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手性分析相关

浏览0 回复7 电梯直达
你一见我就笑216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最近刚接触手性分析(我们使用的时大赛璐AD-H、AS-H、OJ-H、OD-H),有几个问题想要咨询一下,谢谢!
1、正相的手性柱是否不同于常规反相柱,有没有对流动相PH的要求?看资料,上面提到一般可以加0.1%的酸性或碱性添加剂,没有提到适用的pH范围。
2、看资料,上面提到流动相中为正己烷和乙醇体系时,正己烷超过90%,一定要用流动相溶解样品,否则峰形难看。影响有如此大?
3、做样过程中,发现相较于常规反相体系,a、体系平衡较慢;  b、基线经常向上或向下漂;c、基线波动较严重,灵敏度也较低;这些问题是否是正相体系的共性?
4、对映异构体,其紫外吸收无差,是否可以理解为:方法所选波长对其检测结果无影响?
5、开发方法方面有没有常用的一些小窍门?比如色谱柱的选择?比如流动相中正己烷和乙醇的比例选择?
推荐答案:有水有渝回复于2018/11/06
1、正相的手性柱是否不同于常规反相柱,有没有对流动相PH的要求?看资料,上面提到一般可以加0.1%的酸性或碱性添加剂,没有提到适用的pH范围。
答:看填料的类似,正相的填料与反相的填料本来就不同,键合相的极性正好相反,上体看说明书。流动相范围也是看具体的填料来确定,一般也是pH2-8
2、看资料,上面提到流动相中为正己烷和乙醇体系时,正己烷超过90%,一定要用流动相溶解样品,否则峰形难看。影响有如此大?
答:原则是样品溶剂的洗脱强度不要超过流动相的洗脱强度即可,推荐使用流动相做上机溶液的溶剂,减小溶剂效应。
3、做样过程中,发现相较于常规反相体系,a、体系平衡较慢;  b、基线经常向上或向下漂;c、基线波动较严重,灵敏度也较低;这些问题是否是正相体系的共性?
答:跟检测波长和流动相的组成有关,同等条件下正相的稳定性是不如反相的,要使用正相前如果是反相的话,注意系统要转换完全。灵敏度跟分析的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跟正相或反相的关系不是很大。
4、对映异构体,其紫外吸收无差,是否可以理解为:方法所选波长对其检测结果无影响?
答:如果有使用对照品定量,选择的波长只要灵敏度够,稳定性好就不会影响检测结果,如果使用归一法仍会有影响,出峰时间会不一样,可以加入校正因子。
5、开发方法方面有没有常用的一些小窍门?比如色谱柱的选择?比如流动相中正己烷和乙醇的比例选择?
答:唯一的小窍门我认为就是多参考文献,结合物质的理化性质,初定色谱条件,根据供应推荐色谱柱,然后不断实验调试,改进。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夏天的雪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液相色谱(L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牛一牛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提供的这几款色谱柱都有详细的说明说,中引文版都有,使用前可以认真解读一下。
至于流动相体系,这几款柱子流动相范围都很狭窄,固定的就那几个,唯一要注意的是,对于手性流动相,甲醇和正己烷互溶性很差,绝对不可以大于15-85,否则就不互溶,使用甲醇时,加点乙醇最好,因为乙醇与正己烷是互溶的。
至于流动相添加剂,其实这几款柱子已经固定了就那么几种,说明书里都列出来了,比如TFA、TEA、DEA等,可以根据化合物本身的性质去选择是否添加。
另,手性分析色谱柱基本上就局限那几种填料,流动相体系也就那几种,只要对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很了解,基本上分析条件就大致定下来了,没有过多的技巧。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ingwang228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经验分享
dadgo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可以将欲分析的化合物类型性质与供应商沟通,他们会推荐柱子及分析条件。少走弯路。
有水有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正相的手性柱是否不同于常规反相柱,有没有对流动相PH的要求?看资料,上面提到一般可以加0.1%的酸性或碱性添加剂,没有提到适用的pH范围。
答:看填料的类似,正相的填料与反相的填料本来就不同,键合相的极性正好相反,上体看说明书。流动相范围也是看具体的填料来确定,一般也是pH2-8
2、看资料,上面提到流动相中为正己烷和乙醇体系时,正己烷超过90%,一定要用流动相溶解样品,否则峰形难看。影响有如此大?
答:原则是样品溶剂的洗脱强度不要超过流动相的洗脱强度即可,推荐使用流动相做上机溶液的溶剂,减小溶剂效应。
3、做样过程中,发现相较于常规反相体系,a、体系平衡较慢;  b、基线经常向上或向下漂;c、基线波动较严重,灵敏度也较低;这些问题是否是正相体系的共性?
