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各位老师好,专家老师给出的一项不符合:“检测数据准确率达99%”制定不正确。请问检测数据准确率哪里有问题?

浏览0 回复20 电梯直达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测量结果准确率100%与测量结果的误差为零是两个概念。
  凡通过测量给出的测量结果,都含有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结果是测量人员“生产的产品”,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是分别评价测量结果这个“产品”品质好坏的两个量化参数。其中测量误差是量化评判测量结果“准确性”高低的参数,误差越大准确性越低,误差越小准确性越高。测量不确定度是量化评判测量结果“可信性”(又称可靠性)高低的参数,不确定度越大可信性越低,不确定度越小可信性越高。
  我们常说,实验室或检测人员给出的测量结果应确保“准确可靠”,意思就是测量结果准确率和可信率必须保证100%。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因此,准确可靠即“准确率和可信率100%”。但,这并不是说要求测量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度为0,而是要求误差和不确定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评价可信性是否在合适范围内的指标,是计量学著名的“三分之一原则”。只要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与被测参数的控制限之比k≤1/3(越小越好,至于小到什么程度,不同领域的风险不同,有不同的比值规定),该测量结果就判为可信,即可用于被测参数的符合性判定。否则该测量结果就判为“废品”而不能使用,就必须废弃,要求检测机构改进测量方案重测,如果检测机构拒绝改进测量方案重测,即可废弃该检测机构的“合格供方”资质,重新选择能满足要求的检测机构作为提供该项检测服务的供方。因此,就从这一点来说,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数据准确性和可信性都必须达到100%。
赞贴
1
收藏
0
拍砖
0
2022/6/29 1:36:54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Ins_a6e68fa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测量结果准确率100%与测量结果的误差为零是两个概念。  凡通过测量给出的测量结果,都含有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结果是测量人员“生产的产品”,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是分别评价测量结果这个“产品”品质好坏的两个量化参数。其中测量误差是量化评判测量结果“准确性”高低的参数,误差越大准确性越低,误差越小准确性越高。测量不确定度是量化评判测量结果“可信性”(又称可靠性)高低的参数,不确定度越大可信性越低,不确定度越小可信性越高。  我们常说,实验室或检测人员给出的测量结果应确保“准确可靠”,意思就是测量结果准确率和可信率必须保证100%。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因此,准确可靠即“准确率和可信率100%”。但,这并不是说要求测量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度为0,而是要求误差和不确定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评价可信性是否在合适范围内的指标,是计量学著名的“三分之一原则”。只要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与被测参数的控制限之比k≤1/3(越小越好,至于小到什么程度,不同领域的风险不同,有不同的比值规定),该测量结果就判为可信,即可用于被测参数的符合性判定。否则该测量结果就判为“废品”而不能使用,就必须废弃,要求检测机构改进测量方案重测,如果检测机构拒绝改进测量方案重测,即可废弃该检测机构的“合格供方”资质,重新选择能满足要求的检测机构作为提供该项检测服务的供方。因此,就从这一点来说,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数据准确性和可信性都必须达到100%。
谢谢老师,学习了。
郭景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真是一人一个口径,有的说太高了,你达不到,有的说太低了,要定高,太难了……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郭景祎(guojingyi-2010) 发表:
真是一人一个口径,有的说太高了,你达不到,有的说太低了,要定高,太难了……
呵呵,你的担心很有道理,但准确性高低是相对的,因此评价“测量结果准确率100%”是否达到,并非指测量误差趋近于0,而是把因测量误差产生的误判风险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使测量结果的可信性满足规定的要求。只要测量结果的可信性(测量不确定度)满足规定要求,准确率也就达到了100%。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hou1210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Ins_6b96c45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_a6e68fa7(Ins_a6e68fa7) 发表:
谢谢老师,学习了。
      不要被某人看似很“专业”的假象给忽悠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只是定量表征测量结果可靠程度的参量,没有表达“可信性”的功能。众所周知,测量结果只有“准确+可靠”,才能谓之“可信”。误差小(准确)但不确定度大(不可靠),或误差大(不准确)但不确定度小(可靠),都不能称其为“可信”。后者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对误差进行有限的补偿,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但不确定度只能通过改善测量过程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来降低(尤其是要控制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分量)。
    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1/3被测参数的控制限(半区间),根本就不是用来评判测量结果是否“可信”的“三分之一原则”,而是对测量结果进行符合性判定时,是否要考虑“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符合性判定的影响的约定比例限。评判测量结果是否可信的“三分之一原则”是测量设备的扩展不确定度(或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MPEV,或校准和测量能力CMC)≤1/3被测参数的控制限(半区间),即量传比的“三分之一原则”。只有满足量传比的“三分之一原则”,才能保证得到的测量结果可信。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骂人流氓完全混淆了概念。“准确”与“可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术语,“可信”则与“可靠”相近,在评价测量结果的品质时,“可靠性”和“可信性”是同一个质量特性,两者等价。而“准确性”是测量结果的另一个质量特性,两个不同的质量特性的量化评价参数分别是“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误差”。骂人砖家所谓的“测量结果只有准确 可靠,才能谓之可信”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是概念混淆的典型表现。
  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1/3被测参数的控制限,是评价测量结果可信性或可靠性的量化指标,并不用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用于测量结果准确性评价的是测量结果的测量误差。其中“被测参数的控制限”指的是区域“全宽”,并非陆云所说的“半宽”。≤1/3是个上限值,是越小越可信的意思,考虑到测量成本和测量经济性,在误判风险较大的校准/检定领域,在确保≤1/3条件下取≤1/6,并将“控制限”T换算成半宽MPEV时,才能将1/6再次改写为1/3。
  正是因为测量结果的可信性不满足1/3原则,且误判风险又不至于过大时,为了避免误判发生才会有个对被测对象是否合格的“待定区”,也才会有“对误差进行有限补偿”的技术措施。如果满足1/3原则,测量结果就是可信的,就可以直接用于被测对象是否合格的判定。而当严重偏离1/3原则时,测量结果必须判为“不可信”或“不可靠”(注:测量结果不一定不准确),此时无论测量结果是否“准确”,都必须直接将检测报告或校准报告报废,要求测量者改进测量方法重测。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骂人砖家所谓的“测量结果只有准确 可靠,才能谓之可信”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是概念混淆的典型表现。
      我错在哪里?混淆了什么概念?将“可靠”与“准确”概念混淆的,恰恰是你这位“学术无赖”。谁规定的不准确就一定不可靠呀?
