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声明:本文为m3182438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水分测定之方法开发研究
一、引言
中国药典四部收载的水分测定方法,有5种分别为:卡尔费休法、烘干法、减压干燥法、甲苯法、
气相色谱法;单就从检测成本与耗时经济性出发,其中卡尔费休法较烘干法、减压干燥法、甲苯法、
气相色谱法等4种方法都要经济和检测周期快;同样在有明确的检测分析条件与参数,而卡尔费休法(容量法、库伦法)需要研究的项目都较后4种方法要多,所以此篇内容主要讲解卡尔费休法。
中国药典一部(中药)水分测定方法主要是烘干法、甲苯法;药典二部(化学药)水分测定方法主要是卡尔费休法。
卡尔费休方法开发主要内容:总框架、信息收集、容量与库伦比较、开发主内容。
二、确认主要工作内容
1.API水分检测方法:费休氏-容量滴定法、费休氏-库伦滴定法
2.中药材水分检测方法:烘干法、甲苯法
3.制剂水分检测方法
三、信息收集
1.样品储存方式和样品分类
2.首先要确定待测物质的溶解性、理化性质、化学结构、稳定性;
①溶解性:这里的溶解性首先要考虑“
脂溶性”,因为费休氏-容量滴定法、费休氏-库伦滴定法、
气相色谱法3种方法都要样品溶解处理;
②理化性质:样品是否具有“
引湿性或吸湿性”,样品熔点信息,
pH值等;
③化学结构:具体指水分子在样品中存在形式,如:游离水、结晶水;另外还要确认样品化学结构是否含有其他特殊“醛/酮”结构。
④稳定性:具体指热稳定性,是否受热分解。
3.其次还需要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挥发性成分(主要是中药材)。
4.确认样品实际含水量,确认样品的经济价值,主要用来方法开发作依据。
四、KF容量法与KF库伦法溶剂组成对比(方法关键)
序号 | 溶剂名称 | 特点 | 说明 |
01 | 单组分 (容量滴定法) | 1)组成:碘、二氧化硫、吡啶(咪唑)、无水甲醇,滴定剂。
2)关键点:价格低,处理简便,滴定度不稳定,滴定速度较慢;可加入助溶剂。 | 大部分(不含醛酮); 含吡啶与不含吡啶组成 常量水分 |
02 | 双组分 (容量滴定法) | 1)组成:A液-二氧化硫、吡啶的无水甲醇溶液,作为溶剂;B液-碘的无水甲醇溶液,作为滴定剂。
2)关键点:价格高,使用前按1:1在滴定杯中进行混合,滴定度稳定,滴定速度快。 |
03 | 醛酮专用 | 1)组成:碘、二氧化硫、吡啶(咪唑)、乙二醇甲醚,滴定剂。
2)关键点:只适合含醛酮结构样品。 | 专用试剂 |
04 | 阳极液 库伦滴定法 | 1)组成:碘、二氧化硫、有机碱(吡啶)。
2)关键点:反应快;不需标定,水分准确。 | 微量水§≤0.1%水 无水合物 |
1.含吡啶滴定剂优点:价格低廉及生产工艺简单而仍然广泛应用;
含吡啶的卡尔费休试剂比不含吡啶的溶液较稳定,不容易分层,而且有些样品含吡啶的溶解效果会比较好;含吡啶的卡尔费休试剂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发生;含吡啶的卡尔-费休试剂终点的突变较明显,反应终点容易判断。2.含醛酮结构样品:
醛(R-CHO)和酮(R-CO-R)与通常的含甲醇试剂反应生成缩醛和缩酮,反应中产生的水同时被滴定,从而导致水分含量升高甚至终点消失。3.正常卡尔费休反应的最大速率在5.5到8的pH范围之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避免pH值小于4 和大于8; pH大于8.5时,由于碘和氢氧根或甲基化离子之间的反应,反应速率会增大,但这将导致终点消失,并消耗更多的碘(滴定剂)。
五、检测方法的开发与研究
(1)主方法选择1.主方法有:费休容量法、费休库伦法、干燥法、甲苯法
2.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化学辅料:通常首选
费休容量法,水分检测范围1%-100%,工作效率高检测结构准确度高。
3.中药材:通常首选干燥法(
105℃干燥5小时,恒重5mg),耗时工作效率低。
4.含有挥发成分:首选甲苯法(只适合中药材)。
5.对于含微量水且对水分要求很高、且是无水合物产品,通常首选
