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CNAS-2018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浏览0 回复45 电梯直达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wj-123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小乌龟晒太阳(v2837951) 发表:
有相关的记录吗?是否可以分享一下,谢谢

风险监控表

序号

风险来源

风险描述

风险指数

监控

监控计划

监控责任人

备注

1

合同评审的风险

1检测标准/方法不适用与检测样品;2检测标准/方法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检测委托单;3检测委托单一般内容填写不全或填写错误;4检测委托单遗漏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

1

1. 由技术负责人定期梳理内部有能力的检测标准并与客户保持沟通.

2. 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对试验中心人员开展培训.

每年一次

 

详见本中心的培训计划.

2

样品风险

1测样品信息与检测委托单不符;2样品保存条件不符。

1

1.由样品管理员加强对接收环节的审查.

2.由样品管理员按试验中心要求对保存条件点检.

3.监督员加强对样品管理员的日常工作监督.

日常监督

3

信息保密风险

与客户沟通时泄露其它客户检测过程中提供的样品、文件及传递过程中的信息

1

1.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对可能与客户沟通的人员开展培训;

2. 由监督员加强对与客户沟通的人员的监督.

详见培训计划

4

沟通风险

未能将客户的检测需求有效地传递给相关人员

1

1. 由质量负责人定期将客户要求对样品管理员\检测人员进行培训.

详见培训计划

5

人员风险

1检测人员资质不足;2人员不具备检测能力

2

由监督员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监督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6

仪器设备风险

1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性能异常;2未定期校准或核查;3没有使用和维护记录;4无状态标识管理;5设备档案记录不完整。

2

1.由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确认,由监督员对设备管理员进行监督;

2.由检测人员对所负责的设备进行期间核查, 由监督员进行对检测人员定期监督;

详见设备校准计划和人员监督计划

7

试剂耗材风险

1使用未进行符合性验证的试剂耗材;2使用过期、失效的试剂/耗材;3使用无证标准物质;4没有标准溶液配制记录;5没有安全使用及管理试剂耗材。

2

1. 对申购人员\公司的采购人员\试剂使用人进行培训,确保其知悉相应的采购要求;

2.加强对使用人进行试剂耗材使用的监督;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8

检测方法风险

1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2未识别样品基质对检测方法带来的干扰;3检测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质量控制或质量控制不全。

2

1.在开展检测方法前进行方法验证;

2.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方法验证的学习;

详见人员培训计划

9

环境风险

1对检测环境进行有效监控;2检测环境条件与检测要求不符。

1

1. 明确将检测室的检测环境和要求制定成文件并张贴于各检测室明显的位置;

2. 由各检测室检测人员每日对其进行巡查确保符合要求;

日常巡查

10

安全风险

1识别不同检测工作的性质、地点、检测方式导致的健康、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比如化学品、玻璃器皿、电、火、高低温、粉尘、噪音、爆炸等方面的风险)2操作有毒有害试剂检测项目时未佩戴防护用具;3未按要求处理废弃物。

2

1. 定期接受公司的安全巡查并对其提出的问题认真整改;

2. 加强对内部检测人员的安全培训,增加其安全意识.

3. 由监督员加强人员监督过程中对人员安全的监督项目.

日常巡查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11

信息保密风险

1检测过程中对于客户资料、样品、数据结果等信息的泄露;2对中心内部文件、检测方法信息泄露。

1

1.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对可能与客户沟通的人员开展培训;

 

2. 由监督员加强对与客户沟通的人员的监督.

详见人员培训计划和人员监督计划

12

样品存储和处理的风险

1样品的保存时间和方式不符合要求;2样品丢失;③未按规定对样品进行销毁处理。

1

1.加强对样品管理员日常工作的监督和其能力监控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13

数据结果风险

1为进行有效的复核,原始记录遗漏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2人为更改或伪造检测结果、原始数据错误、原始记录更改不规范、原始记录描述错误。

2

1.授权资深的检测人员担任原始记录审核人;

 

2.加强在报告审批环节时,对原始记录的审查;

 

3.对内部培训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加强对检测人员填写原始记录的日常监督.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14

检测报告风险

1测报告中对产品的描述不准确导致异议;2检测报告缺乏完整性;3检测报告未审核签字;4可疑值未得到及时报告;5报告文字描述有错别字或漏字;6报告的信息与原始记录(或提供的其它资料)不一致;7拒绝为客户提供检测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8超授权范围使用认可标识章。

2

1.授权签字人应加强对检测报告的检查;

 

2.由质量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不定期抽查检测报告,确保不出现此类问题.