答:跟检测波长和流动相的组成有关,同等条件下正相的稳定性是不如反相的,要使用正相前如果是反相的话,注意系统要转换完全。灵敏度跟分析的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跟正相或反相的关系不是很大。
4、对映异构体,其紫外吸收无差,是否可以理解为:方法所选波长对其检测结果无影响?
答:如果有使用对照品定量,选择的波长只要灵敏度够,稳定性好就不会影响检测结果,如果使用归一法仍会有影响,出峰时间会不一样,可以加入校正因子。
5、开发方法方面有没有常用的一些小窍门?比如色谱柱的选择?比如流动相中正己烷和乙醇的比例选择?
答:唯一的小窍门我认为就是多参考文献,结合物质的理化性质,初定色谱条件,根据供应推荐色谱柱,然后不断实验调试,改进。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ingwang228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经验分享
夏天的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上老师都给了详细的解答,您在做正相时是否专机专用,就是这台仪器只做正相,如果正相反相来回切换,可能平衡的时候会比较长,另外,有些液相是不适合做正相的,某些部件需要更换,例如密封圈
你一见我就笑216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有水有渝(xky0230699) 发表:
1、正相的手性柱是否不同于常规反相柱,有没有对流动相PH的要求?看资料,上面提到一般可以加0.1%的酸性或碱性添加剂,没有提到适用的pH范围。
答:看填料的类似,正相的填料与反相的填料本来就不同,键合相的极性正好相反,上体看说明书。流动相范围也是看具体的填料来确定,一般也是pH2-8
2、看资料,上面提到流动相中为正己烷和乙醇体系时,正己烷超过90%,一定要用流动相溶解样品,否则峰形难看。影响有如此大?
答:原则是样品溶剂的洗脱强度不要超过流动相的洗脱强度即可,推荐使用流动相做上机溶液的溶剂,减小溶剂效应。
3、做样过程中,发现相较于常规反相体系,a、体系平衡较慢;  b、基线经常向上或向下漂;c、基线波动较严重,灵敏度也较低;这些问题是否是正相体系的共性?
答:跟检测波长和流动相的组成有关,同等条件下正相的稳定性是不如反相的,要使用正相前如果是反相的话,注意系统要转换完全。灵敏度跟分析的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跟正相或反相的关系不是很大。
4、对映异构体,其紫外吸收无差,是否可以理解为:方法所选波长对其检测结果无影响?
答:如果有使用对照品定量,选择的波长只要灵敏度够,稳定性好就不会影响检测结果,如果使用归一法仍会有影响,出峰时间会不一样,可以加入校正因子。
5、开发方法方面有没有常用的一些小窍门?比如色谱柱的选择?比如流动相中正己烷和乙醇的比例选择?
答:唯一的小窍门我认为就是多参考文献,结合物质的理化性质,初定色谱条件,根据供应推荐色谱柱,然后不断实验调试,改进。
第四个问题的解答我有点没明白。  既然对映异构体的紫外吸收相同,为何选用归一化法(只积两个对映异构体的峰)时,还会对结果有影响?出峰时间为何会不一样?我个人理解的是:选择不同的波长,只会影响其两峰响应值的大小,两者的相对含量理论上不影响。(不对之处,望指正,谢谢)
你一见我就笑216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夏天的雪(bingwang228) 发表:
楼上老师都给了详细的解答,您在做正相时是否专机专用,就是这台仪器只做正相,如果正相反相来回切换,可能平衡的时候会比较长,另外,有些液相是不适合做正相的,某些部件需要更换,例如密封圈
这台仪器是专机专用的 只是有时候出现一些小故障 排除时可能会切换成反相。
有水有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你一见我就笑2169(v2650137) 发表:
第四个问题的解答我有点没明白。  既然对映异构体的紫外吸收相同,为何选用归一化法(只积两个对映异构体的峰)时,还会对结果有影响?出峰时间为何会不一样?我个人理解的是:选择不同的波长,只会影响其两峰响应值的大小,两者的相对含量理论上不影响。(不对之处,望指正,谢谢)
只要两峰的出峰时间不一样,峰宽与峰高有差异,峰面积就会有差异,只是差异的大小而已,你如果能够得到拆分后的纯品,配制接近的浓度进样,看单位浓度的峰面积大小是不是一样,如果是一样,那归一法得到的两组分比较就是真实值,如果不一样,就要经过校正后得到真实值。
手机版: 手性分析相关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