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不确定度报告的最后结论,请问这样的格式是否可以:T=(100.31±2.4 )MPa,k=2

浏览0 回复74 电梯直达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人人皆知完整的测量结果表述必须遵守“三原则”,同样人人皆知“对齐”是相互的,唯有只会骂人的社会流氓陆云不知。
      哪个标准或教材里规定了完整的测量结果表述必须遵守你那从阴间里刨出来的“规氏三原则”呀?哪里规定了“对齐”方向是相互可逆的?我看是你这个空前绝后的“拧种”才这么认为的吧。
      哪怕这位流氓骂到天堂地狱,也改变不了陆云“厚颜无耻”和他那“吃猪潲的老娘教的逻辑”,改变不了他那“一个十足的、臭不要脸的社会流氓”本性。
      你吃猪潲的老娘教不会你说话,让你来重复我说的话是不是?你天生就长了一副猪脑,不学我说话,恐怕就只会学猪“哼哼”叫几声了。继续学吧,看你这副猪脑啥时候能够脱胎换狗脑。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7/30 15:41:26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看来,只会天天骂人的社会流氓陆云的确在计量技术方面一无所知,为了治病救人,那就我就只有掰着他的手指头教他了。
  完整的测量结果表述必须遵守“三原则”请见JJF1059.1。其5.1.1条提出了“完整的测量结果”的报告理念。5.3.8.1条明确规定了我所说的“规则一”,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个数不能超过两个。5.3.8.2条规定了我所说的“规则二”,测量结果与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对齐”。这两个规则在GB/T27418中同样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至于第三个原则,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末位数的0不能随意添加或删除,这是计量学乃至数学基本常识,还用我来教吗?
  陆云的“厚颜无耻”,和类似“吃猪潲的老娘教的逻辑”,“一个十足的、臭不要脸的社会流氓”,这种每天的骂语,我相信本论坛没有一个人愿意学着他“哼哼”。本人只不过感到他的骂语还治于他真的恰如其分,将其污秽不堪,散发着恶臭的骂街行为摆在太阳底下晒一晒,让大家看看此人的丑陋嘴脸,也许是对这种人治疗的方案之一。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5.3.8.1条明确规定了我所说的“规则一”,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个数不能超过两个。
      这个不需要你来宣传,没有谁不知道。我57楼是针对你“原则二”和“原则三”提出了质疑。
      5.3.8.2条规定了我所说的“规则二”,测量结果与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对齐”。这两个规则在GB/T27418中同样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
      看看5.3.8.2条的原文是怎么说的吧:

      这是说测量结果与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对齐”吗?你撅起屁股我就知道你想拉什么屎。一贯玩弄这种篡改原文、曲解原义、正经歪念的卑鄙龌龊伎俩,无非就是想忽悠误导新人及非计量专业版友。还要指责别人以截图方式晒出原文证据是浪费网络资源。可谓是卑鄙龌龊到了极点。
      再来看看你54楼的原话是怎么说的吧:

      对比你现在的表述,你还要不要脸呀?GB/T 27418哪一条哪一款说了你这种“规氏对齐法”呀?
      至于第三个原则,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末位数的0不能随意添加或删除,这是计量学乃至数学基本常识,还用我来教吗?
      你这叫废话、屁话。要你正面回答55楼截图第二处红线标示的内容中,有说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字加0吗?到底是谁的末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补零,谁向谁对齐?你听不懂人话吗?
      陆云的“厚颜无耻”,和类似“吃猪潲的老娘教的逻辑”,“一个十足的、臭不要脸的社会流氓”,这种每天的骂语,我相信本论坛没有一个人愿意学着他“哼哼”。本人只不过感到他的骂语还治于他真的恰如其分,将其污秽不堪,散发着恶臭的骂街行为摆在太阳底下晒一晒,让大家看看此人的丑陋嘴脸,也许是对这种人治疗的方案之一。
      到底安在谁的身上恰如其分,大家心里都有数。你的学风不恶劣吗?不卑鄙吗?在“国防计量论坛”的名还没出够是不是?你以为你乌龟换一套王八的马甲,就没人认得出了你了是不是?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8/1 18:16:42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流氓问:这是说测量结果与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对齐”吗?你撅起屁股我就知道你想拉什么屎。一贯玩弄这种篡改原文、曲解原义、正经歪念的卑鄙龌龊伎俩,无非就是想忽悠误导新人及非计量专业版友。还要指责别人以截图方式晒出原文证据是浪费网络资源。可谓是卑鄙龌龊到了极点。
  答:我已经说清楚了,“对齐”不是“看齐”,存在“谁向谁看齐”,不存在“谁向谁对齐”。只会骂人的流氓陆云只看到了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末位数对齐,偏偏就看不到GB/T 27418的7.2.2条2)款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即便标准没有这句话,就语文常识来说,也应该知道“末位数对齐”的“对齐”是相互的。读标准不仅要全面读,还应该结合语文常识认真读,陆云难道只会骂人,连这点语文常识都没有吗?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已经说清楚了,“对齐”不是“看齐”,存在“谁向谁看齐”,不存在“谁向谁对齐”。


      64楼的学术流氓睁大眼睛看看清楚,以上规定存不存在“谁向谁对齐”呀?
      只会骂人的流氓陆云只看到了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末位数对齐,偏偏就看不到GB/T 27418的7.2.2条2)款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
     