日常抽查

15

信息安全和保密风险

用户信息、报告和数据、报价、样品等方面信息泄露的风险。

1

加强对人员保密性的培训;

详见人员培训

16

质量管理风险

1未按照CNAS的频次要求参加能力验证;2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所得结果有问题或不满意;3未按质量监督控制计划实施质量管理;4质量监督控制管理记录资料缺漏;5未按要求进行内审、管理评审等风险。

2

1.由质量负责人按中心的计划开展内审确保不出现以上问题;

 

2.由质量负责人不定期检查体系运行的记录,确保体系的实施.

详见内审计划

17

程序文件和记录风险

1为进行有效的复核,原始记录遗漏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2人为更改或伪造检测结果、原始数据错误、原始记录更改不规范、原始记录描述错误等风险。

2

1.授权资深的检测人员担任原始记录审核人;

 

2.加强在报告审批环节时,对原始记录的审查;

 

3.对内部培训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加强对检测人员填写原始记录的日常监督.

日常巡查

18

档案管理风险

1档资料信息与实际不符;2归档资料杂论无序;③未按要求销毁过期文件档案等风险。

2

由监督员对资料管理员进行监督,确保其熟悉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19

环境卫生安全风险

1实验室检测环境构造不恰当;25S工作不到位,检测环境杂乱等风险。

1

由检测室主任日常巡查

日常巡查

20

公正性风险

1检测活动、本中心与其它有关方的各种关系:2本中心人员与相关方的关系而引发的风险。

1

由试验中心最高管理者与公司的高层沟通,确保试验中心的公正性.

详见内审\管理评审计划

wj-123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风险监控表

序号

风险来源

风险描述

风险指数

监控

监控计划

监控责任人

备注

1

合同评审的风险

1检测标准/方法不适用与检测样品;2检测标准/方法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检测委托单;3检测委托单一般内容填写不全或填写错误;4检测委托单遗漏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

1

1. 由技术负责人定期梳理内部有能力的检测标准并与客户保持沟通.

2. 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对试验中心人员开展培训.

每年一次

 

详见本中心的培训计划.

2

样品风险

1测样品信息与检测委托单不符;2样品保存条件不符。

1

1.由样品管理员加强对接收环节的审查.

2.由样品管理员按试验中心要求对保存条件点检.

3.监督员加强对样品管理员的日常工作监督.

日常监督

3

信息保密风险

与客户沟通时泄露其它客户检测过程中提供的样品、文件及传递过程中的信息

1

1.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对可能与客户沟通的人员开展培训;

2. 由监督员加强对与客户沟通的人员的监督.

详见培训计划

4

沟通风险

未能将客户的检测需求有效地传递给相关人员

1

1. 由质量负责人定期将客户要求对样品管理员\检测人员进行培训.

详见培训计划

5

人员风险

1检测人员资质不足;2人员不具备检测能力

2

由监督员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监督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6

仪器设备风险

1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性能异常;2未定期校准或核查;3没有使用和维护记录;4无状态标识管理;5设备档案记录不完整。

2

1.由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确认,由监督员对设备管理员进行监督;

2.由检测人员对所负责的设备进行期间核查, 由监督员进行对检测人员定期监督;

详见设备校准计划和人员监督计划

7

试剂耗材风险

1使用未进行符合性验证的试剂耗材;2使用过期、失效的试剂/耗材;3使用无证标准物质;4没有标准溶液配制记录;5没有安全使用及管理试剂耗材。

2

1. 对申购人员\公司的采购人员\试剂使用人进行培训,确保其知悉相应的采购要求;

2.加强对使用人进行试剂耗材使用的监督;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8

检测方法风险

1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2未识别样品基质对检测方法带来的干扰;3检测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质量控制或质量控制不全。