费休库伦法,水分检测范围0.001%-0.1%。
6.对于含有结合水/结晶水样品,优先选用
费休法(容量法与库伦法)。
7.根据样品形态性质选用方法:固体样品优选
容量法,液体和气体优选
库伦法。
(2)KF滴定剂选择
1.滴定剂有:单组分(含吡啶)、双组分、醛酮专用、阳极液
2.库伦法测定水分首选
阳极液。
3.分析样品结构式,如果样品含有醛酮结构,检测水分首选
醛酮专用滴定剂。
4.一般常用水分检测用,对于含水量低(
0.1%≤水分≤0.5%)、且检测准确度要求高,首选单
组分(含吡啶)选用几率超过90%,其他一般可选用不含吡啶;其次选择双组分(详见对比表)。
(3)KF方法溶剂选择
1.溶剂开发原则:
①样品中含
游离水,样品
不需要完全溶解;样品含有
结合水/结构水,样品需要
溶解。
②溶剂不能影响样品水分检测,不能与样品有任何反应。
③如果样品不能溶解,可适当添加助溶剂,如甲酰胺、DMF
2.溶剂有:无水甲醇、无水乙醇、无水甲醇-甲酰胺/DMF
3.溶剂首选
无水甲醇。
4.样品含有醛酮结构,检测水分首选
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5.对于不容易溶解的样品,可配置不同比例浓度的无水甲醇-甲酰胺首混合溶液,比例
不要超过60:40(%,V/V),通过实验对比总结(主要是反应终点快慢),经典比例为无水甲醇-甲酰胺=70:35(%,V/V)。
6.对于样品pH偏高,会引起副反应发生,导致连续反应,而无终点出现或很难达到终点,此时应该加入少许苯甲酸或水杨酸,进行缓和中和一些高碱性环境(不能用乙酸)。
(4)KF方法仪器参数开发选择
1.转速:经典值200R/min
2.水分标定:
起始漂移值(检测前平衡):20以下漂移值;
终点漂移值(结束):15-50漂移值。
3.样品检测:
起始漂移值(检测前平衡):30-50以下漂移值;
终点漂移值(结束):25-60漂移值。
4.对于样品检测很难达到终点,可将终点漂移值适当提高100。
(5)样品取样量及样品处理研究
1.对于含水量小于1.0%大于0.5%,样品取样量为0.2-0.5g;
2.对于含水量小于0.5%大于0.1%,样品取样量为0.5-1.0g;
3.对于含水量小于0.1%,样品取样量为1.0-2.0g;
4.对于样品经济价值高,可根据含水量酌情规定取样量30-50mg,且可根据实际测定情况选用
库伦法进行验证或直接选用库伦法(例子:盐酸米托蒽醌);
5.对于无水合物样品,可根据含水量酌情规定取样量1.0g-1.5g,如果产品属于高价值产品,可选择低
取样量库伦法(例子:多西他赛、无水达沙替尼)。
6.由于样品化学性质导致其pH值不同,呈酸碱性,样品处理方法:
①对于酸性样品,样品导致溶剂pH值太低或过酸,可选择
咪唑作为调节剂;
②对于碱性样品,样品导致溶剂pH值太高或过碱,可选择
苯甲酸或水杨酸作为调节剂。
③在方法开发时就应该进行对样品+溶剂的pH值进行研究开发,维持系统pH6.5。
(6)
样品溶解性研究与助溶剂筛选:1.首先研究在甲醇中的溶解性(费休法溶剂90%以上都是首选无水甲醇系统)。
2.其次研究在水中的溶解性,主要研究其pKa值(也就是pH值),为确定其滴定系统最优pH环境(pH5.5~7.5);在实际开发中是否需要添加缓和剂。
3.研究样品在乙二醇、甲酰胺、DMF、DMSO、二氯甲烷等助溶剂中的溶解性。
4.助溶剂使用量研究:以刚好溶解为好(能在1分钟内溶解为标准)。
5.样品吸湿性研究,为样品水分检测流程优化作依据:
将溶剂先进行测量水分,再用溶剂进行溶解,将溶液进行一次性注射器转移储存测水分(一次性可以有效避开固体样品称量过程中水分干扰)总水-溶剂水。
(7)
检测分析方法验证1.专属性:选择1固定结合水样品进行水分检测,分别选用(库伦法、容量法)检查体系专属。
2.SST:使用纯化水20mg进行测定6次,计算其RSD%。
3.精密度:选择开发的样品(含有固定水分),重复检测6次,计算结果RSD%。
4.准确度:选择开发的样品,分别依次加入不同水分含量(25%、50%、100%),平行测定3次,计算测定结果RSD%。
六、结语
方法开发重难点主要体现在:容量法与库伦法选择、溶剂筛选、样品处理、相关计算以及分析方法验收标准;仪器的熟练使用以及检测数据异常分析(包括仪器故障排查与解决)对方法研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