019

0.5

0.5107

0.5125

0.5021

0.5129

0.5158

0.5072

0.5102

                            表7:《GB/T5009.144-2003》数据线性
 

添加

 

含量

 

检测结果

 

均值

 

斜率

 

y轴截距

 

曲线相关系数 ( r2)

 

曲线相关系数标准要求

 

评价结果

 

mg/kg

mg/kg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mg/kg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982

 

0.0027

 

0.9985

 

0.995

 

符合

0.05

0.04388

0.04338

0.04417

0.04260

0.04372

0.04335

0.04352

0.1

0.09503

0.09364

0.09596

0.09423

0.09650

0.09664

0.09533

0.5

0.4755

0.4835

0.4861

0.4920

0.4942

0.5000

0.4886


      四、检测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1、氮吹近干要求小烧杯内壁有潮潮的一层,不要吹干,吹干后回收率小。
      2、氮吹时要用干净滤纸擦去针头上的水珠,防止水珠落入瓶中氮吹不准确,影响结果。
      3、样品氮吹后,吸5mL丙酮加入,之后马上加盖铝箔,防止挥发,影响结果。
      4、《GB/T5009.144-2003》第二次氮吹时建议用5ml比色管,方便直接定容,减少一次转移,更准确。
      5、《GB/T5009.144-2003》用30ml乙酸乙脂淋洗分6次淋洗。这个操作中亦不可提早倒入,也不能等到小柱干了再倒入。样品溶液淋洗结束后,仍然要用洗耳球把小柱上的残余打入小烧杯内,保证回收率。
      6、《GB/T5009.144-2003》最后定容时,建议定容至2ml,方便基质加标时基质留存,参与计算时按照2ml计算。
      7、《NY/T761-2008》吸10mL乙腈相时,用10mL大肚管吸取,吸液前用该液润洗三次,使溶液充满吸管内壁,吸取时刻度要准确。
      五、结论
      结果表明,采用NY/T761-2008方法,不同甲基异柳磷添加含量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在96%-100%,相对标准偏差在0-3.8%,对NY/T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数据的线性进行比较,相关性可以达到0.9995,符合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标准要求,由此说明NY/T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标准方法对农药参数甲基异柳磷的检测适用。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zjn11234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图片也居中一下,看来做试验不少,试验数据真丰富。
hbnjz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MMY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MMY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准确称取25.0g试样放入匀浆机中......
这个说法不准确,应该是放入200毫升烧杯(或者其他器皿)中。。。。。。
MMY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匀浆机中高速匀浆2min后。。。。。。
这个说法值得商榷,不是在匀浆机中吧,匀浆时匀浆机的转速是否可以说明比如每分钟12000转匀浆2min?
MMY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总的来说,这个实验做得很有意义!可以考虑做成实验室自制方法(参考761)申请资质。
MMY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vih198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MMYG(jl070869)发表:  准确称取25.0g试样放入匀浆机中......
这个说法不准确,应该是放入200毫升烧杯(或者其他器皿)中。。。。。。
谢谢你的建议,再完整一下
Insm_5adcae8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