      偷换概念是64楼学术流氓的惯用伎俩。学术流氓睁大眼睛看看清楚,以上内容是说修约吗?是说对测量结果的修约,还是说对不确定度的修约?这明明是对修约后的最终测量结果(末位已经对齐)的“说明性解释”。64楼的学术流氓在这里偷换概念指鹿为马,欲达何目的不言而喻。
      即便标准没有这句话,就语文常识来说,也应该知道“末位数对齐”的“对齐”是相互的。读标准不仅要全面读,还应该结合语文常识认真读,陆云难道只会骂人,连这点语文常识都没有吗?
      相互的你怎么拿不出一份将不确定度的末位,修约至与测量结果的末位一致的案例呀?你语文水平高,以上标准被你解读成如此臭。你除了煮熟的鸭子嘴硬,咬住屎橛子不松口,就是躺进棺材都要伸手。
赞贴
1
收藏
0
拍砖
0
2023/8/1 18:44:13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无论只会骂人的流氓承认还是不承认,也无论他如何狡辩,如何偷换概念,标准原文白纸黑字都明明白白地写道: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无论只会骂人的流氓承认还是不承认,也无论他如何狡辩,如何偷换概念,标准原文白纸黑字都明明白白地写道: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
      婊子就是婊子,不要死皮赖脸地老想立牌坊。我65楼晒出的,用红线醒目标示的,不是标准吗?是黑纸白字还是白纸黑字呀“学术流氓”?有种把楼主给出的最终的“不确定度”(U=2.4 MPa)与“测量结果”(100.31 MPa)对齐来给大家看呀?如果你要不对齐给大家看,又要无休止地不举证搅局,那我就继续骂你这个臭不要脸的“学术流氓”。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的的确确“婊子就是婊子”,天天骂人的人本来就是个货真价实的社会流氓,陆云既要天天满口喷臭地骂人,还要“死皮赖脸地老想立牌坊”。
  “65楼晒出的,用红线醒目标示的”是真实的标准,但白纸黑字打脸的恰恰是陆云。原文明明写道其中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标准也说过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对齐。这充分证明了“对齐”是相互的,“测量结果的末位数与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对齐”和“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同义。但,因为不确定度是主观估计的,主观估计到1%就实属不易,因此还有一个“有效数字不超过两个”的限制。而测量结果是实施测量活动得到的客观结果,除受到测量设备的分度值或分辨力限制外,对有效数字个数没有明确限制。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明明写道其中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
      早就告诉你这是对这种表达方式中的“(35)”的解释性的说明。你不加说明谁拎得清“(35)”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第1种、第3种、第4种表达方式不说对齐呀,学术流氓?
      标准也说过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对齐。
      标准是你这么说的吗?JJF 1059.1-2012第5.3.8.3条原文说的清清楚楚:通常,在相同计量单位下,被测量的估计值应修约到其末位与不确定度的末位一致(见65楼截图1)。你学术流氓瞎了眼看不见吗?存心恶意地在这里断章取义正经歪念。
      这充分证明了“对齐”是相互的,“测量结果的末位数与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对齐”和“测量不确定度的末位数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同义。
      大家看看这位学术流氓,故意将“修约”二字避而不谈,没完没了地扯已经修约完了的最终测量结果及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此时两者的末位本来就是对齐的,需要你这个蠢得死扯“相互的”、“同义”这种蠢话、废话吗。当两者的末位不一致时,怎么让两者对齐?学术流氓怎么不说啦?
      但,因为不确定度是主观估计的,主观估计到1%就实属不易,因此还有一个“有效数字不超过两个”的限制。
      这说明什么?说明不确定度的末位修约,与“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和末位有什么关系?需要依据测量结果的末位来修约吗?怎么不扯“相互”啦?
      而测量结果是实施测量活动得到的客观结果,除受到测量设备的分度值或分辨力限制外,对有效数字个数没有明确限制。
      没有明确限制,那根据什么来确定测量结果的末位呀?说啊,学术流氓。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骂人流氓问:故意将“修约”二字避而不谈,没完没了地扯已经修约完了的最终测量结果及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此时两者的末位本来就是对齐的,需要你这个蠢得死扯“相互的”、“同义”这种蠢话、废话吗。当两者的末位不一致时,怎么让两者对齐?学术流氓怎么不说啦?
  答:“末位对齐”必涉及“修约”,既然经过“修约”已经达到“两者的末位本来就是对齐的”,也就“这个蠢得死”的骂人流氓还要去“修约”。中国的文字“对齐”不是“看齐”,“看齐”修约向谁看齐,向哪个方向,向什么东西看齐。“对齐”则是相互的,不存在向谁对齐,如果一定要强调向谁对齐,则一定是谁最先满足要求,就向谁对齐。不确定度已经满足要求,测量结果就必须向不确定度对齐,测量结果满足了要求,不确定度就必须向测量结果对齐,这就是“相互”对齐的含义。
  骂人流氓问:因为不确定度是主观估计的,主观估计到1%就实属不易,因此还有一个“有效数字不超过两个”的限制。这说明什么?说明不确定度的末位修约,与“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和末位有什么关系?需要依据测量结果的末位来修约吗?怎么不扯“相互”啦?
  答:“有效数字不超过两个”是对不确定度的特殊限制,并不是说不确定度满足“有效数字不超过两个”,就一定满足它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相互对齐也一定就满足,不确定度的末位修约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仍然是必须满足的。如果测量结果的末位数是科学的,必须的,不确定度的末位就必须修约到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如果不确定度只是修约到了一个有效数字,那就必须补足到两个有效数字,如果不确定度修约到了两个有效数字,而测量结果的末位数根本就达不到不确定度的末位数,不确定度就必须修约到只有一个有效数字。这种修约仍然是“相互”对齐原则的体现。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