2

1.在开展检测方法前进行方法验证;

2.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方法验证的学习;

详见人员培训计划

9

环境风险

1对检测环境进行有效监控;2检测环境条件与检测要求不符。

1

1. 明确将检测室的检测环境和要求制定成文件并张贴于各检测室明显的位置;

2. 由各检测室检测人员每日对其进行巡查确保符合要求;

日常巡查

10

安全风险

1识别不同检测工作的性质、地点、检测方式导致的健康、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比如化学品、玻璃器皿、电、火、高低温、粉尘、噪音、爆炸等方面的风险)2操作有毒有害试剂检测项目时未佩戴防护用具;3未按要求处理废弃物。

2

1. 定期接受公司的安全巡查并对其提出的问题认真整改;

2. 加强对内部检测人员的安全培训,增加其安全意识.

3. 由监督员加强人员监督过程中对人员安全的监督项目.

日常巡查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11

信息保密风险

1检测过程中对于客户资料、样品、数据结果等信息的泄露;2对中心内部文件、检测方法信息泄露。

1

1.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对可能与客户沟通的人员开展培训;

 

2. 由监督员加强对与客户沟通的人员的监督.

详见人员培训计划和人员监督计划

12

样品存储和处理的风险

1样品的保存时间和方式不符合要求;2样品丢失;③未按规定对样品进行销毁处理。

1

1.加强对样品管理员日常工作的监督和其能力监控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13

数据结果风险

1为进行有效的复核,原始记录遗漏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2人为更改或伪造检测结果、原始数据错误、原始记录更改不规范、原始记录描述错误。

2

1.授权资深的检测人员担任原始记录审核人;

 

2.加强在报告审批环节时,对原始记录的审查;

 

3.对内部培训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加强对检测人员填写原始记录的日常监督.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14

检测报告风险

1测报告中对产品的描述不准确导致异议;2检测报告缺乏完整性;3检测报告未审核签字;4可疑值未得到及时报告;5报告文字描述有错别字或漏字;6报告的信息与原始记录(或提供的其它资料)不一致;7拒绝为客户提供检测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8超授权范围使用认可标识章。

2

1.授权签字人应加强对检测报告的检查;

 

2.由质量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不定期抽查检测报告,确保不出现此类问题.

日常抽查

15

信息安全和保密风险

用户信息、报告和数据、报价、样品等方面信息泄露的风险。

1

加强对人员保密性的培训;

详见人员培训

16

质量管理风险

1未按照CNAS的频次要求参加能力验证;2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所得结果有问题或不满意;3未按质量监督控制计划实施质量管理;4质量监督控制管理记录资料缺漏;5未按要求进行内审、管理评审等风险。

2

1.由质量负责人按中心的计划开展内审确保不出现以上问题;

 

2.由质量负责人不定期检查体系运行的记录,确保体系的实施.

详见内审计划

17

程序文件和记录风险

1为进行有效的复核,原始记录遗漏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2人为更改或伪造检测结果、原始数据错误、原始记录更改不规范、原始记录描述错误等风险。

2

1.授权资深的检测人员担任原始记录审核人;

 

2.加强在报告审批环节时,对原始记录的审查;

 

3.对内部培训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加强对检测人员填写原始记录的日常监督.

日常巡查

18

档案管理风险

1档资料信息与实际不符;2归档资料杂论无序;③未按要求销毁过期文件档案等风险。

2

由监督员对资料管理员进行监督,确保其熟悉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

详见人员监督计划

19

环境卫生安全风险

1实验室检测环境构造不恰当;25S工作不到位,检测环境杂乱等风险。

1

由检测室主任日常巡查

日常巡查

20

公正性风险

1检测活动、本中心与其它有关方的各种关系:2本中心人员与相关方的关系而引发的风险。

1

由试验中心最高管理者与公司的高层沟通,确保试验中心的公正性.

详见内审\管理评审计划

ellenlee198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s_061aa46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zal(zal)发表:风险和机遇原本就空洞,无从下手,楼主编写的已经不错了,如果把风险机遇一起说是不是就齐全了~~~
我看不到那个风险和机遇的文档,求分享,谢谢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