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一届原创】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中试质量研究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qindong41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qindong413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7月二等奖 年度二等奖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中试质量研究


王淑华,臧恒昌

(山东大学药学院)
摘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是一种小分子靶向抑制剂,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和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成人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由瑞士诺华公司2001年在美国首研上市,作为肿瘤的首个靶向治疗药物面世开创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目前已经在全球9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美国、欧盟和其它国家还批准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于胃肠基质瘤患者的治疗。2005年进口到中国,中文商品名是格列卫。
本文按照现行药品注册法规的要求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在小试工艺处方的基础上进行中试放大,对粉碎、混合、制粒、总混、压片、包衣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确定,并确定中试设备,用中试产品与格列卫进行全面的质量对比试验,并进行影响因素试验考察10天的研究。开发出与原研药具有相同质量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实现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可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开发;制备工艺;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实验材料




1.2实验仪器




2方法与结果
 
研究内容包括中试放大3批,批量为5000片,筛选各项工艺参数、进行影响因素考察、与原研药进行全面的质量对比,最终确定了中试规模的处方、工艺、工艺参数、设备及场所。
2.1 中试3批样品的制备
为了充分验证处方及制备工艺的可行性,优化各项工艺参数,中试制备了三批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批号20111205、20111228、20120104),每批5000片,三批产品处方见表3




制备工艺:取甲磺酸伊马替尼,用万能粉碎机粉碎,筛网目数为100目,粉碎后称取处方量,备用。粉碎过筛后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交联聚维酮、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分别称取处方量备用;将甲磺酸伊马替尼、微晶纤维素(Ⅰ)、羟丙甲纤维素同置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9min,搅拌转速20Hz,剪切转速30Hz;在HLSG-10型混合制粒机中边搅拌边加入纯化水制软材,搅拌转速15HZ,剪切转速15HZ,时间5min,取出后摇摆制粒机20目筛制粒;湿颗粒置60℃热风循环干燥箱中干燥,至水分为2.5%以下时停止;干燥完的颗粒取出,用摇摆制粒机24目筛整粒;整粒后的颗粒,加入交联聚维酮、微晶纤维素(Ⅱ)和二氧化硅,置SH-20三维混合机中混合,转速为9rpm,时间为20min,然后加入硬脂酸镁,继续混合10min,出料。取样检测中间体含量,计算理论片重;将上述总混粉用ZPW-21B型旋转压片机压片,Ф9mm圆形双凸冲模,控制平均片重为理论片重±3%,硬度50-70N;LDCS型高效包衣机,出风温度:38℃;锅体转速:5-10 rpm;喷液泵转速:5-10 rpm;雾化压力:1100mbar;直喷压力:750mbar;包衣增重2%-4%;用铝塑包装机进行泡罩包装,每板10片。泡罩板外套复合膜袋。
2.2 工艺参数的研究
2.2.1 原料药的粉碎

甲磺酸伊马替尼为水中易溶的药物,粉碎的粒度对药物溶出的影响不大,因此,确定使用湿法制粒的常规工艺参数:即万能粉碎机粉碎,筛网为100目,备用。
2.2.2 混合
混合采用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甲磺酸伊马替尼、微晶纤维素(Ⅰ)、羟丙甲纤维素同置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搅拌转速20Hz,剪切转速30Hz,分别于3min、6min、9min和12min在不同位置取样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含量,计算RSD值,结果见表4,中试三批的混合参数见表5。




结果显示中试样品在6min时,各个位置的含量测定结果已经没有显著差异(RSD<5%),表明这时已经混合均匀,9min和12min时,物料更加均匀(RSD<2%)。为保证工艺操作的可靠性,将中试的混合时间确定为9min。
2.2.3 制粒
20111205批中试样品的制粒过程:在混合制粒机中边搅拌边加入纯化水制软材,搅拌转速15Hz,根据处方筛选的结果,加入的纯化水量应为75ml,制备时先加入50ml,然后开启制粒(剪切),转速15Hz,2min后停机观察,发现软材略干,润湿不够,又加入少许,最终纯化水加入量为65 ml,制粒3min后停机观察,发现软材能够握紧成团,轻压即散,符合要求。出料后,置20目筛摇摆制粒机中制粒,湿颗粒置60℃干燥箱中干燥,至水分为2.5%以下时停止。24目筛摇摆制粒机整粒。
20111228,20120104两批样品的制备均按照上述参数执行。
最终确定中试的制粒参数为:搅拌转速15HZ,剪切转速15HZ,时间5min。取出后摇摆制粒机20目筛制粒。60℃干燥。水分控制小于2.5%。24目筛整粒。
2.2.4 总混
    由于本品制粒后需要加入较多的粉末,包括交联聚维酮、微晶纤维素、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约占片芯总重的22%,所以保证粉末和颗粒的充分混合就比较关键。

结合20111205批中试样品的制备,对总混时间进行了取样验证。将整粒后的颗粒与交联聚维酮、微晶纤维素(Ⅱ)和二氧化硅同置三维混合机中混合20min,转速为9rpm,然后加入硬脂酸镁,继续混合10min。分别于15min、20min、25min和30min在混合机中物料的不同部位取样6份,测定其中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含量,计算RSD值,结果见表6,三批中试批混合参数见表7。




最终确定的中试混合工艺参数为:将整粒后的颗粒与交联聚维酮、微晶纤维素(Ⅱ)、二氧化硅同置三维混合机中混合20min,转速为9rpm,然后加入硬脂酸镁,继续混合10min。
2.2.5 中间体含量测定

