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光谱分析分为两大类:
(1)发射光谱。例如:电弧发射光谱仪法;ICP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法;荧光分光光度计法;火焰光度计法,拉曼光谱法等。
(2)吸收光谱。例如:紫外-可见分光度计法;红外分光光度计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等。
对于发射光谱法而言:检测的信号是样品本身的发射强度,也就是说样品的浓度越高其发射强度也越高,其发射强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因此样品浓度的线性范围较宽。
反观吸收光谱:以原吸为例,其检测的信号是样品的基态原子在吸收了阴极灯的发射能量后的剩余强度,也就是剩余透过率;当在一定的样品浓度范围内,样品浓度越高,产生的基态原子越多,故所吸收的阴极灯的发射能量也愈多;所检测的透过率的倒数的对数,也就是吸光度则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可是当样品的浓度过高时,样品本身也会产生散射光谱,此时,样品就会由吸收状态逐步向发射状态转换,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这时,样品的浓度就与吸光度不成线性关系了,例如有的元素工作曲线弯曲了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由此结论,原吸的检测线性范围比发射光谱窄得多了。
原文由 jiieie(v3062405) 发表:
安老师,谢谢您的解答。
那对于原子发射来说,有没有这样一种情况存在:当样品浓度过高时,原子发射出来的光被其本身吸收,导致样品浓度和吸光度不成线性关系?
在原子吸收中,样品浓度过高,样品本身会产生散射光谱,这个散射光谱是指粒子的散射吗?属于分子光谱?还是说会产生原子发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