      某仪器A的最大允差为±1.0,实际校准的误差结果为+1.3,U=0.2,k=2(注:所使用的计量标准的示值误差为-0.1,U=0.1,k=2)。
      还是用该计量标准对另一台同型号同规格的仪器B进行校准,实际校准的误差结果为+0.1,U=1.3,k=2
      请问:
      ①本级校准过程所获得的两个校准结果,哪个准确,哪个可靠,哪个可信?为什么?
      ②分别用仪器A和仪器B,对同一被测量进行下一级不修正测量,得到测量结果哪个准确,哪个可靠,哪个可信?
      ③分别用仪器A和仪器B,对同一被测量进行下一级修正测量,得到测量结果哪个准确,哪个可靠,哪个可信?
      其中“被测参数的控制限”指的是区域“全宽”,并非陆云所说的“半宽”。≤1/3是个上限值,是越小越可信的意思,考虑到测量成本和测量经济性,在误判风险较大的校准/检定领域,在确保≤1/3条件下取≤1/6,并将“控制限”T换算成半宽MPEV时,才能将1/6再次改写为1/3。
      16楼第二段开头括号中的“(半区间)”三个字的确是本人加上去的,并且也没有用蓝色字体标示。这恰恰是你这个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学术无赖”给遗漏的。现在来解释“并将‘控制限’T换算成半宽MPEV时,才能将1/6再次改写为1/3。”你不觉得这是在放屁吗?跟我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忽悠谁呀?“MPEV(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难道不是“被测参量的控制限的半区间”吗?
      而当严重偏离1/3原则时,测量结果必须判为“不可信”或“不可靠”(注:测量结果不一定不准确),此时无论测量结果是否“准确”,都必须直接将检测报告或校准报告报废,要求测量者改进测量方法重测。
      狗屁不懂的规某人在这里没有任何根据的胡说八道。就拿前面所举的仪器B的校准结果来说吧,即便是送到国家计量院去校准,也不可能推翻这个“校准结果”(示值误差E=+0.1,U=1.3,k=2)。难道国家计量院的校准结果不可靠?将国家计量院出具的校准报告报废?下一步该送到哪里去校?你有能耐将这台有“病”的测量仪器,校出一个没“病”的校准结果出来给大家看看。哪家校准/检测机构,能保证所有被测对象的“检测/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1/3MPEV?同理,哪家医院能够保证所有患者的检验报告的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常范围?不处于正常范围是不是就该宣布该检验无效,检验报告作废?简直无知到了极点。衡量本级测量结果是否可信的指标,是检测/校准机构的“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被测对象MPEV的三分之一,而不是被测对象“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被测对象MPEV的三分之一。后者是评判本级被测对象测量结果用于下一级测量是否可信的指标。不学无术四六不分的规某人,无凭无据自拍脑袋胡编瞎解忽悠新人及非计量专业版友,倒是轻车熟路嘚瑟不已。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8楼的骂人流氓除了满口喷臭的恶毒谩骂,就是胡搅蛮缠的狡辩和诡辩。就其提出的例子,我的回答如下:
      用同一个计量标准同样的校准方法,校准同规格的测量设备,其校准结果会各不相同,但各校准结果的“可信性”是相同的,因此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也相同。两台仪器的实际校准的误差结果分别为 1.3和 0.1是完全可能的,因为这是由被校对象的个体计量特性所决定。但两个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分别为U=0.2和U=1.3,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是骂人流氓说的这样,那么:
      对被校对象A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 1.3是可信的,因为其不确定度U=0.2,U与允差?1.0的比满足1/3原则。但因为校准结果 1.3超出了允差范围,可以用这个可信的校准结果判定被测对象A不合格。
      对被校对象B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 0.1是不可信的,因为其不确定度U=1.3与允差?1.0的比,不满足1/3原则。尽管校准结果 0.1远小于允差,但因为由测量不确定度判定了该校准结果不可信,就不能使用这个不可信的校准结果判定被校对象是否合格,就必须要求校准机构或校准人员更换满足1/3原则的校准方法,对被校对象B重新校准。
石头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