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样品用滤头过滤后,杂质峰不见了,是否滤膜有吸附作用??

浏览0 回复27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检测老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3116636(m3116636) 发表:
找到原因了!,不是吸附问题!
那是什么情况,咦,我怎么也这么激动!
m311663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检测老菜鸟(v3295053) 发表:
那是什么情况,咦,我怎么也这么激动!


哈哈哈,在重新维护的帖子里我写了原因,其实是样品并未完全溶解,只是肉眼看似澄清,实际其微粒粒径大于0.22um,经0.22um的滤膜一滤,就给过滤走了,所以没峰了;但是呢这个杂质在乙腈中微粒粒径偏偏又<0.5um,因此能通过色谱柱,在检测器中检测出来。
你看这个解释是否合理!
检测老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3116636(m3116636) 发表:
哈哈哈,在重新维护的帖子里我写了原因,其实是样品并未完全溶解,只是肉眼看似澄清,实际其微粒粒径大于0.22um,经0.22um的滤膜一滤,就给过滤走了,所以没峰了;但是呢这个杂质在乙腈中微粒粒径偏偏又<0.5um,因此能通过色谱柱,在检测器中检测出来。
你看这个解释是否合理!
这个解释合理,但是也太凑巧了吧
检测老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3116636(m3116636) 发表:
哈哈哈,在重新维护的帖子里我写了原因,其实是样品并未完全溶解,只是肉眼看似澄清,实际其微粒粒径大于0.22um,经0.22um的滤膜一滤,就给过滤走了,所以没峰了;但是呢这个杂质在乙腈中微粒粒径偏偏又<0.5um,因此能通过色谱柱,在检测器中检测出来。
你看这个解释是否合理!
确定是这种情况的话可以写个原创啊。
dadgo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滤膜的孔径控制属于高技术,合成工艺有专利保护。所以价格便宜的滤膜,估计孔径不会太均匀。
m311663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检测老菜鸟(v3295053) 发表:
确定是这种情况的话可以写个原创啊。
确定!因为换成甲醇溶解后,照样滤膜过滤了,依然正常出峰;而乙腈溶解后就给滤没了,说明在乙腈中并未真正溶解!
m311663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adgoh(dadgoh) 发表:
滤膜的孔径控制属于高技术,合成工艺有专利保护。所以价格便宜的滤膜,估计孔径不会太均匀。
是的,所以后来全部换成了津腾的滤膜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