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四届原创】期间核查能否用校准或者检定代替?

浏览0 回复32 电梯直达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个人认为,用检定/校准代替期间核查实际上就等于缩短检定/校准周期。所谓“期间核查”,顾名思义,就是指相邻两次检定/校准期间,以针对测量设备是否保持原有检定/校准状态为目的的一种核查操作手段。核查项目主要是针对测量设备所复现的量值,通俗一点讲就是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变化,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核查点的选择也不一定像检定/校准那样需要覆盖全量程范围。
    说到底,期间核查并不具有溯源性,所以核查标准也不需要溯源性,只要求具其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其发现核查对象计量特性的变化,……。
    对于该观点,本人不完全赞同,其理由如下:
    1、作为“标准”,其自身所具有的“特征量值”,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具有溯源性的,否则严格地说,就不能称其为“核查标准”,只能称其为“质控样品”。这一点可以从RB∕T 1432018《实验室化学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指南》第5.1.3.2条找到依据。

    对于具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核查标准”,适用于对单台被核查对象进行期间核查,对于不具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质控样品”,通常只适用于多台同型号规格的被核查对象,采用比对的方式,核查其多台测量设备对同一“质控样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以此来发现其中某台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否发生了变化。但如果只对两台测量设备进行比对,发现测量结果不一致,由于“质控样品”不具有溯源性的特征量值,所以也不能断定哪一台准,哪一台不准,只能说至少有一台是失准的。究竟哪一台失准,还必须用具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核查标准”来进行核查,或者重新送检定/校准。这一点可从RB∕T 2082016《化学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比对试验》找到依据。

    2、量值的统一是指横向的比较,一般来说不夹杂是否准确的概念。不准确(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进行补偿,短期不稳定(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的方法(即增加自由度)来加以弥补,长期不稳定(期间测量精密度)可以通过缩短检定/校准周期的手段来控制。“示值误差”是准确程度的定量表征,而“不确定度(或示值重复性/示值变动性/均匀性等)”是稳定程度(离散程度)的定量表征,代表测量结果是否可靠。准确不一定代表可靠,可靠也不一定代表准确,只有“准确”+“可靠”才能视为“可信”。“误差”与“不确定度”就是分别定量评价测量结果“准确度”和“可靠度”的两项重要计量技术参量。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检测老菜鸟(v3295053) 发表:
那确实,只不过之前校准检定的两个专家在版面上确实争论过能不能替代。我个人认为是可以替代的。主要说的也是这个
    之前本人与某位所谓的“专家”争论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是否可以用垃圾堆里捡来的废品充当“核查标准”的问题。
nemo00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冰饼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检测老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骨架寡人(v2789711) 发表:
能不花钱就不花
那倒是               
检测老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valorb(654456) 发表:
评估下有没有差异?
期间核查解决的是稳不稳,那么如果我用检定或者校准的方式证明稳,那就完全可以替代。我否定的是检定校准两次之间做期间核查换成做检定校准是没有用的结论。
检测老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个人认为,用检定/校准代替期间核查实际上就等于缩短检定/校准周期。所谓“期间核查”,顾名思义,就是指相邻两次检定/校准期间,以针对测量设备是否保持原有检定/校准状态为目的的一种核查操作手段。核查项目主要是针对测量设备所复现的量值,通俗一点讲就是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变化,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核查点的选择也不一定像检定/校准那样需要覆盖全量程范围。
    说到底,期间核查并不具有溯源性,所以核查标准也不需要溯源性,只要求具其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其发现核查对象计量特性的变化,……。
    对于该观点,本人不完全赞同,其理由如下:
    1、作为“标准”,其自身所具有的“特征量值”,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具有溯源性的,否则严格地说,就不能称其为“核查标准”,只能称其为“质控样品”。这一点可以从RB∕T 1432018《实验室化学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指南》第5.1.3.2条找到依据。

