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CNAS的文件读起来为什么很拗口

浏览0 回复22 电梯直达
senk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但测量结果是由测量过程“生产”出来,这是不争的事实,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取决于测量过程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是同一个测量过程(测量过程的各要素保持不变),测量过程使用的测量设备是合格的,这个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不会超出其最大允许误差,这个测量过程“生产”出来的“产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就不会大于该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因此,为了测量结果的安全性(准确可靠),用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代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有益无害。
      本级测量结果安全可靠,就代表被校对象的下一级测量结果也一定可靠吗?两台同型号同规格示值重复性相差很大的被校对象,在相同的重复性条件下进行校准,A器具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很小(合格),B器具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很大(不合格)。请问这两台器具的校准结果的可信度一样还是不一样?分别用这两台器具,用相同的测量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进行下一级测量,得到的两个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一样还是不一样?按照你的逻辑,是不是用测量过程的重复性”代替“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全世界的被校对象的“示值重复性”都一样,都不会超差啦?这是有益无害还是有害无益呀?
      2、既然你已经知道“人、机、法、环四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是基本上相对固定的”,一个常规被测对象作重复性试验会有多大的变化呢?此处我要再说提醒您不要把不合格的被测对象混淆成“常规的”被测对象。
      谁告诉你“合格的”就是“常规的”,“不合格”就“不常规”啦?年年送检的计量器具不是“常规的”计量器具是什么?难道还要等检定或校准结果出来之后才知道它是不是“常规的”吗?哪里规定了被校对象的不确定度超过多少,就可以界定为“非常规计量器具”啦?把“合格不合格”与“常规不常规”混为一谈的,恰恰是你。
      3、要求件件次次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其实就是对不确定的评定的滥用,是拿检测人员、校准人员、检定人员的劳动不当回事,是一种劳民伤财的犯罪行为。
      那为什么那么多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都规定了被检/校对象的“示值重复性”计量技术指标啊?要不要分别逐台对每一台被校对象检测“示值重复性”啊?劳民伤财了吗?犯罪了吗?不要将你那点几何量检测不要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的破经验,以偏概全推广到所有计量专业,以达忽悠人之目的。看看CNAS是怎么对校准实验室要求的吧:


      这里所说的并用客户仪器的不确定度分量取代‘现有最佳仪器’的分量,难道所有同类型被校对象的不确定度分量都是一样的吗?
      4、请你先搞清楚“校准”这个测量过程的被测对象和使用的测量设备各是什么。“定量表征被校对象的下一级测量结果可不可信”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
  如果是用计量标准校准测量设备,那么这个“测量过程”的被测对象是测量设备的被校参数

      正经歪念的嚼舌功夫的确是无与伦比。人、机、料、法、环中的“料”是指“被校参数”吗?那人、机、法、环叫什么“参数”?JJF1033所说的“常规的被测对象”是不是也应该改称“常规的被测参数”呀?这样的歪理你也说得出口?
      5、如果说要“定量表征被校对象的下一级测量结果可不可信”,就是另外一个测量过程了,该测量过程使用的测量设备就是你所说的那个“被校对象”,测量过程的被测对象就是你所说的“被检对象的下一级”,测量过程是你用该测量设备去测量产品或校准下一级测量设备,从而得到你的“测量结果”。你的这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其中来源于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分量是你使用的这个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引入,说具体点就是你的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最大不超过其示值允差)给你的测量结果引入。
      下一级的测量结果可不可信,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由你的上一级计量技术机构对你所使用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进行校准得出的结论吗?你的测量设备经上级机构校准给出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超出了你的预期使用要求,请问上级给出的这个“校准结果”可信吗?这是“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还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还是“校准和测量能力CMC”啊?按照你的逻辑,“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是不是永远都不会超出你的使用预期呀?
      6、溯源性保证了被校对象,即保证了你所用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可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标准。但该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只是给你的测量结果引入不确定度的一个因素,并非你的测量过程的全部因素。因此,尽管你的测量设备满足了溯源性要求,却不一定满足“给定的(测量)目的”对不确定度的要求,也不能保证你的测量不发生错误,提醒你不要以为满足了计量溯源性就一了百了万事大吉了,满足了溯源性并非你的测量结果就一定可信了,准确了,不出错误了。
      按照你的逻辑,你的测量设备满足了溯源性要求,上级“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也不可能超出你的预期使用要求,你又凭什么说不一定满足“给定的(测量)目的对“不确定度”的要求啊?你当初的测量设备是怎么选型的?提醒我什么?“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与“计量溯源性”或“溯源性”是一码事吗?“测量结果”这几个字放在前面做定语什么意思拎不拎得清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不能定量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要它何用?哪一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就是定量表征哪一级具体的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这一点你拎不拎得清楚?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0/1/29 19:29:40 Last edit by luyunnc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