总混粉取样,测定其中伊马替尼的含量,按100mg/片计算理论片重,见表8。




2.2.6 压片

参照原研药,采用Ф9mm浅圆冲压片。单独制备了一批3000片用量的总混粉,分别压制不同硬度范围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各约800片,以确定合适的硬度,结果见表9~11及图1。




试验结果显示GYYJ01批的溶出5min明显快于格列卫,10min和15min略快于格列卫,其脆碎度为0.5%,且有裂片和断片出现,脆碎度不合格;GYYJ02批溶出曲线与格列卫基本一致,脆碎度合格;GYYJ03批溶出曲线明显慢于格列卫,脆碎度合格。因此,确定压片硬度应控制在50-70N的范围之内。三批中试样品压片参数见表12。




2.2.7 包衣
取GYYJ02批的素片,进行包衣增重的研究。分别于不同时间取出部分片剂,使得它们具有不同的包衣增重。
包衣条件为:取包衣粉,用纯化水配制成固含量为13%的液体,搅拌40分钟,备用;出风温度38℃,锅体转速5-10rpm,喷液泵速度5-10rpm,侧喷压力1100mbar,直喷压力750mbar。结果见表13~14及图2




试验结果显示3种不同的包衣增重对溶出曲线基本无影响,因此,确定包衣增重的范围为2%~4%。
中试3批包衣结果见表15




2.2.8 包装
包衣片用铝塑包装机包装,成形温度118℃,热封温度120℃。

2.2.9 中试研究工艺参数汇总




2.3 三批中试产品数据及与原研药的对比研究

结果见表17~18及图3。





试验结果显示20111205、 20111228两批自研产品与原研产品格列卫,在0.1M盐酸、pH6.8磷酸盐缓冲液和pH4.5醋酸盐缓冲液和水等4种溶出介质中15分钟溶出度均超过85%,判定为体外溶出行为一致。三批中试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与格列卫一致。
2.4 影响因素试验

取20111205批中试样品,置强光照射(照度4500Lx)、高温(60℃)、高湿(RH92.5%和RH75%)条件下各放置10天,分别于0、5、10天检测吸湿增重、性状、溶出度、有关物质、含量等各项指标。同时取对照药(格列卫,100mg),置上述条件下,于0天和10天检查相应的项目,作为对比研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19。





试验结果显示自研产品和进口原研产品在高湿RH75%±5%条件下考察10天,吸湿增重均超过5%,提示产品应注意防潮。自研产品和进口原研产品在其它3个条件下各项指标均保持稳定,无显著变化。
2.5 中试研究试验结果

2.5.1 处方(按5000片计),见表20



2.5.2 制备工艺
(1)原辅料的处理取甲磺酸伊马替尼,用万能粉碎机粉碎,筛网目数为100目,粉碎后称取处方量,备用。粉碎过筛后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交联聚维酮、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分别称取处方量备用。
(2)混合将甲磺酸伊马替尼、微晶纤维素(Ⅰ)、羟丙甲纤维素同置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9 min,搅拌转速20Hz,剪切转速30Hz。
(3)制粒在HLSG-10型混合制粒机中边搅拌边加入纯化水制软材,搅拌转速15HZ,剪切转速15HZ,时间5min,取出后摇摆制粒机20目筛制粒。
(4)干燥湿颗粒置60℃热风循环干燥箱中干燥,至水分为2.5%以下时停止。
(5)整粒干燥完的颗粒取出,用摇摆制粒机24目筛整粒。
(6)总混整粒后的颗粒,加入交联聚维酮、微晶纤维素(Ⅱ)和二氧化硅,置SH-20三维混合机中混合,转速为9rpm,时间为20min,然后加入硬脂酸镁,继续混合10min,出料。取样检测中间体含量,计算理论片重。
(7)压片将上述总混粉用ZPW-21B型旋转压片机压片,Ф9mm圆形双凸冲模,控制平均片重为理论片重±3%,硬度50-70N。
(8)包衣 LDCS型高效包衣机,出风温度:38℃;锅体转速:5-10 rpm;喷液泵转速:5-10 rpm;雾化压力:1100mbar;直喷压力:750 mbar;包衣增重2%-4%。
(9)包装用铝塑包装机进行泡罩包装,每板10片。泡罩板外套复合膜袋。
2.5.3 中试研究场地
固体制剂中试车间
2.5.4 中试设备
见表2。
2.5.5 质量评价
与原研药格列卫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试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与格列卫相当,高温、光照、高湿三种剧烈条件下考察10天后,中试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仍与列卫相当,说明自研中试产品与原研产品质量一致。
3 结论
因为本品原料是水溶性原料,粒度对溶出度影响不大,所以对原料前处理采用了常规机械粉碎法,过100目筛。物料混合6-12分钟都可以混匀,选择了中间点9分钟作为混合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粘合剂水的用量由小试的2.5g/200片降到了65g/5000片。多批样品颗粒水分都小于2.5%,说明控制2.5%以下的颗粒水分适合本工艺。三批中试结果显示总混30分钟可以保证物料混合均匀。通过溶出曲线和脆碎度两个指标,考察了30-50N、50-70N、70-100N三个硬度范围,结果显示压片硬度范围在50-70N更为合理。包衣环节,考察了包衣增重2.1%、3.2%、4.2%三个梯度,对溶出曲线均无影响,最后确定包衣增重范围是2-4%。
本文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用中试产品与格列卫进行全面的质量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考察研究,拟开发出与原研药具有相同质量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实现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可工业化生产。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云雀10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原创奖励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溶出度仪、溶出仪、溶出试验仪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云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lijing3203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