    对于具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核查标准”,适用于对单台被核查对象进行期间核查,对于不具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质控样品”,通常只适用于多台同型号规格的被核查对象,采用比对的方式,核查其多台测量设备对同一“质控样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以此来发现其中某台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否发生了变化。但如果只对两台测量设备进行比对,发现测量结果不一致,由于“质控样品”不具有溯源性的特征量值,所以也不能断定哪一台准,哪一台不准,只能说至少有一台是失准的。究竟哪一台失准,还必须用具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核查标准”来进行核查,或者重新送检定/校准。这一点可从RB∕T 2082016《化学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比对试验》找到依据。

    2、量值的统一是指横向的比较,一般来说不夹杂是否准确的概念。不准确(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进行补偿,短期不稳定(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的方法(即增加自由度)来加以弥补,长期不稳定(期间测量精密度)可以通过缩短检定/校准周期的手段来控制。“示值误差”是准确程度的定量表征,而“不确定度(或示值重复性/示值变动性/均匀性等)”是稳定程度(离散程度)的定量表征,代表测量结果是否可靠。准确不一定代表可靠,可靠也不一定代表准确,只有“准确”+“可靠”才能视为“可信”。“误差”与“不确定度”就是分别定量评价测量结果“准确度”和“可靠度”的两项重要计量技术参量。




个人认为,用检定/校准代替期间核查实际上就等于缩短检定/校准周期。所谓“期间核查”,顾名思义,就是指相邻两次检定/校准期间,以针对测量设备是否保持原有检定/校准状态为目的的一种核查操作手段。核查项目主要是针对测量设备所复现的量值,通俗一点讲就是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变化,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核查点的选择也不一定像检定/校准那样需要覆盖全量程范围。

我不这样认为,期间核查是为了针对测量设备复现的量值,那么检定校准也能够进行复现,并且复现的示值误差变化比核查的范围还要大,那么为什么用检定校准就一定是缩短检定校准周期呢?

1、作为“标准”,其自身所具有的“特征量值”,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具有溯源性的,否则严格地说,就不能称其为“核查标准”,只能称其为“质控样品”。这一点可以从RB∕T 1432018《实验室化学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指南》第5.1.3.2条找到依据。对于具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核查标准”,适用于对单台被核查对象进行期间核查,对于不具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质控样品”,通常只适用于多台同型号规格的被核查对象,采用比对的方式,核查其多台测量设备对同一“质控样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以此来发现其中某台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否发生了变化。但如果只对两台测量设备进行比对,发现测量结果不一致,由于“质控样品”不具有溯源性的特征量值,所以也不能断定哪一台准,哪一台不准,只能说至少有一台是失准的。究竟哪一台失准,还必须用具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核查标准”来进行核查,或者重新送检定/校准。这一点可从RB∕T 2082016《化学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比对试验》找到依据。

我这里书写的核查标准,实际上应为通过核查标准而进行改动而成的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我们如果选用核查标准来说的话,一般还是选用仪器的检定校准规范。事实上,只有当实验室具备使用核查标准中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的不确定度等各种参数的比对而拥有的设备时,我们才说它进行的溯源性核查,而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溯源性核查吗?

2、量值的统一是指横向的比较,一般来说不夹杂是否准确的概念。不准确(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进行补偿,短期不稳定(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的方法(即增加自由度)来加以弥补,长期不稳定(期间测量精密度)可以通过缩短检定/校准周期的手段来控制。“示值误差”是准确程度的定量表征,而“不确定度(或示值重复性/示值变动性/均匀性等)”是稳定程度(离散程度)的定量表征,代表测量结果是否可靠。准确不一定代表可靠,可靠也不一定代表准确,只有“准确”+“可靠”才能视为“可信”。“误差”与“不确定度”就是分别定量评价测量结果“准确度”和“可靠度”的两项重要计量技术参量。


这个没看懂。
检测老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之前本人与某位所谓的“专家”争论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是否可以用垃圾堆里捡来的废品充当“核查标准”的问题。
开始是这个问题,后来就演变成废品是否能用来核查的情况了
检测老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nemo001(nemo001) 发表:
可以肯定是可以的 但是花钱多啊
这就是我的观点啊,可以但不提倡。
检测老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冰饼兵(m3324084) 发表:
不能,两个检定周期之间要做期间核查
原因呢。在两次检定周期内,多做一次检定校准,运用其中的数据比对解决期间核查所要解决的测量仪器稳不稳的情况,又有何不可?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