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由 启航2021(uil1010) 发表:
甲醇是高溶解度,但低选择性。乙腈是高原则性,但溶解度略低。
第一步,采用甲醇是作为溶剂,将产物(尽可能)全部的溶解掉,自然副产物也一并溶解了。主要是提高产率,得到粗产品。
第二步,采用乙腈是作为萃取剂,通过离心萃取,将粗产品高原则性的提取为目标产物,而副产物等剔除掉(也包括部分目标产物)。这一步,主要是纯化,得到更高纯度的目标产物。
这个是个人的最终见解。题目来源于GB 31660.5-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其测定对象是动物性食品,主要基质干扰为脂肪、磷脂和蛋白质。以下是各溶液的作用。1、提取:1%乙酸乙腈提取金刚烷胺;2、净化:无水硫酸钠脱水;3、净化:正己烷去除脂类干扰。4、净化:方式一,PSA固相萃取,进一步去除除脂肪酸、 酚类、 色素等。5、净化:方式二,加入乙腈水溶液,离心萃取,进一步起到沉淀蛋白,减少脂肪提取的作用。6、 流动相方面:水-甲醇、水-乙腈对应的峰形较差;相对0.1%甲酸水溶液-甲醇,0.1%甲酸水溶液-乙腈对应的峰响应低,离子质量色谱图的峰形和分离度相对差。所以,选择0.1%甲酸水溶液-甲醇。7、综上:(1)选择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2)对应的,也就决定了采用方式一PSA固相萃取时,最佳选择甲醇为溶剂。(3)选用方式二时,以乙腈水溶液进行离心萃取,用于进一步沉淀蛋白,减少脂肪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